分享

银屑病常用药

 昵称53389966 2018-03-18


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长期患病后会无季节规律。银屑病治疗的目的在于迅速控制病情;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红斑、鳞屑、局部斑片增厚等症状;稳定病情,避免复发;尽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要完全清除皮损通常是不现实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交替或序贯治疗。银屑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外用药物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根据银屑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要求作合理选择。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13)提出“正规、安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处方药物主要分为外用治疗、系统治疗药物,系统治疗又有传统的口服治疗药物和新型的生物制剂治疗药物。


外用药

外用药物是治疗银屑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直接作用皮损减轻炎症和细胞过度增生的优势。皮损小于体表面积3%的限局型银屑病,可单独采取外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受累面积大的银屑病患者,除外用药还可联合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为提高疗效,应在正规、安全的原则下,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采用联合、交替或序贯的疗法。

注意事项:急性期应该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物;稳定期和消退期可应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且从低浓度开始;同时加强润肤剂的应用,可减少局部刺激症状和药物用量。

1、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银屑病最常用的一种药物,有抗表皮增生、免疫抑制、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抗炎和止痒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停药出现反跳现象、继发真菌感染、易产生痤疮及毛囊炎等不良反应。大面积或长期大量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


2、维生素D3衍生物:本类药物被国内外银屑病治疗指南推荐为局部治疗银屑病的一线用药,包括有卡泊三醇和他卡西醇。有抑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生,诱导细胞的正常角化,并能抑制淋巴细胞活化,从而使银屑病的斑块变平、皮损炎症缓解。治疗慢性轻度、中度银屑病,临床疗效能与皮质激素媲美,且无激素的副作用,起效较糖皮质激素慢,但缓解期较长。每日1~2次。可与UVB和PUVA联合使用。卡泊三醇剂量每周不超过100g,少数患者局部出现刺激症状,面部不宜使用。对卡泊三醇成份过敏者或钙代谢失调者应禁用。动物实验中未发现本药有任何致畸胎作用。但卡泊三醇搽剂在妊娠妇女中用药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过量使用(每周超过100 g)可能导致血清钙升高,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他卡西醇因药物结构不同,疗效相对较卡泊三醇略低,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较轻。由于皮肤吸收很少,故对血钙影响极少;局部刺激反应小,可用于面部。


3、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类抗炎药物,临床疗效可与糖皮质激素相媲美但却没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不良反应,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直接用于银屑病皮损,抑制皮损内T细胞活化的免疫反应,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局部炎症,改善症状。他克莫司、吡美莫司均为该类药物,他克莫司疗效优于吡美莫司,同时局部刺激反应发生率也略高。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位的寻常型银屑病。用药部位可出现短暂的皮肤刺激症状,如烧灼感、瘙痒和红斑,治疗开始1周内可逐渐耐受,刺激消失。禁忌用于急性皮肤病毒感染部位。不推荐使用封包治疗;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暴露在日光下,并避免使用紫外线灯、UVB或PUVA治疗。妊娠期不宜使用,哺乳期不推荐使用。


4、维A酸类: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分化,抑制其过度增殖,影响免疫系统和炎症过程,改变靶细胞间的粘附等作用,疗效肯定。他扎罗汀系受体选择性的第三代维A酸,是第一个外用维甲酸中可有效治疗轻中度银屑病的药物,有乳膏和凝胶(0.05%、0.1%)两种类型。适于治疗轻度、中度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可与糖皮质激素、UVB、PUVA联用,安全有效。通常患者仅需晚上在皮疹表面涂抹少量药物,头皮、指甲均可使用。他扎罗汀有致畸作用,虽然外用后吸收极少,妊娠妇女仍应避免使用;育龄妇女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一段时间内,必须有效的避孕。因降低紫外线的红斑阈值,故外用时要避光且不宜用于面部。因有暂时性局部刺激症状,不能用于眼周、外阴及皮肤皱褶部位;凝胶每次使用时不能超过体表面积的20%,而乳膏不超过35%。

 

轻至中度斑块型银屑病对外用皮质类固醇和润肤剂反应良好,也可选择维生素D衍生物、焦油和外用维A酸类(他扎罗汀)。对于面部或间擦部位,可选择外用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或帮助皮质类固醇减量或降级,但可能不会那么迅速地获得改善。推荐联合疗法,即使用强效外用皮质类固醇联合卡泊三醇、他卡西醇、他扎罗汀或紫外线光疗。卡泊三醇联合超强效外用皮质类固醇对于短期控制疾病极其有效,随后可以持续单用卡泊三醇,还可间断性地联合强效皮质类固醇(周末使用)作为维持治疗,这种方式为称为“序贯疗法”。


口服药

常用的一线传统口服药物有甲氨蝶呤、阿维A、环孢素A

1、甲氨蝶呤:自1958年起开始用于治疗银屑病,最常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是最经典的治疗银屑病的口服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乏力、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生殖毒性,但目前皮肤科专科医生均有丰富的经验,对其毒副作用较了解,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可以长期安全使用。服药期间建议戒酒。


2、维甲酸:阿维A酯和阿维A对于治疗斑块状、脓疱型、掌跖型、点滴型、红皮病型银屑病是有效的。12周时观察,银屑病皮疹和严重度下降57%。重症患者中70%经过1年的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由于药物的安全性较高,可长期使用而无时间限制,有利于持续治疗提高疗效。虽然骨质变化的症状很少见,但对于部分出现韧带和肌腱钙化的患者,应限制其长期使用。前瞻性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长期低剂量使用阿维A,无增加如骨刺这类骨质增生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良反应有唇干、眼干、皮肤干燥、血脂升高、致畸等,育龄期妇女使用阿维A必须避孕,且因药物半衰期长,需要停药2年后才能怀孕,男性患者在用药期间也要求避孕,且停用三个月以上才能孕育。


3、环孢素A:环孢素自1990年以来被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993年获得批准,对银屑病有确切的疗效,主要用于治疗抵抗性尤其是斑块型银屑病。通常短期应用2-4个月,间隔一定时期可重复疗程,最长可持续应用1-2年。如严格遵照皮肤科的应用剂量:<5mg/kg/日,是相对安全的。肾毒性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因此要认真监测,必要时可咨询肾病专科医生。严重的银屑病在环孢素停止治疗后2个月左右可能复发。


生物制剂

随着近年来对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银屑病的生物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目前国内已被用于银屑病临床治疗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上述各生物制剂在国外银屑病的临床治疗中,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制剂治疗临床应用的时间尚短,其长期的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治疗前建议筛查PPD,肝功能,血常规和病毒性肝炎活动情况。由于结核在我国发病率仍然较高,所以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前尤其TNF-α抑制剂,必须除外结核感染,检查包括胸片、PPD,有条件时可做T-Spot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