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气血化源告竭,后天不充,致使脏腑气血虚亏。脾虚则饮食不能化生精微,而变为痰湿,湿郁化热,或痰阻气滞,肝脉阻塞,湿热瘀血互结,形成肝癌。《卫生宝鉴》说:“凡人脾胃虚弱或饮食过常或生冷过度,不能克化,致成积聚结块。”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故一身之气机畅达与否主要责之于肝。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化热,火郁成毒或气滞血瘀,肝脉不通;肝郁乘脾,运化失常,痰湿内生,湿热结毒,郁阻胆道。形成肝积,可伴胆汁外溢。又云;.“物之能害人者,谓之毒。”机体异常的代谢产物若对机体产生损害,则可谓之毒。中医认为癌是多种“毒邪”聚于体内日久而成。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曾指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正常情况下,通过脏腑的协调作用,可使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不致蓄积为害。若阴阳失衡,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内伤,致使脏腑功能失常,代谢产物不能排出,蕴结成毒,留而为害,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可见肝癌的病机以正气内虚为本,而湿热、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湿热、毒邪、气滞、血瘀既是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损伤正气,使正气更虚,因此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