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奇正书·高位の大陷胸丸

 雯英的图书馆 2018-03-24


1

结胸证与痞证的鉴别

张仲景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楼主

我先问你,

“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是什么意思?以前讲过。

let me think……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当时讲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说发于阳是阳证、发于阴是阴证;

第二种说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第三种说发于阳是发于风阳之邪,伤人体表的中风证,发于阴是发于阴寒邪气,伤人体表的伤寒证。



那么问题来了……

选哪种呢???

萌新

楼主

不错,是这三种,在这里,我们把它解释为:

发于阳是发于太阳表证,发于阴是指病发于里。

为什么这样解释?

萌新

楼主

我需要一个大对话框。

        咳咳!

       发于阳是发于太阳表证,太阳表证应当发汗,用下法是错误的,所以他说“而反下之”,邪气入里化热,和水相结,这就形成了结胸

       病发于阴,是指的病发于里,但是这个里证,不是可以泻下的热证实证,而是里虚寒证,所以阴又代表虚寒,里虚寒证用了下法就更伤中焦之气,中焦气虚,无力斡旋,结果就形成了心下痞

什么是心下痞?

萌新

楼主

心下痞是指心下堵塞胀满不通的一个自觉症状。

感觉跟结胸有点像,那怎么鉴别两者?

萌新

楼主

结胸证在某些类型中,有心下痛,按之石硬,它也有胸下胀满堵塞不通的感觉,但是痞证只是无形气机的壅滞,可是结胸却是有形邪气的阻结。

【恍然大悟状】

萌新

2

水热互结于高位

——大陷胸丸

楼主

前面这段讲的是结胸证的成因,顺便和心下痞证的成因作了鉴别,下面就讲具体的症状表现了。

张仲景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楼主

这个证候是结胸证病位偏高,或者说病位偏上。水热邪气主要结于胸腔,由于水热邪气阻结的部位偏高,水热互结,凝滞气机,使上部的经脉气血不利,所以就出现了颈项拘急,像痉病一样的临床表现。

什么叫柔痉?

萌新

楼主

痉病伴有汗出的,把它叫做柔痉。

也就是说,“项亦强,如柔痉状”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病人有汗出???

萌新

楼主

是的,这是热邪逼迫津液外越的一种表现。

楼主

除此之外,还应当有一些症状,听我提示:既然水结在高位,当然会以疼痛为主证,高位是胸部,所以会有……

胸痛


萌新

楼主

继续,因为胸为气海,肺在胸中,如果胸中有水热邪气互结,有形邪气阻滞,影响胸中气机的畅达,所以应当有……

短气

萌新

楼主

继续,因为热在胸中,热和水结,郁热扰心,所以有……

烦躁

萌新

楼主

完美,大结胸证病位偏上的临床表现,就归纳出这样一些症状:

项亦强,如柔痉状,伴有汗出、伴有胸痛、伴有短气、伴有烦躁。

辨证结果出来了,就是水热互结于高位,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治?

泻热逐水。

萌新

楼主

泻热,当然是泻胸中之热,用泻肺热的药,你说说,用哪些药可以?

葶苈子,杏仁。

萌新

楼主

泻热的力量不够,再加点。

大黄,芒硝。

萌新

楼主

可以,那逐水呢?

甘遂。

萌新

楼主

很好。但你想想看,这些药放一块儿,虽然泻下的力量很强,速度也很快,但是,这个水热现在互结在高位不是在胃肠,你这样一堆药喝下去,直下胃肠,很难把高位的水热带走,所以需要一个甘缓的药来使药效时间延长、使药物作用温和。那么,这个甘缓的药,应该用什么?

甘草?

萌新

楼主

甘草你妹啊,仔细看看,现在能用甘草吗?

哦哦哦,藻戟遂芫俱战草。前面用了甘遂,所以不能用甘草。

萌新

楼主

这个时候应该用白蜜。这就叫峻药缓攻。于是一个方子就这样诞生了:

大陷胸丸。

下表为原方用量(单位为汉制,使用时应换算为现制)

大黄

葶苈

芒硝

杏仁

甘遂

白蜜

半斤

半升

半升

半升

一钱匕

二合

张仲景

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这个证候今天在临床上,我们在什么样的病证中能够见到呢?

萌新

楼主

急性胸膜炎、急性肺水肿都有可能见到这种水热互结于高位的热实结胸证。

请输入标题     bcdef

【伤寒奇正书 】

文:总裁-李远

审:秘书-唐春梅

改:总督-黄家伟/总监-徐才钦


天枢本草

中药歌诀

经络歌诀

方剂歌诀

伤寒趣解

药膳制作

针灸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