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易传_讼卦
庸正
![[转载]我读易传 <wbr>第叁章: <wbr>第六节 <wbr>讼卦 [转载]我读易传 <wbr>第叁章: <wbr>第六节 <wbr>讼卦](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8/03/2416/128148819_1_20180324043543894) 下坎上乾
一、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讼:争吵,诉讼 孚:孚信,有预见性 惕:警惕
争吵诉讼要以理服人,有预见性,警惕行事才会吉祥。如果逞强好胜,那最终没什么好结果。这时候应展现大人风度,不要像涉大川那样一味强硬。
二、彖传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险:阴险 刚:刚健
讼卦是下坎上乾,坎为险,乾为刚,阴险刚健的人才会发生争吵,诉讼。如果被迫争吵也要有孚信,以中正的态度谨慎做事,以理服人。然而,诉讼,争吵不是上策很难达到目的。即使胜利也有损失。所以逞强好胜只会使人落入深渊;展现大人风度,推尚中庸才是正道。
三、爻辞、象传
爻辞: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磐带,终朝三褫(chǐ)之。
象传:象零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象一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象二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象三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象四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象五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象六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1、象零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违行:向背而行。古代认为天是自东向西运行,水是自西向东流淌。
象意:天水相背而行,君子这时应看清形势,做事前必须考虑始终,以免发生争讼。
2、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一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译:辩:辨 不永:不久,这里翻译成通义如果。
初六之意:如果陷入争讼,虽有指责和非难,但终能解决。
象意:如果陷入争讼,决不能相持不下,虽然会有难听的话,但一经解释说明就可以明辨是非。
3、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象二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译:逋:逃亡 眚:灾祸 窜:匿藏
掇:自取
九二之意:争讼失败,只好逃亡、躲藏,逃到只有三百户的小城,安分守己就不会有灾祸。
象意:争讼失败,逃亡是为了藏匿,这时不可逞强,要低调行事,自我反省。
4、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三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译:旧德:先祖遗德
六三之意:享受祖上留下的家业,坚守正道,会吉祥,但从政就不会有成就。
象意:人要隐忍知足,追随德高望重的人有利,自己行动会失败。
5、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四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译:即:就 命:天命,正理 渝:改变
九四之意:争讼失利,改变想法,不去争讼,安守正道,必然会吉祥。
象意:遵循自然规律,改变浮躁争讼的初衷,安守正道,就不会有什么过失。
6、九五:讼元吉。
象五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译:元:大,公正,合理
九五之意:争讼本着公正合理的态度,是吉祥的。
象意:不得不争讼时,讼者要有中庸贞正之德,怀着公正,合理的态度去解决争讼。
7、上九: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chǐ)之。
象六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锡:赐 鞶(pán)带:古代依照身份颁赐的腰带 褫(chǐ):剥夺
上九之意:争讼取胜,被颁赐鞶带,但终将被剥夺。
象意:其实主动争讼,不是君子所为,用争讼达到目的的事不会受人尊敬,虽胜犹耻。
四、总结
阴险和刚强是导致争讼的根本原因,然而过阴则损,过刚则折。争讼无论胜败都不会有好结果,胜利时会得罪很多人,败讼时会被别人落井。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握中庸原则,自省吾身,韬光养晦,以理服人,避免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