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水故城县村庄来历

 顶天立地l0pvuo 2018-03-27

青罕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府7.3公里,总面积49.6平方公里。

青罕——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此处青草茂盛罕见,迁民在此定居后,定村名青罕村。耕地3994亩,83年村民2157人。

千户庄——据查,明永乐年间,此处曾住过一个姓韩的千户官,后来人们习惯称千户庄。距公社正西偏北4.9公里,耕地5571亩,83年村民2047人。

柴庄——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柴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定村名柴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2公里,耕地2657亩,83年村民993人。

裴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裴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取村名裴庄。距公社正北偏西1.6公里,耕地1338亩,83年村民531人。

鲁庄——据传,此村建于宋朝,当时只有鲁、吉、罗三姓,因姓鲁的居多,故取名鲁庄。距公社正北1.7公里,耕地680亩,83年村民345人。

北王庄——据查,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因村两头各有一座庙宇,姓王的迁此最早,遂称双庙王庄,1939年改成北王庄。距公社正北偏东2.2公里,耕地1031亩,83年村民523人。

陈庄——据传,元朝至正26年(1366年),陈氏迁此居住,以姓氏定村名陈庄。距公社东北偏南2.4公里,耕地1051亩,83年村民484人。

骑马寺——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村有一寺院,名圣安寺。据本村现存亮兵台古遗迹考,燕王扫北时,曾在此处训练骑兵,后改为骑马寺。距公社东北2.9公里,耕地624亩,83年村民274人。

周官庄——据查,此处原为官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周姓迁此居住,冠以姓氏定名为周家官庄,简称周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2.7公里,耕地1112亩,83年村民470人。

白庙——据传,此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年),因村西有座白衣庙,故名白庙。距公社正西3.5公里,耕地4371亩,83年村民1433人。

石槽——据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村边有一口水井,井旁有一石槽,供饮牲口用,官道上过往行人车辆在此休息,称此处为石槽,故成为村名石槽村。距公社正南偏西0.9公里,耕地1184亩,83年村民730人。

南官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南官庄迁来一户姓李的定居于此后,仍沿用故里之名南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1.4公里,耕地2980亩,83年村民1193人。

侯庄——据传,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定居,属第十屯管辖。因在第什屯后,取名后庄,后将后改为侯,故名侯庄。距公社东南偏西1.8公里,耕地653亩,83年村民400人。

于孝子——据故城县志载,元朝后期,此一带村庄皆称侯孝子(因元朝时期出一孝子侯秀得名),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一于氏来此定居,为慕孝子美名,故名于孝子。距公社西南3公里,耕地614亩,83年村民266人。

大刘孝子——据故城县志记载,见上,刘氏迁此后,称刘孝子,距公社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014亩,83年村民827人。

刁孝子——见上。距公社西南偏南2.5公里,耕地2299亩,83年村民1273人。

秘孝子——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地是大化村秘氏的场院,取名秘场,后为和孝子村呼应,取村名秘孝子。距公社正南偏西2.5公里,耕地831亩,83年村民533人。

小刘孝子——见上。距公社正南偏西1.9公里,耕地788亩,83年村民446人。

第什——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德州往西沿运河两岸分左所什屯,右所什屯,此村排次为第什屯,后简称第什。距公社正南偏东2.2公里,耕地1923亩,83年村民1497人。

南王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王仲良在此居住,故以姓氏定村名,1945年顺北边还有王庄,为便于区分,遂将此村改为南王庄。距公社东南偏北2.9公里,耕地2615亩,83年村民1797人。

李王庄——据传,该村建于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此地住着李、王二姓,故定名为李王庄。距公社西南偏南4.6公里,耕地645亩,83年村民362人。

刁南庄——据传,清朝初年,该村是由刁孝子村迁来的刁姓居民。因位于刁孝子南边,故名刁南庄。距公社正南偏西3.1公里,耕地1529亩,83年村民1107人。

吴夏庄——据传,清朝末年,此村是大化村秘氏庄院,盖有供其夏天歇凉和看庄稼的房屋,故得村名夏庄。1955年因此村吴姓户多,遂改名吴夏庄。距公社正南偏东3.2公里,耕地520亩,83年村民409人。

故城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府14.1公里,总面积26.1平方公里。

故城——解放前(1945年)一直是故城县的旧县城。隋开皇六年(586年)置东阳县,县治设于此,为此地初设县城之始。开皇18年(589年)东阳县改名漳南县,此处仍是县城。唐武德七年(624年)漳南县移至今山东省武城县漳南镇,此处始有故城之称,故城,漳南之故城。元朝复于故城设后劲,名故城县,县治所一直在故城,只到1945年当地解放,县政府设在郑家口后,不再为县城所在地。耕地8064亩,83年村民4790人。

霍廖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有霍廖两户来此居住,故以姓氏立村名霍廖庄。距公社西北3.7公里,耕地1069亩,83年村民476人。

赵庄,据邹姓祖传,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此处有赵氏居住,名赵家庄。明朝初年,又有迁民定居于此,仍用原名赵家庄,简称赵庄,1982年改名新赵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3公里,耕地1778亩,83年村民473人。

戴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戴氏迁此居住,故以姓氏定村名戴家庄,简称戴庄。距公社正北偏西4.6公里,耕地2251亩,83年村民868人。

大第八——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设立屯所驻扎兵士,屯所之地皆称军户,由德州往西沿运河左右各设五十四屯所,此村为德卫右所第八屯。解放后简称第八,因此村大于前村的小第八,故名大第八。距公社正西偏南4.3公里,耕地2059亩,83年村民1698人。

小第八——该村历史上和大第八统为一村,1949年前后分开,因户少,得名小第八。距公社正西偏南4.5公里,耕地598亩,83年村民332人。

马厂——据县志载明洪武年间,此处为河间府大仆寺养马处,1368年迁民定居于此,遂起村名马厂。距公社正西3.1公里,耕地3228亩,83年村民1530人。

新庄——据传,明朝末年只有邢氏在此开铺谋生,名邢家铺,清朝年间,从故城迁来贾氏,人口逐渐增多,遂废邢家铺以贾氏定村名贾新庄,简称新庄。距公社正西偏南1.8公里,耕地2590亩,83年村民1043人。

西万庄——据传,清朝嘉靖年间(1796――1820年),村南有一个万家祖坟,人们惯叫此村万庄,后分为东、西万庄,该村叫西万庄。距公社正西1.1公里,耕地207亩,83年村民109人。

东万庄——见上。距公社正西0.8公里,耕地642亩,83年村民310人。

张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张氏定居于此,故名张家庄,简称张庄。1982年更名东张庄。距公社东北0.3公里,耕地527亩,83年村民304人。

后刘庄——据传,元朝年间,此处有刘姓在此居住,名刘家庄,明初疫病流行人们大都染病而死,后有时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沿用刘庄之名,1982年改为后刘庄。距公社东北0.7公里,耕地193亩,83年村民104人。

三里口,据传,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这里是通向德州和四女寺的官道口,因距故城县县城三里,故名三里口。距公社正东2公里,耕地1251亩,83年村民596人。

袁庄公社(0点)故城县东部,距县府22.3公里,总面积39.2平方公里。

袁庄——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袁的在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袁庄。耕地3184亩,83年村民1169人。

大刘庄——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刘姓一户定居于此,取名刘家村,衍生渐多,遂更名大刘庄。距公社正北偏西1.3公里,耕地1912亩,83年村民654人。

西殷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部分移民定居在罗小营,繁衍日增,遂迁出一部分建新村,名南曹庄.后因一道之隔有个东殷庄,即更名西殷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8公里,耕地2164亩,83年村民818人。

东殷庄——该村现存乾隆十七年(1752年)古钟记载:德州西南殷庄。后为区分一道之隔的西殷庄,故名东殷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9公里,耕地534亩,83年村民182人。

大曹庄——据传,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姓曹的兄弟二人搀扶母亲逃荒至此定居,后村庄发展渐大,遂取名大曹庄。距公社正北偏东3公里,耕地1336亩,83年村民500人。

小曹庄——据查,清朝时期,有一户姓曹的从杨坞迁此定居,因附近有一大曹庄,而此村又较小,故得村名小曹庄。距公社东北偏南2.8公里,耕地942亩,83年村民406人。

西第三——据传,此村原名第三屯,衍生众多,清朝末年,分为东西两居民事业,西边的名为西第三。距公社东北4.4公里,耕地1634亩,83年村民700人。

东第三——据传,清朝末年,德州沿运河两岸设右十屯和左十屯。此村名第三屯。此村居东,名东第三。距公社东北偏南5公里,耕地1602亩,83年村民975人。

芦家圈——据传,此村在清朝末年是德州纪庄官僚地主芦荫普的庄子,有四户佃户在此为其种地,以后成了村庄,因三面环河,起名芦家圈。距公社正东偏北.公里,耕地2587亩,83年村民1288人。

胡塘——据传,古庙钟曾铸印此村明朝为古苏村,后因南运河近村段不断决口,时人以为鬼邪所致,故改名为虎家塘以镇邪,久而简呼为胡塘。距公社正西偏北2.5公里,耕地2305亩,83年村民748人。

魏庄——据传,清朝末年,此处是德州魏家场院,佃户聚居,俗称魏家大院,后改为魏庄。距公社西北偏南2.3公里,耕地287亩,83年村民99人。

潘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潘的在此定居,故名潘庄。距公社正西偏北1.1公里,耕地706亩,83年村民285人。

骆庄——据查,汉朝时,玉田县骆良之妻李氏带二子逃荒到此落户,遂取名骆庄。距公社正西偏北0.7公里,耕地1991亩,83年村民892人。

四新——据传,此村原名西庄,清朝中期在村郊兴建大寺院,后因年久失修,庙堂倒塌,仅余一座四位一体的小佛,故起村名四面佛,1965年四清运动破旧立新,改名为四新。距公社正西0.5公里,耕地1720亩,83年村民626人。

小刘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几户刘姓居住于此,故以村小人少,定名为小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1.5公里,耕地277亩,83年村民92人。

杨坞——据查北宋时期,杨家将曾在此安营扎寨,后有个姓杨的在此定居,故名杨营,经多年衍生,信地分散,渐形在二片,北曰杨坞,南名杨湖,后居民把两个小村统称杨坞。距公社正东偏北2.6公里,耕地1742亩,83年村民698人。

大第五——据传,清朝末乐,此村为右所第五屯,因后发展形成二村,大村为大第五。距公社正东2.8公里,耕地1556亩,83年村民747人。

小第五——小村为小第五。距公社正东偏北4.1公里,耕地1114亩,83年村民487人。

头屯——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有居民迁此后以烧砖瓦为业,取村名大瓦窑。至清朝末年,以运河为界,右边村庄,以序数命屯,该村为首,故废大瓦窑改名为头屯。距公社西南2.8公里,耕地1878亩,83年村民1027人。

东王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年),由山西洪洞县迁一户姓王的定居于此,故以姓氏定村名王庄。1982年更名为东王庄。距公社西南2.1公里,耕地923亩,83年村民430人。

田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田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户,以姓氏定村名田庄。距公社西南1.7公里,耕地410亩,83年村民241人。

河北涯——据传,清朝末年,此村一部分系运河右所南十屯之第四屯,属德州管辖;另部属直隶,名曰河北涯,后来皆属河北统称河北涯。距公社正现偏东2.4公里,耕地1438亩,83年村民991人。

第九——据传,清朝末年,属德州管辖,此屯系运河右所南十屯之第九屯,故名第九屯,解放后改称第九。距公社东南2.8公里,耕地1447亩,83年村民770人。
第七——南十屯的第七屯1947改称第七。距公社正东偏南2.5公里,耕地1557亩,83年村民799人。
饶阳店公社(0点)故城县西部,距县府12.7公里,总面积82.7平方公里。

饶阳店——历史悠久,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西汉时期曾在此建复阳县,东汉废。北宋时置饶阳镇。据本村关帝庙碑文载,北宋初年(960年),此处有饶、杨二姓在此开店,故名饶杨店。明嘉靖年间,将杨字改为阳,故称饶阳店。耕地5093亩,83年村民2248人。

西李官屯——据传,清朝乾隆44年(1779年),从德州迁来一户姓田的在此居住,冠以姓氏取名田庄。嘉庆四年(1799年)又以李官屯迁来一部分住户,因此村落在李官屯西边,故废田庄改名西李官屯。距公社正北偏东4.8公里,耕地723亩,83年村民305人。

东镇——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李氏在此定居,后该人当了运粮官,故名李官屯,民国18年(1930年)分前后街,后街名李官镇,后来李官镇又分东西镇,此村为东镇。距公社东北偏北4.9公里,耕地1520亩,83年村民619人。

西镇——见上。距公社东北偏北4.4公里,耕地1055亩,83年村民432人。

李官屯——见上。距公社东北偏北4.6公里,耕地2706亩,83年村民857人。

南马村——据查,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因此村是清凉江上一码头,故名码头村。后此村北二里又添一码头,故呼此为南码头。清凉江干后,遂将南码头改为南马村。距公社西北偏南5.1公里,耕地1932亩,83年村民775人。

北马后——此地紧靠清凉江,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刘的在此摆渡谋生,因南二里有一码头此故名北码头。后来河道干枯,遂改称北马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分为前后街。此为后街,故名北马后。距公社西北5.6公里,耕地2051亩,83年村民858人。

北马前此为前街,故名北马前。距公社西北偏南5.4公里,耕地1923亩,83年村民763人。

东马村——据查,清乾隆24年(1759年),由北马村和南马村迁来刘、崔二姓来此居住,用故里之名定村名小马村,因此村地处南北马村之东,故改换东马村。距公社西北3.4公里,耕地554亩,83年村民191人。

北仁庄——据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此处是太师李良放马场的拴马处,故定名北马桩,后人不满李良的不仁行为,改村名北仁庄。距公社正北偏西3.5公里,耕地2661亩,83年村民1027人。

杨庄——据传,清朝咸丰末年(1861年),群众聚此租种白佛寺杨家的土地,俗称小庄上,后来发展成村,取名杨庄。距公社正北偏东3.1公里,耕地853亩,83年村民366人。

黄官屯——据查,此地是官府屯田之所,明永乐(1403――1424年),这一带疫病流行,人大多染病而死,因此村仅有一黄氏幸免,冠以姓氏定村名黄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5.3公里,耕地5850亩,83年村民1835人。

黄草洼——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崔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此地低洼,野草丛生,故定村名黄草洼。距公社正西偏北5公里,耕地747亩,83年村民309人。

刘辛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刘辛二氏从枣强刘嘉会迁此定居,故以姓氏定村名刘辛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3公里,耕地1935亩,83年村民860人。

薛官屯——据查,明朝初期此处是官府屯田之所,薛氏从山东登州迁此定居,冠以姓氏定村名薛官屯。(另据查,薛官屯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就有记载)。距公社东北偏北1.7公里,耕地5449亩,83年村民2028人。

西曾官屯——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一姓曾的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冠以姓氏定村名曾家庄,后曾家出了一官人,遂改名曾官屯,后来又分东、西曾官屯,此村为西曾官屯。距公社正东偏北4.9公里,耕地1500亩,83年村民640人。

东曾官屯——此村为东曾官屯。距公社正东偏北5.2公里,耕地2067亩,83年村民903人。

朱辛庄——据传,此村原名韩辛庄。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由枣强朱平楼投亲来了一户姓朱的,家庭渐旺,遂改村名朱辛庄。距公社正西4.5公里,耕地1098亩,83年村民512人。

杨辛庄——据传,此村原名大辛庄,清朝初期,因此村劫了皇纲,被官府用炮将村击平,村民多被炸死,唯有一杨氏幸免,故改名为杨辛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8公里,耕地1221亩,83年村民526人。

西王庄——据查,元朝末年(1367年),疫病流行,此村只有一王氏幸免。后山西洪洞县移民增多,因姓王的是根底户,遂起名王庄,1982年更名为西王庄。距公社正西偏南1.8公里,耕地903亩,83年村民332人。

南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一南氏佃户来此居住,名南庄。距公社东南偏南1.5公里,耕地1350亩,83年村民509人。

焦庄——据本村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制古钟文载,此村原名桥王庄,明朝初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焦氏在此居住,故改名焦庄。距公社正东偏北2.9公里,耕地1601亩,83年村民589人。

西丁庄——据此村钟文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此村丁氏居多,名丁庄,1982年更名西丁庄。距公社正东偏南3.1公里,耕地738亩,83年村民316人。

于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于大用从山东莱阳县迁来此处立庄,故以姓氏定村名于庄。距公社正东偏南3.7公里,耕地830亩,83年村民308人。

曹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年间,一曹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故以姓氏定村名为曹庄。距公社正东偏南3.7公里,耕地1595亩,83年村民615人。

徐庄——据此村嘉靖年间铁钟文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徐氏在此定居,渐成村落,1982年更名为西徐庄。距公社正东偏南4公里,耕地424亩,83年村民152人。

西袁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年间,山西迁民来此,渐成村落,因袁七志是此地根基户,故名袁庄,1982年更名为西袁庄。距公社正4.7公里,耕地1565亩,83年村民577人。

扈庄——据传,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一扈氏从枣强县扈嘉会村迁来定居名扈庄。距公社正东5.1公里,耕地1409亩,83年村民392人。

时庄——据查,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时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开荒屯田定名时庄。距公社正东5.6公里,耕地1324亩,83年村民628人。

盛树林——据传,唐朝初年,此处树林茂盛,后有人定居于此,定名盛树林。距公社正西偏南4.6公里,耕地1686亩,83年村民654人。

水东屯——据查,因村中无甜水,原名苦水屯,清朝末年,一县官路经此村,认为村名带苦字不吉,根据村西有一大坑,坑长年有水,便改村名为水东屯。距公社西南偏南4公里,耕地2892亩,83年村民1276人。

子路——据查,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有一巡抚进京,路经此处,停轿为炊,于是假官赐福,定止路村之名,意在留存官气,宝贵不去,因止路与孔丘弟子子路谐音,后又改为子路。距公社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848亩,83年村民1049人。

杜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迁民来此定居,成村落后,因杜氏家庭渐旺,故名杜庄。距公社西南偏南2.9公里,耕地957亩,83年村民273人。

郑庄——据传,清朝初期,此处是枣强县郑小营一个官宦的庄园,故名郑庄。距公社西南偏南2.4公里,耕地480亩,83年村民147人。

宋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一宋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以姓氏定村名宋庄,1982年改名宋杨庄。距公社正南1.9公里,耕地2070亩,83年村民799人。

吴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吴氏奉诏从山东莱阳迁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吴庄。距公社东南偏北2.8公里,耕地2841亩,83年村民1007人。

冷五头——据传,明朝初期,此村是由原泯灭村庄五方镇街头巷尾集聚而来的村民,故取名五方头。后因姓氏形成冷、高、常五方头三个自然村。1956年三村合一村改称冷高常村。距公社西南5.4公里,耕地1783亩,83年村民867人。

高五头——同上。

常五头——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