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疾病:年轻女性,复发病程,颅内多发病变

 影像吧 2018-03-28

年轻女性,既往体健,表现为思睡,视物成双和左侧六、七颅神经麻痹1周。头颅MRI可见脑干、左侧额叶、左侧扣带回和左侧顶叶T2/FLAIR异常信号伴片状强化,不伴有弥散受限(图A-B)。颈椎MRI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化验无殊,未见肿瘤细胞,寡克隆带阴性。血清AQP4抗体阴性。初步考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予大剂量激素冲击5天,后改口服泼尼松治疗1月,3周内患者恢复至基线水平。


15月后患者症状再次出现,表现为构音障碍和进行性共济失调不伴有意识状态改变2周。行头颅MRI可见先前幕上病灶已好转,但新出现脑干和左侧颞顶叶T2/FLAIR较大病灶伴片状强化(图C-D)。头颅MRA无殊。脑脊液检查提示轻度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11/μL,其中中性粒细胞6,淋巴细胞6,单核细胞2),红细胞计数1/μL,糖57mg/dL,总蛋白水平39g/dL。


(图:A-B:首次发病时的头颅MRI;可见左侧额叶FLAIR高信号病灶伴强化;C-D:第二次发作时的头颅MRI;可见左侧颞顶叶FLAIR高信号伴片状强化)


诊治经过

脑脊液病毒PCR,包括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病毒和EB病毒等阴性。脑脊液细菌培养未见生长。寡克隆带和IgG指数无殊。行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结果阴性。第二次发作时行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给予静脉甲强龙30mg/kg/d治疗5天后改口服泼尼松1月,从20mg/d开始逐渐减量。当减至隔天5mg泼尼松时,患者出现右侧面瘫伴再发共济失调。


最终诊断

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疾病


讨论

患者首次发病时被诊断为ADEM,接受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第二次发作是在15月后,但其症状不符合多相ADEM的诊断,因缺少意识状态改变。多发性硬化的可能性较小因其MRI表现不典型,且未见脑脊液寡克隆带,IgG指数正常。但对美国人而言,复发性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的仍然是多发性硬化。患者对激素治疗有效,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神经结节病也需鉴别,但无系统检查(包括PET等)证据。


MOG抗体在多种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中被发现,包括多发性硬化,ADEM,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复发性和双侧视神经炎以及横贯性脊髓炎。特别是在AQP4阴性的NMOSD中,常可见MOG抗体阳性。现认为,该抗体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可能为相对独立的疾病实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