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爱民:我的爷爷

 老鄧子 2018-03-29

在我家乡的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河的那边,有一座长满了栗子树的山坡,山坡朝着小河和大路的方向,长眠着我亲爱的爷爷。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他亲手嫁接的板栗树都已经长大,成了一片栗子林。那粗犷的树枝,宛如爷爷布满裂痕而厚实的手,略微狭长阔大的叶子,夏天里一片碧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出淡黄的近乎毛毛虫一样的小花,花儿卷曲成一个个带刺的球,那里面藏着它的果子,黑褐色的壳,淡淡的甘甜,淡淡的香气……


就这样的黑褐色的皮肤,就这样淡淡的气息……


我的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但在我的梦里总是那么清晰地出现。他粗壮的身材,半白的头发,憨直的鼻子,一双永远善良而满足的眼睛。还有,我的爷爷是一个被称呼为“聋子”的老人,在我记事时,我们只有对着他的耳朵大声的叫喊,他才会露出孩子一样可爱的笑容,连连点头。


爷爷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据说他的祖辈是很殷富的人家,所以即使他年轻就有“耳背”的毛病,还是娶到了如花似玉的我的奶奶。后来,田地都集体所有制了,爷爷和无数的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不知道是与生俱来,还是因为耳背的原因,爷爷是那么善良,那么纯真。(没有信仰的善良,没有思想的纯真。因为爷爷的原因,我观察过其他“耳背”的人,我真的发现都很善良和纯真。也许是因为“耳背”,让他们少了许多俗成,更多地保留了童真。)那种善良和纯真能让冷漠和自私的心也被温暖和打动,爷爷就这样赢得过很多身边的人。


我记事的时候,已经是分田到户了。爷爷奶奶有两亩田,两亩地,一片山。记忆里爷爷永远是不停地从田里到地里再到山上,但是爷爷的脸上永远写着满足和幸福。幼小的我常常跟在他的后面在田地里玩耍,但我非常清楚的记得爷爷在给自己的田地灌溉时总不会忘记帮助别人补好漏水的田埂。不是农忙的季节,他砍柴,嫁接果树。他常常把柴送给那些孤寡的老人,他常常给不知谁的山上去嫁接果树。没有想去得到谁的赞扬,他只是默默做好他觉得应该做的,就欣慰地笑了——爷爷的笑容是那样善良那样纯真。


爷爷非常爱我们姊妹几个,他就爸爸这一个孩子。我十岁那年,爷爷和奶奶被村里安排到林场,那林场离我们家有十多里,在树木没成林时种了很多瓜。那种瓜外表和西瓜一样,我们当地人叫它打瓜,它的瓤不是那么甜,主要是收获它的瓜子。在打瓜成熟的季节,每三五天,他一定不顾劳累地在收工后的夜晚赶回来,带着几个“瓜”。那是一种特殊的“瓜”,它的瓜皮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口子,揭开那瓜皮,里面是不知道多少个瓜的心“组成”的瓤,因为打瓜不是很甜,所以他把最甜的瓜心挖出来,灌在一个被掏空瓜瓤的瓜皮里。在那样的年代,那自然是我们最美好的甜点------伴着爷爷慈爱的目光,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一九八五年,我已经是一个高挑的少女,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专。爷爷因为长年劳作,已经有些驼背,我们站在一起已经是一样的高了。送我上学时爷爷挽着我的手,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大孙女。眼睛里溢满幸福。直到车来,他一直拉着我的手,在我上车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一张张叠得整齐破旧的一元钱的人民币,塞在我的口袋。我模糊的眼睛看着他,看着那花白的头发,直到在我的视线里消失……


在我异地上学的日子里,我常常给爷爷寄明信片,他能认识一些常见的字。他生性爱好小猫、小狗、小动物,爱好花儿、草儿。这也许是因为耳背的原因失去和人们交流的机会而更倾情于自然吧,我能想象他每一次收到这些动物、花草的图片时是怎样的开心。


三年的中专生活在无忧无虑中很快结束,毕业的那年夏天特别酷热。分配时我依然改派回到自己的家乡,几经转车过江,归心似箭的我没有一丝疲惫,我将要和自己的亲人永远生活在一起了。就在我推开院门的那一刻,狂喜的心突然凝固起来,我看见院子里放着一个阴沉巨大的棺材,几个木匠正在旁边忙碌。我不敢说话,用眼睛向父亲询问,父亲告诉我,爷爷有严重的胃病,还有肺气肿,可能只有不久的生命。我连连的摇头,并大声质问:谁说我爷爷会死?我要带他去治病。


就在我上班的第一个月,我把爷爷接到了县城,住在了县医院。我给他做吃的,给他洗衣服,洗头,给他做好笑可爱的表情……每每这时,爷爷都会无限幸福,紧紧地搂着我,轻轻呼唤我的乳名。这是我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我唯一可以欣慰的日子。


不久,爷爷死于胃癌。他临终前交给我一叠剪纸,那是他为即将出嫁的我修剪的精美的红色喜字。我守在他的床前,他非常宁静,迷离地看着我们,慢慢闭上了眼睛。那是我第一次经历失去亲人,也是我第一次目睹人的死别,就像燃烧到最后的蜡烛,轻轻地熄灭,爷爷就这样永远闭上了眼睛。


爷爷死后,父亲要求将他的身体埋葬在那片栗子林。送行的队伍很长很长,我扶着里面装着爷爷身体的棺木,就像牵着他粗糙的手,走过小河,走到山坡……


又是栗子飘香的季节,在那片茂盛的栗子林里,在那朴素的栗子树下,在那黑褐色的泥土中,埋着一个善良纯朴的灵魂,我的爷爷周葆泉。

 

▋作者:周爱民,网名若水,安徽广德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文学,心田澄澈,文笔细腻清新,诸多作品发表在各地刊物及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