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柳恒 2018-03-29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近年随着白茶市场的热度及被认可,越来越多的概念被茶人提起,比如荒野白茶等。

白茶市场这两三年起的最快的新概念就是“荒野白茶”了。所谓荒野白茶,就是人工种植,随后被荒弃或者故意荒放多年的茶树、茶园采摘制作的白茶。

由于无人为过多的管理,不施肥打药,每年只做春茶,受自然影响有很大的因素。随着荒放时间的增加,茶树枝干较高,很多荒野茶只能采制一芽一二叶的牡丹,本来量就很少,就更少有人奢侈的做荒野银针了。

茶树海拔越高、荒放的树龄越老,采摘品相越好,基本价格越高,当然产量也更少。而大多数是三五年的荒放时间,因为“荒野白茶”这个火热的概念,也是最近两三年才起来的。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上面图1-5年内的荒放茶树

因为市场的追捧,倒迫逼着源头茶农因高价的利益而选择一部分茶树故意荒放下来,也有更多的是把产量降低的老茶树“台刈”后再生发随意生长成高树大树而荒放下来。

这些荒放的茶树,大多是临近在山间、谷底、涧旁、林间、茶园尽头,因为这些地方,更让人觉得放心,更像是荒野茶。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5年以上的荒放茶树

至于被荒弃、荒放几年的白茶树采制的白茶称“荒野白茶”?这就很难定论了。各商家有各商家的内心想法及定义。反正市场热,荒一年也是荒啊。至于野不野,市场上喝茶人更是无人考证了。

“荒野”茶树根据茶百科各地的走访,大多是1-5年为一个阶段,5-10年为一个阶段,10年以上为一个阶段。

随着荒放的树龄越老,茶树茶园越少,产量越低,价格越高。而目前市场上所投放及品尝到的荒野白茶,大多是第一个阶段的“1-5年阶段”的树龄,也符合最近两三年火起来的“荒野白茶”趋势。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10年上的茶树荒放

由于“荒野白茶”的价格较银针鲜叶价格还高,因而就造成荒放茶树的提前采摘、过度采摘、嫩采、刚种植三四年的茶树充当“荒野”茶树。

荒野白茶,其实特别容易辨认,而难点就在于和别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老白茶一样,如何区别辨别内质。

所有的白茶,无论怎样的概念,关键还在于品饮。荒野白茶同样,只有达到了海拔、工艺、香气、滋味、内质的高品质,才算得上好的荒野白茶,而不能仅“树龄论”、“外形论”。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荒野白茶产量很低,发芽晚而少且难采

荒野白茶,鲜叶外形多是嫩黄亮,芽叶都较制作银针或牡丹的外形小巧,且带小黄叶片(鱼叶鳞片),鲜叶的香气就较普通白茶的鲜叶香气清雅而高扬,晒制过程中也比较秀美且披着一件绿黄的披风般,干茶茶菁是显嫩黄亮,香气花果香,泡开后汤含香,盖香、持杯香特别突出,荒放的茶树龄越老、海拔越高,花香气越清雅纯郁,滋味甘甜鲜爽,这是普通白茶所比不了的。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上六图茶百科人日晒荒野白茶

另一个特点,高品质的荒野白茶,能让人喝出山场、林间如沐春风的感觉,就是有“野性”,它不仅仅是“荒茶”,尽管它外貌秀气,其内质重在一个“野”字。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上面图中荒野白茶,采的早而嫩,茶树龄3-5年

荒野白茶,树、采、晒、形、品……

上四图是茶百科人在山间荒野大茶树上所采鲜叶及日晒三天后冲泡品饮

荒野白茶所带给人的美妙体验与独特的口感,确实极美好的,无论是茶气、滋味、茶香、水香、回甘还是喉韵。

干茶和叶底亦显得微黄,香气里有一股狂野劲,高扬,持久。口感更为醇厚,悠扬,甘甜度更高,更耐泡。

高海拔、老树、好工艺制作好品质的荒野白茶,体感极强,额头或后背三四杯后即微发汗,茶百科人今年行走福鼎已经近十天,喝到多款荒野白茶,仅有两次品饮体会到这种美好,可遇不可求。(文章来源于:茶百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