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为什么将黛玉宝钗合在一起?

 快乐老年435 2018-04-01


解答此问题我们先要明确《红楼梦》它要讲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有三大作者一再强调的要旨:

一,旨在谈“情”。意淫和皮肤滥淫之区别。

二,风月宝鉴。小说结构,小说内涵,具体到人、事、物许多都有互为对照对映。是解红楼的钥匙。

三,真事隐,假语存。明褒实贬,明贬实褒。讽刺隐寓无处不在。

有这三原则在前,我们回到主题上,为什么将《红楼梦》最重要二钗合写一首判词里。这里必须说是作者“风月宝鉴”写作手法的应用。小说里也有一个实物就是赖头和尚送贾瑞的那把镜子,一把镜子,两个面。一面为美人,另一面为骷髅。一正照,一反照。书中有这样对映关系的人物很多,比如袭人与晴雯,李贵与茗烟,赖大与林之孝等等。


那么小说中最大的、最重要的风月宝鉴人物对照是谁呢?就是黛玉和宝钗,是的,二人是一对矛盾的对照关系,而不是所谓黛钗合一,所谓兼美之说。如果是合一、如果是兼美,黛玉与宝钗可有类似之处吗?一点也没有!

追求上:黛玉追求真性情“我为的是我的心”,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宝钗恪守礼教,泯灭个性,禁锢精神,三纲五常,仕途经济。

性格上:黛玉纯真活泼、幽默风趣、心较比干多一窍,说出话比刀子还尖;宝钗是藏愚守拙、安分随时,端庄稳重,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审美上:黛玉是窗上糊着霞影纱,屋内大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廊下有鸟雀,檐下有燕巢,黛玉穿大红羽纱,大红羽锻,白狐狸皮,掐金挖云红香鹿皮小靴,束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热爱生活一派活色生香。宝钗呢?头上是简单发髻,衣服是半新不旧,身上无一富丽闲妆,屋内似雪洞一般,一色饰器全无。

同是填柳絮词,黛玉是“……漂泊亦如人命薄,嫁与东风春不管……”黛玉永运在为个性和精神自由挣扎,呐喊。宝钗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永远在考虑上位之路。完全两副心肠。


哪一点不是非此即彼,完全不同,互为矛盾,互为对照。哪有一点合一之处,兼美之感?难道“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可合?可兼?

把二人合在一首判词中写,正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镜子的两面(风月宝鉴)是对映着的,是对照着的,读到褒时要看到贬,读到贬时要看到褒。

屏山自幼读红楼,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有心得,欢迎和我一起探讨红楼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意见和建议,评论必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