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识别财务造假(虚假信息)

 昵称53687776 2018-04-03


说到财务信息评价,我们通常会从三个维度来衡量,分别是真实、完整和公允。对应到虚假的财务信息就是说披露出来的财务信息有虚构的、隐瞒的或者是不实的反映。

所谓虚构指的就是本来没有的事情,通过伪造相关资料或者捏造事实来呈现。虚构的事项,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可能会集中在某几个或者是某一个业务环节。比如说销售事项或者是资金的进出,更多的可能是会贯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完整业务链条,比如说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再到两端的资金的收付,后者这样的虚构行为通常更加的隐蔽,造假的成本也更高,通常会在有长期的大规模的虚假信息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第二种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方式是隐瞒。隐瞒指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故意不通过会计记账的方式进行记录和反映,这种方式通常比较隐蔽,造假的成本也比较低。企业可以对财务信息的披露进行有计划地调节,根据对财务信息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地披露,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隐瞒负债、隐瞒成本费用、隐瞒损失、减值这些等等。

第三种虚假的财务信息是一个比较偏会计计量的类别,我们称它为不实反映,对应到财务信息质量的衡量标准来说就是不公允。主要形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计量和记录,比如说没有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时候就提前确认收入;还有一种不实反映就是在进行会计记录的时候,在会计账簿当中,就是在财务系统当中对实际的业务信息进行篡改,比如说篡改销售单价、篡改原材料的耗用数量等等,最终就会影响记录的金额。

这三种虚假财务信息,形成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造假的主体在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和造假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其实都对财务信息反映出来的企业情况有不同的需求。

首先,对于小型的民营企业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报表需求,一个是能够避税,一个是便于融资,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的生存需要。我们平常都会接触到一些刚刚打算进军资本市场的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只有一套帐,很多企业至少会有2到3套帐,甚至听说过有一个企业最多设置了七套账簿来应对不同方面的需求,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需求就是少交税,甚至不交税。这个阶段的企业会专门有一套账目是用来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的。虽然不同企业涉及到的税种不尽相同,但是就目前来说每个企业最主要的税负就是由于销售行为带来的增值税和由于盈利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为了降低这两方面的税负以及减少由于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对应的就要隐瞒或者是延迟确认一些收入和利润,或者虚构、预提一些费用。

小型的民营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资金的需要,想要从银行获得贷款,需要通过报表来向银行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很多企业就会在短期内通过各种途径去做高资产的价值或者是做低负债,以期通过这些报表反映的情况来通过银行的风控系统。我们在对这些企业进行初期的尽职调查的时候,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会变成上市前的大坑。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些事情可能就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管理层的业绩压力,还有各层级的负责人、甚至是关键岗位员工的个人利益,可能就会是最主要的形成虚假财务信息的诱因。就央企而言,国资委每年都会设置很多对央企集团的考核指标,这些指标还会被层层的分配到每一级子公司、每一个业务板块、每一个利润中心,可以说每年的指标都是政治任务。这些指标当中最常用也是最关键的仍然是收入和利润,有些企业还可能会有一些资产流动性的指标要求等等,如果这些指标设置的不合理或者是不符合企业的情况,就很可能会变成虚假财务信息的诱因。另外,在这些所谓的公家单位里面,如果是出现了贪腐或者挪用,在没有被发现之前也会使得财务信息失真,因为这些流进了个人腰包的资金窟窿都会以各种形式,虚假地反映在报表上面。这些因为涉及到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们就不在这展开讨论了。

当然对于IPO的企业来说就有更多的诱惑因素,首先是募集资金的压力。我们知道到一个企业打算IPO,很多时候是背后的战略投资者推着走的,发行价格的高低就会影响整体募集资金的规模,也会对这些战略投资者能够获得的投资回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发行价格有两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市盈率,一个就是利润。当市盈率被控制在23倍以下的时候,想要提高发行价格就只有增加利润这么一个渠道了。其次,对于一个规模不够大的IPO企业来说,上市的门槛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利润要求、成长性的要求,把很多企业都挡在了资本市场的外面。想要获得上市的超额的收益,很多企业就会铤而走险,去操控财务报表,使得这个报表能够反映出合格的利润和很好看的成长状态。显然利润和收入仍然是两个最关键的因素。

等到上市以后其实对报表的需求维度就更加多。首先是穷亲戚都围拢过来了,当年为了让你走出大山、飞天成凤凰,我们都一把小米、一头驴地资助你,现在你终于飞黄腾达了,不得回来反哺给我们、让我们养老吗?于是很多上市公司就成了关联企业的摇钱树。确实在企业上市过程中,包括大股东还有很多兄弟公司,都把很多优质的资产还有业务划归了IPO企业,周围真的就只剩下穷亲戚了。上市公司,就理所应当的会被要求或者自愿地把自己募集到的资金给穷亲戚去使用,还会通过一些不公允的交易向这些穷亲戚输送利益,比如说高买低卖等等。但是,这些资金和利润的窟窿,显然是不能以正当的方式反映在报表上让监管机构或者是股民来了解,那就需要隐瞒或者不实地反映这些情况。比如说不披露占用资金的关联方或者是对占用资金的事实以其他业务类型的债权来反映,比如说虚构业务等等;再或者,对于高价买入的资产就不以实际的公允价值计量,而是用成本价计量,这个时候就会有减值被隐瞒的风险。

当然如果上市公司自身难保的话就会有另外一些需求了。我们知道企业上市以后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压力,一个是首先保证自己不退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去稳定和提升股价,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被ST,再亏损就PT要退市了。但是我们知道商场如战场,经营风险是固有的,谁都没法保证说自己年年赚钱,因此一旦有了亏损的苗头,企业就很可能会为了保证股价和避免引发退市风险去调节报表以保证盈利。

有的时候当企业觉得自己连续亏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是造假成本过高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豁出一年来洗大澡。什么叫洗大澡呢,意思就是把未来可能会导致亏损的因素全部都在一年里面消化掉,以减轻后续的经营压力,于是就会出现某一年巨额亏损,之后就持续的经营向好这样的情形。洗大澡通常除了指消化以后的减值情况,还会指消化和释放以前年度隐藏的亏损,我们叫潜亏挂账,就是把以前已经发生的这些损失一次性的转销,还有把之前形成的不良资产一次性的处理掉,再加上把未来有减值可能、甚至没有减值迹象的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次性提得很足,这样就会给未来在折旧减值这些方面都留下了很大的盈利空间,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不实反映。

当然为了这个市值管理的需要,上市公司还需要保持业绩增长,也会促使在收入和利润方面实施一些调节的手段。再次,上市公司的高管还有股东对于手上持有的股票也是有变现的需求的,股价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同时他们还有操控报表的权利,进而影响股价,所以这个风险也是相当的高。

说了这么多利益相关的诱惑,其实大家能够发现,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一个是利润。基本上调节这两个指标几乎就能够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所以这两个部分就变成了造假的重灾区。那他们是如何去操控这两个指标来实现财务信息的虚假反映呢?对于企业来说,收入是最重要,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利润来源,但是要形成真正的利润还需要负担产品本身的成本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开支,另外经营中的风险事项也会给企业造成一些损失,最常见的就是资产的减值,基本上扣除这些开支之后能够最终剩下的利润就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再分给国家一些税款,那兜里就更瘪了,想要让这个兜鼓起来,就需要开源或者节流,如果无源可开或者无流可节,那就只能是虚开源或者是假节流了。

虚开源有两种方式,一个就是虚构交易,一个就是人为的去制造一些高毛利率的交易,从而把虚假的收入增加出来。假节流通常就是把已经耗用的成本或者花费的支出,包括已经发生的损失藏起来,要么就是在没有实际支付的时候直接就不记录,或者是找关联企业帮他代付,这时候也可以使得它不记录,如果出现了实际一定要有资金的流出的时候,就会以潜亏挂账的形式,形成一些虚假的资产反映出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于应该计入利润表的费用支出,不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违规的进入某项资产的价值当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费用资本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和发达,监管的力度也越来越严,其实这些造假者的需求并没有被减少或者是被遏制,反而是促使他们想出了越来越多的花招来应对被揭发的风险,我们作为中介机构其实面临的挑战就越来越严峻了。但我们为什么还有勇气继续在这样一个险恶的江湖当中求生存呢?是因为我们坚信真的假不了,假的不能真,这是我们的一个信念,否则没办法在这个市场上求存。

一个谎话就需要用一百个谎话来圆这个谎,谎话越多,漏洞也就越多,对于虚构交易这样的行为哪里容易露出马脚呢?我们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完整的业务链条,从采购付款,到原材料入库和领用,再到生产中的物料动能的耗用,再到产成品的入库和销售,直至最终款项收回,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相关联并且不可或缺的。如果企业单独去虚构销售行为,那么通过对仓库保管员记录的库存账的检查其实就可以发现端倪。(实例列举请听课件)

当然像这样的造假其实也算不上有多高明,现在常见的大规模的虚构销售行为至少也会一直虚构到采购端,并且有一些企业的造假行为是提前计划和精准计算过的,把需要虚增的收入确定好之后倒推需要补充的库存、需要增加的生产规模、需要虚构的采购量等等,然后逐一去伪造相关的材料,这个时候如果想单纯的通过追查业务数据链条以及对应的凭据来发现无法匹配的数据,那就比较困难了。但是对于IPO或者是借壳这样高风险的业务来说,这些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并不能打消我们的疑虑,毕竟虽然这样全链条造假的成本相当之高,但是如果能够成功地蒙混过关的话,收益也是相当巨大的,所以也是绝对不能降低警惕的。

但是不是这样完整业务链条的造假就没有漏洞呢,显然也不是。我们知道真正的销售或者采购行为最终都会有相应的资金收支来作为结束,如果暂时没有形成资金收支的话就会在报表上呈现应收应付账款或者是票据,对于虚构的交易来说,这些钱都是无法真实收回或者真实的支付出去的。

对于应收应付款项,我们通常会通过函证的方式向客户还有供应商去核实,特别是一些重要或者重大的项目,如果是没能收到回函或者是回函结果不符,都意味着存在虚假交易的可能。另外我们还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回款情况的检查,通过观察期后的回款规模来印证资产负债表日的这些债权的质量情况,并且去推断它的真实性。当然前面说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很多IPO企业会找一些真实的企业来配合他这些虚构的交易事项,并且许诺一些好处,这个时候函证很可能就无效了。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我们可能还需要对主要的客户和供应商进行走访。一方面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询问更详细的交易信息,还有可以通过这种交流去了解对方对这个IPO企业的认识;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交易对手的规模还有经营情况的观察去进一步印证这个交易的真实性,比如说对方有没有实力进行这么大规模的交易等等。比如说之前有一个企业在某一个大楼里面投放了大量的广告,实地走访的时候发现这个大楼非常的偏僻,并且人流稀少,在这里投放大量广告的行为本身是不具有商业逻辑的,对于这样异常的供应商我们就会执行更多的细节测试来核实它交易的真实性。

对于一些长期挂账并且无法支付或者是无法收回的款项,我们就会通过账龄分析来发现异常。这些款项特别是应收款,要么就是虚构交易形成的虚假债权,要么就是已经造成损失的无法收回的坏账。总之,长账龄的应收款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且会去追查形成的原因,这也就有机会去发现虚构交易的行为。当然,为了避免在这个环节被盯上,很多企业就会伪造回款的假象,比如说通过支付虚假的采购交易的采购款把资金套出去,然后再以销售回款的形式流入到企业。这种方式通常无法长久,因为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就比较容易观察到资金的净流入总是跟不上利润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这些虚构的交易还需要对应缴纳相当大规模的税款作为造假成本的时候,资金很快就会入不敷出,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外部资金来协助继续造假,以免行迹败露。但是如果通过大量举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就很容易引起怀疑,所以很多企业通过隐瞒负债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外部的资金来维持虚假交易需要的资金循环的体量。

比如说最近证监会处罚的几个企业都有类似的行为,比如说九好,还有博元投资,都是通过质押定期存单为外部资金提供方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担保,对方对这个票据进行贴现之后就实现了归还隐秘负债这样的目的。用这种行为来换取短期的账面资金规模,造成正常回款的假象,从而消除虚假应收款大量长期挂账可能被发现的风险。

类似这样的手法,我们就需要通过对银行账户的函证以及对银行流水核查来发现存款的异常情况。账面没有记录的不正当的资金收支、还有没有被披露的担保以及与账面记录不相符的实际的资金来源和去向,还包括这个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异常的大额收支等等。比如九好,账面记录的有1.3个亿的关联方的款项收回,其实是由好融实业转入的借款,这个通过大额资金流水的核查其实是有机会发现的。再比如博元投资,这种有存在当期开户还有当期销户情况的,并且在开户的期间就只有两笔大额的收支,其实如果稍微警惕一些,拿到银行对账单看一下,应该也有机会发现这种隐藏的异常的资金收支情况。

其实我们也不用把造假企业想得过于高明,能够把虚构的事情通通伪造得非常完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如果能对企业的各方面多一些了解和观察,应该是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异常情形,除了前面说的各环节的业务痕迹,还有资金的收付以外,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向我们诉说着企业的情况。其中企业的生产工艺,还有生产流程,就是一个很关键的信息传递的窗口,如果我们去实地观察企业的生产情况的话,就会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企业的生产日报、月报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索取的一类资料,因为我觉得能用既有的物料、能耗、生产人员去制作出虚假的生产报表,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比如说之前沸沸扬扬的“扇贝去哪儿了”,网络上传闻说之前公告的说受到冷水团的影响导致绝收的这片水域其实并没有绝收,只是执行了提前的采补,之所以会公告因为绝收造成了数亿的损失,其实是在弥补由于之前播苗数据造假导致的存货亏空。就有记者顺藤摸瓜地拿到了獐子岛岛民的航海日志,当然结果如何并没有定论。这里想说的是什么呢?是说这类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其实通过生产过程记录的检查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包括对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水电煤这类辅料的检查,这些都是容易被造假者忽视的环节,但对于我们来说就可以通过这些能源的耗用去推算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而对产销情况进行核实,并且也可以通过分析各项成本占比去发现异常的迹象。比如说去年受到处罚的振隆特产就出现了产能利用率超过百分之百,还出现了辅料和用电量异常减少的情况,因为保荐机构没能对这些这个迹象保持警惕,也受到了连带处罚。包括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尽职调查的案例,也是我们在分析它的成本构成的时候,发现原材料的耗用比例在后续期间明显上升,辅料这个部分的比例明显下降,这个时候也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另外虚构的业务合同也可能露出马脚。实际的业务情况下,由于涉及到企业真实的权利义务,所以通常都会在合同条款上做到极致,但是像虚构的业务合同由于没有实际业务支撑,很多信息的来源都非常模糊,如果没有进行逐一的精致设计,也是有机会被识别出来的。比如说振隆特产从12年到14年这三年间的境外销售合同当中就普遍缺少一些基本的对外贸易合同的要素,比如说对于货物质量的约定、对于包装标准的约定、还有最关键的包括付款条件都很模糊,如果我们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些异常的迹象,包括如果出现常规合同的样式在某一些交易当中发生了不合理的变化,都有可能预示着虚假业务的存在。

除了虚构交易以外,企业还可能通过制造高毛利率的交易来实现利润的虚增。识别这类业务,通常我们会通过毛利率分析来发现异常迹象。一般是分为三个维度,一个是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客户之间的毛利率比较,以此来发现毛利率异常的客户,这类客户通常和企业会存在关联关系,这就需要配合执行一些关联方的识别。比如说第一个被处罚的新三板的企业参仙源,对于完全不需要加工的外采的野山参,他在向关联方参仙源酒业销售的时候售价高于采购价将近一倍,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的交易定价。

我们在分析毛利率的时候还要对同产品不同时期的毛利率进行比较,包括同一会计年度当中不同月份之间的比较,以及不同会计年度之间的比较,来发现这个毛利率异常的交易,进而再去有针对性地执行进一步的检查。接下来就是要对同行业同类型产品的毛利率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如果有明显异于同业的毛利率,特别是毛利率极高的情况,那很可能就预示着存在不公允的交易或者是财务造假的行为。我们一般会从单位售价和单位成本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看究竟是哪个因素导致了高毛利率,如果是因为单位售价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行业地位的信息进行分析,看是不是有基础来支持这样的高毛利率。其实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产品没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也不具有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来说,这样的高毛利率存在到底有没有可能呢?比如说前几年有个临门一脚被叫停的IPO企业胜景山河,它的毛利率就比同行业高出了10%,出厂价格也比行业龙头企业高出了三倍,但是这个企业其实在黄酒行业里面实在是名不见经传,而且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黄酒的消费是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它这个企业地处在湖南,几乎是没有多少人去消费黄酒,这几个情况综合起来看,显然是不合常理的。作为中介机构显然是应该提高警惕来执行更深入的核查。

虚增利润还有两个渠道,就是少计成本和费用,还有少计减值。其中对于少计成本的这个部分,我们主要来说一下少转成本的情况。什么叫少转成本,这个“转”是财务上的一种说法,通常有这几种造假的手法。一种就是通过采用高留低转的方式来操作,就是把单位价值比较高的存货留在账面上,然后把单位价值比较低的存货结转成本。这样操作由于数量是可以和仓库里面的数量相匹配的,所以不容易被发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期末存货的减值测试来发现问题,比如说从市场上获取现有存货的市场价格,来看一看有没有这种情况。

另外有一种少转成本的方式就是在采购记账的环节去篡改采购的单价和数量,把单价少计,数量多计,从而可以维持整体的采购金额不变,等到结转成本的时候就按照实际的数量结转,就可以实现少转成本的目的了。这种手段就可以通过存货的实地盘点发现这个数量的亏空。比如说振隆特产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会计师由于没能严格的执行存货的抽盘程序,导致没能发现这部分存货的亏空。还有的企业会通过调节出成率来实现少转成本的目的,也就是把生产环节的损失隐瞒起来,这些我们通过对出成率的对比分析就有机会发现异常。

企业还可能会通过少计一些常规的费用来实现长期的利润提升。比如说登云股份就对于主要合同中约定的三包费没有计提,我们通过对主要业务合同的条款进行检查是有机会发现的。另外企业常规的费用当中,运费还有薪酬都是影响利润比较重要的项目,企业如果在这些事情上做手脚的话,我们通过费率的横向还有纵向对比分析是可以发现异常的。比如说之前有一个IPO的项目,通过对同行业销售人员薪酬的对比,发现销售人员平均工资显著少于同行业,后来就发现存在少计提奖金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定资产来延迟计提折旧,通过对资产的实际盘点观察,也可以发现资产是不是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是不是已经开始使用了,来判断企业是不是存在这类事项。

隐瞒减值其实是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手段或者说不太容易界定的事项,毕竟资产的实际价值的计量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除了通过常规的分析手段以外,还有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

对于应收款项减值情况,除了之前我们提到的账龄分析以外,还需要对客户的偿还能力以及偿还意愿进行评估,来发现是不是存在减值。比如说之前山西有一个老板叫李兆会,大家应该听说过,就是车晓前夫。他们家有个大买卖,叫海鑫钢铁,之前的规模非常大,和很多央企都有交易往来,结果到15年的时候突然就破产了,当时就欠了很多央企集团的钱,有一些央企就侥幸的不想提坏账准备。大家知道都破产了,怎么可能不提。对于IPO企业来说,其实可能不一定有这么著名的还不起钱的客户,我们除了通过函证来证明它的还款意愿以外,还需要通过实地走访观察,以及通过周边的信用调查来验证它的还款能力,包括很多时候其实还需要借助其他项目组的力量来进行验证。比如刚才说的海鑫,其他央企都提了大额减持,这显然不是一个小事情,也不是一个暂时的事情,这也是通过周边来验证他的还款能力的一种方式。

有一些企业存在大额的商誉,并且常年有增无减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对于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或者是去复核当初的股权交易的定价,这些都有助于让我们发现是不是存在隐瞒的减值甚至是不公允的关联交易。

对于大额的长期的没有进展的在建工程,除了前面我们说到的会联想到是为了少计提减值而迟迟不去转固,另外一方面可能还会存在虚构资产便于套现资金的情况。比如说著名的达尔曼就是把资金以虚构工程款的方式流出到体外,再以货款的形式流回到企业来掩盖虚假的交易。长期不转固的在建工程可能还会意味着工程减值,因为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可能一旦转固就会导致亏损。应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是需要去实地的盘点和观察工程实际的情况,比如说首先是有没有实物,其次如果有实物,那它现在的进度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投产或者投入使用。

另外就是还需要对工程的概预算(包括前期的可研报告)关键的部分进行仔细的阅读和检查,看看是不是按照预算的进度、预计的进度在进行,支出的款项是不是都是合理合规的,包括之前可研报告提到的那些可行性的状态,还有环境的预期是否都还存在?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中介机构的人力财力还是有限的,虽然能够发现造假迹象的环节很多,但是我们通常比较难在所有环节都真的做到相当的完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风险评估的方法来支持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当然风险评估也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只说一些比较常见的异常情况。

首先就是如果发现收入或者利润增幅异常,但是又没有重大的经历去支撑,比如说九好集团,评估机构其实在评估之前通过报表分析已经发现了利润增长的异常,但是没有进行继续的追查,在后续进行收入增长预测的时候,对于40%的收入增长比例也没有继续追查它增长的动因,很遗憾地错失了披露虚假信息的机会。

另外就是,主要的指标或者是经营模式,如果和行业主流不相符也是一个很异常的情况。比如说前面提到的胜景山河标榜自己是一个老厂,却设立在不喝黄酒的湖南,本来这就是一个很异常的情况,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再有就是经营性现金流的异常,如果我们发现经营性现金流和利润持续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或者是这两个地方虽然没有明显的偏差,但是同时伴随着持续存在很大额的资金支出,那这个时候也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有可能就会像前面说的达尔曼一样把实际流出的投资款又转回来弥补经营性的现金流了。

还有一个迹象最近出现的比较多,就是期末资产当中有高比例的货币资金,或者是存在存贷双高的情况,包括期末如果有大额的定期存单这都是很异常的情况,包括异常的质押用于对外担保,像最近的九好,还有以前出现过的金城股份都是这种情况,这都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还有一个很不好的迹象,就是核心团队包括关键岗位出现频繁的变动,这也是一个特别不好的迹象,特别是对于我们会计师来说,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财务频繁的换人,特别是频繁的换负责报表的会计或者是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这些都是很不好的迹象,很可能是因为财务人员由于担心被揭发,担心承担会计责任,担心被追究法律责任,担心由于知道得太多被老板开掉。包括我们前面看到的九好新来的财务总监被处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没有能警惕财务人员的频繁变动。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迹象就是内控缺位,当然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也是一个很系统的事情,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原因就不展开了,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展开讲。这里简单的说一句就是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健全,它其实很难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今天大致跟大家分享了这么几个识别财务造假的思路,最初接触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压力是很大的,毕竟应该没有谁敢宣称自己可以百分之百地去识别所有的财务造假的行为。对于一名会计师而言,虚假财务信息的识别这样一个课题可以说是需要用终身去研究的一门学问。你也看到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造假的花样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为了应对和识别这些可能会给各方投资者和债权人,甚至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很重大影响的虚假财务信息,我们会计师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更新我们的审计技术。虽然我不敢说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用来应对所有的造假行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目前被证监会处罚的这些事项几乎都存在着程序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说函证过程的失控,比如说对异常迹象不够警惕,比如说对计划没有严格执行等等,这些其实都需要我们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更加的细致认真,更加有责任心。虽然避免处罚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是我想能够意识到我们在社会经济当中的这一份责任,是保证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