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加油站:画出来的七种脉象

 柠檬树278 2018-04-04


今晚老师传

脉象之首郁脉,这是老师一再强调的。郁脉又是何呢?

老师把诊脉心法脱口诵出:

郁脉乃粗意,与细正好,其意定部位,何经何脏立,

为第一,求得粗与细,分取为第二,细辨

老师说,号脉首先要过郁脉这关,这不过永远在原地打转。

郁脉偏粗不流畅之意,它代表气机郁滞,脉还没有把病机完全阐述出来,脉郁的意义就非常形象,郁的背后反映的是某些脏腑经络不通畅了。

先摸出哪里了,再来辨别哪里气滞血瘀还是痰阻。

老师又说郁脉是先定哪个脏腑部位了,再定疾病的性质。

接着老师又把郁脉用图像画出来,说一个郁脉不能决定势,两个三个郁脉就能决定势。号脉就是首先要看重整个脉的气势,《诊脉心法》上说:失其脉,失其势。

为何老师那么看重脉的气势呢?老师跟我们说,号脉真正号病机只能百分三十,而气机起码占百分七十以上。很多医生都是在百分三十的病机上打转,却放弃了对整体脉势气机的把握。

《伤寒论》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句话就已经传给我们道了,要大气,号气机。

假如对病机不明时,我们就可直接调气机。

比如,老师帮一位哑巴看病,哑巴过来指着自己胃脘部,很紧张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老师把脉后,发现他中焦气机住了,便开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这里面就是直接调他中焦气机。

两天后,那哑巴从山里砍来很大几个松节,非常高兴,指着自己的身体,又向老师竖起大拇指,意思很明显,老师的药,他一吃下去,中焦气机顺了。

哑巴为何要从山里砍下松节来呢?因为他看到老师药房里摆放了松节,知道老师可以用松节药。为了表示这份感激之情,他特意从山上砍来几个很大的松节给老师。

秀梅过两天就要南下广东去准备研究生复试了,还有论文答辩,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同而,能在一起共同学习,真不容易啊!

我们一起在老师身边,每天都学到各种新的知识,还经常碰到一些奇人异士,秀梅说她舍不得走,以后肯定还会再回来的。

今晚老师就把脉学最重要的心跟我们说了。

有谁能想象到居然可以画出来,这也算是老师的创举了吧。老师今晚画了临床上最常见的其中典型脉象,这都是建立在对脉势整体气机的把握上的。

这里面有很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还有很多有待我们去揣摩思考的,医林有句名言叫:“博涉知病,多诊识脉,药。

老师说,这摸脉的功夫要靠多多静心才能体会到。老师说他一摸病人的脉心就特别,神就特别。可见中医把脉也是一种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

老师画出来的这七种脉象都非常典型。

第一种是上越之势的脉象,用桂附地黄丸加肝、肺、胃气机的枳实、竹茹、枇杷叶,这是上热下寒。这种脉象是上大下小的,气往上,往上冲,容易出现头晕、心烦、气等。

 

1  上大下小,气血并走于上图2  上小下大,发不足

第二种是下沉的脉势,也非常典型。脉象明显上小下大。是大气下陷,往下走,气机升不上来。所以双腿沉重,女的白带偏多,男的阴囊容易潮湿。这种人平时心性看起来沉稳,其实脑袋阳气不够,一运动起来就出汗,而且不轻易做决定,有些气。老师就用补中益气汤加桂枝汤。

第三种是左右不一致的,左边上小下大,心阳不足;右边上大下小,肾阳不足。结果是心肾阳虚,寒湿内盛。这样的病人既要调心脉,也要温肾阳,他们往往会做梦,而且容易梦到死人,是因为水寒之气上冲心脉。而下面的腰因为得不到心阳的温,所以往往沉重如负带五千钱一样。这样的病人老师往往用附子理中汤和桂枝汤,再加龙骨、牡蛎。如果阳虚不能化水,还适当加些泽泻、黑豆来利湿消


图3  左手上小下大,右手上大下小  图4  左手中间独大,右边上大下小

第四种脉象,左边出现气郁中焦,脉象中间郁大,上下变小,谁都知道这是肝气郁结,都知道疏肝的思路,但病人右手的脉象却是典型的肺气上逆,上面粗大,这是肺金克肝木啊!进而出现肝木犯脾土,所以这种对应的汤方应该是用小柴胡疏肝和胃,再加竹茹、枳实或枇杷叶以降肺胃之气。

第五种临床也常见得很,是典型的左右两边肝脾瘀滞之脉。老师说,这种脉象的病人,中间堵得很粗,头晕脚软,痞满。这种病人补什么都不对,首先要把中间的气机疏通,因为气机堵住了中焦,所以病人一般特别容易变粗大。这时老师便直接用加强版逍遥散,以疏肝顺脾,解决肝郁脾的问题。

讲完第五种脉象,老师就不讲了,他叫我们直接画出第六种肝郁脾虚的脉象来。

我们稍有些信心,马上开始画,肝郁首先不是关脉粗大吗?而脾虚不正是右边关变细小吗?这样一下子两边的脉象就出来了。老师点头说好,这样的脉象就是正统的逍遥散,是要用疏肝健脾的脉象。


5  左右中间独大 6  左手中间独大,右手中间

接着老师就说到第七种脉象,也是非常经典的交泰丸脉象,老师说这是肾阳虚,心火亢盛的脉象,是个梯形的脉象。

老师说这样的脉象不能单靠单靠,补身体是补不进去的,又是相当消耗精气的,很浪费能量。这时要运用转移法,那便是使自身寒热对流。


老师说,这样的脉象需要用到龙骨、牡蛎来收火、收水。肾阳虚水会上,用牡蛎把天上的水收到海里去。心火亢,阳气往上越,这时要用龙骨把天上的浮飞龙,收到土里去。所以说牡蛎产于海底,龙骨产于土中。这样使水火既济,寒热对流,气机交通,疾病便可自愈。

老师说,我们号脉有时单号寸口脉还不能够全面掌握,这时要靠号天与地脉来补充。特别是脚上的地脉,老师偏重于肾气、肝气与脾气。

有些病重的患者,要判断愈后是否良好,老师往往以此为依据。比如有晚期肺癌的病患,老师他脚部脉象,发现肾气足,便很有信心帮他治疗,虽然医院已经放弃了,但老师还一直帮他开方,使他能带病延年,减少痛苦。老师说如果他脚上肾脉不足,治疗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老师认为:不能看到痰湿化痰湿,见到瘀血就消瘀血,而不管人身体的气机。人身体的气机状态比痰湿瘀血这些病理产物更重要。不管他们得的是什么病,我们这个思路下去就有效,病人身体上的气机只要上下重新转动便顺了。

老师还说了不少难以言喻的脉理精要,我们只有好好消化揣摩。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