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桩功祛病】把站桩讲清楚!@至阳子道长教您祛病强身练功夫

 三忘一空 2018-04-04


站桩要领口诀

百会上领头顶悬,两眼平视眉宇展;

舌抵上腭唇轻闭,下颌微收笑上脸;

虚灵顶劲耳内听,两肘下垂并沉肩

含胸塌腰脊柱直,实腹坐胯尾闾卷;

两膝弯屈莫夹裆,双脚踏实虚涌泉;

呼吸自然运丹田百会会阴垂一线

心静体松内外合,独立守神气腾然。

 

站桩六字真言:站得住,坚持站

 

或许很多人对这六个字不以为然?现实中尽管标榜自己在练功的很多,但真正能够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站、并且能站入功态的人不多。好多人往往都是嘴上理论一套一套的,实际都是网上、书上听来的或看到的理论概念而已,自己真正的体验少得可怜、甚至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站桩根本就不会有体验体悟。南怀瑾先生称这种现象为“倒果为因”,批评这种人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诚哉斯言!

 

笔者的师爷王瑞亭先生倡导强调“功夫是炼出来的”,恩师程印杰先生更是一再教导:“功夫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反复、坚持。

@至阳子与师爷王瑞亭先生(摄于1996年)

 

还有的人一听站桩,首先问你站什么桩?佛家的?道家的?少林派的、还是武当派的?混元桩、还是三体式……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不是现代人凭空臆造出来有待实证的奇形怪桩,而是有传承、有渊源、自成系统的传统桩功,都有其优点,重点是自己在站的过程中体悟到其中的奥妙没有,这才是关键。

 

站桩首先你得站、坚持站、持之以恒的站。桩功的核心在静、松、通、空……是要自己实证实修的感知、觉知、觉悟,实实在在站一小时桩,比你花一个月时间武装理论知识更具有实际意义!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既不要被“站桩万能论”忽悠,更不要受“站桩无用论”谬论而气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你自己有实实在在的体验了最有发言权。

 

在站桩之前,你得先弄清楚怎么站。各种传统桩功各有优点,选一个简洁有效上功快的桩功先炼起来,比在各种理论互掐中打转、纠结强多了!


桩功养生是上古真人的智慧结晶

 


站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古代养生术,因缺乏文献,现已无从考证其起源于何时。但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经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从南朝梁武帝时达摩祖师航海东渡到广州,把洗髓易筋法传入中国起,到唐宋时期站式练功法日趋完善,并且已经出现了八段锦、金钢十二式、罗汉十八法等多种功法,由于其效甚捷,法门简便,且讲究与天地相沟通,借天地之气而养我身”,故被誉为“通天彻地”的功法。


 

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柳湾的村民在引水灌溉农田时挖出一个彩色陶器古壶的文物,该彩陶壶高33.4厘米,口径19厘米,侈口,小颈,鼓腹,平底,在陶器的一侧用黑彩绘圆圈纹和蛙纹,另一侧的肩部表面,捏塑有形象生动、憨态可掬的裸体人像,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体全裸塑像,属于彩陶文物中一件难得的珍品,被国家定为一级品珍贵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有关学者专家考证后认定,该壶面绘画的人物两眼微闭,嘴唇微张,双手置于膨胀的下腹部,两脚左右分开,以腰部之重心微微下移的姿势立着,颇似现今的养生桩由此看来,关于站桩炼功养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年代后有专家学者根据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2000年)推断,该全身裸体人像彩陶壶比较准确的制作年代大概应在约公元前2300年-2050年——这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不谋而合,起码可以判断属于同一时期。

 

说到《黄帝内经》,就不得不提《内经图》(也称《延寿仙图》),尤其是桩功修炼的同仁不可不知。有研究表明:《内经图》其实就是《黄帝内经》的高度精华浓缩图解版,该图暗藏玄机之处在于非常系统全面的将修法练功过程的每一个被誉为“秘中之秘”的“机关”都藏于一图之中……


 

可以看出,无论是佛家的禅宗、密宗、瑜伽,还是道家的修真、丹道等,以及数百种现在流传于世的功法均以站桩为其基本功,所以说,桩功,是上古真人的养生智慧结晶,道、佛、武等各门各派都是“借用”,桩功的历史渊源与上古的关系为密切,属于华夏民族“通天彻地”、“天人合一”非物质文明承传中的瑰宝。

 

巧夺真元桩具体炼法

 

笔者传承的这个功法名称是“内劲一指禅”,尊达摩为祖师至笔者这一代已经是第21代。18代传人阙阿水先师1918—1982年)系江苏省苏州人,出生时家境贫寒,七岁就被送入寺门当苦行僧。后随福建南少林寺武僧杜顺彪法师习武,学得“内劲一指禅”绝技真功。当时佛门戒律森严,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全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和心记,所以懂得此功法的人很少。19代传人王瑞亭先生193020112月,回族、空军军官),出生于民间武术世家家庭,早年师承河南怀甸人马孝玉习练心意六合拳,后在上海幸遇身怀绝技的阙阿水先师,拜师习练“内劲一指禅”功法,潜心苦练长达数十年,深得功法之精髓和真谛。


笔者的恩师、第20代功法传人程印杰先生“铁环桩”照(摄于1993年)

 

巧夺真元马步站桩功是该功法练气养气基础筑基功也是核心功法之一,以练内五行心、肝、脾、肺、肾为主,内外兼练,气血并练,通过练、养、聚、调转、收、采,有步骤壮脏腑,健筋骨,活气血,洗骨髓,使肌体各功能系统从有序化达到更有序化,使体弱者无序达到有序,提高机体素质,扶正固本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恩师程印杰先生《童子拜佛桩》练功照


另外还有采气功法,催气功,导气功,虎形桩,龙行桩、蛇形桩等,桩功、坐功、睡功……经一代又一代的习练总结,已形成了科学高效,体系完善的优秀传统功法


恩师程印杰先生陈式太极拳照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巧夺真元马步站桩功,就是根据医学上的“体外反搏”的原理,通过调整和保持特定的“上虚下实”姿势,以增加心脏气血的回流量和上身各部的气血通量,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和改善微循环,使周身的经络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人老先从腿上老”,祛除疾病、健身益寿的目的。

 

预备姿势: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起势: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向前划弧;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巧夺真元)站桩式。


正面示范


侧面示范


 

站桩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虚涌泉,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劲;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沉肩坠肘;

14.前臂与地面平行;

15.两前臂互相平行;

16.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7.手掌成瓦状;

18.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

19.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

20.动作姿势强调准确;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上述要求笔者根据传承练法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精简总结的重点(形体动作姿势部分的要求),作为初学者,想一开始就全部做到位有些难,有一个简易要求,就是刚开始学站桩的,只要做到:

 

百会与会阴成一条垂直线,配合百会上领;鼻尖与肚脐在同一条垂直线,配合下颚微微内含;两手中指与臂成一直线肘尖下指地面,配合松肩;两脚的内沿互相成平行线;小臂与地面平行线;两臂互相平行线——在做到这6个线要求的基础上,要自我随时检查自我纠正“八虚”问题。



何谓八虚?八虚是指人体的八个部位要放松,这八个部位是两肘、两腋、两胯和两委中(腘窝处)。所以站桩时一定要做到沉肩、坠肘、松胯、膝盖微微弯曲。人全身上下这么多关节,都是气血行走的地方。真气之所过,周身365《黄帝内经》指出:此八虚为真气之所过。就是相对来说,关节处都是人体比较虚弱的地方,也是人最应该放松的地方,要把它们虚下来。即是说,八虚是一身之气所经过的八个最大关节处。这八个地方至关重要,既是邪气最容易停留的地方,也是气血最容易壅堵的地方。

 

前面20条要领要求,每一条都有其深刻含义,要逐条解释清楚并一开始就让每一个习练者做到很难,而且有的要领用文字难以解释到你心领神会的理解并做到位。比如“含胸拔背”——其实刚开始站桩最容易受字眼误导,尤其是“含胸”2字,很多人会因为这个吃亏,甚至出现胸闷、憋气等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不理这个要求。真正要做到“含胸拔背”,机关窍门不在胸、也不在背……而在颈椎部位配合百会穴上领与尾闾前卷之后配合“髀关穴”处的放松——这两个部位做到要求了,胸膈膜与腹部的上实下虚现象就解决了,形成理想状态的“上虚下实”,再沉肩坠肘自然就“含胸拔背”了。

再比如“两脚与肩同宽”,好多人老是纠结与多宽才是同宽?是两脚的内沿与肩同宽?还是两脚的外沿与肩同宽?争来争去把自己都搞糊涂了,总是在一种“疑惑”中(在质疑、不信任与纠结中炼功其实还不如不炼——心念、信念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量,表现在为人处世方面,将直接成为一个人遇事决断能力衡量标志之一)。给你用医学上的“同身寸”原理现场一示范就很清楚了。


 

还有像站桩过程的“丹田配合呼吸运转法”等非表面形体方面的窍门,不到现场演示并让你亲身体验是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所以传统功法为什么非常重视要经师,要有师承,要心传口授,讲究门内门外,入室弟子、记名弟子等,除了门派之见等历史原因,还存在实际的传授技术原因。作为一般的强身健体祛病来说,普传之法已经就够用了,但是当炼功到一定火候后,就是佛家的气脉发动后,道家的“移炉换鼎”时,有一个实证实修的“过来人”师父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不然绝大部分人就会遇到超越瓶颈,老是处于原地打转了。


 

巧夺真元桩医学功理简析

站桩对下肢和躯干的肌肉有很大的刺激性,并加强血液循环,保持关节的灵活性。由于姿势下沉加强了心脏搏动和呼吸深度,对心肺功能是很好的锻炼。由于站桩把意、气、力三个方面有机地揉合一起,在连贯的站桩支撑肢体和内气中,达到外静内动、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久而久之,精神和肢体都获得最高的呼应。同时,因虚浮之气已被炼下去,泄尽了心中的火性肝肾人就会出现眼光明亮,精神焕发之状态


 @至阳子先生的学生爱民、卢希芬、何培华、朱仁礼(从右到左)等站桩练功照


类似医疗上的“体外反搏”。“体外反搏”装置是通过“控制套”,在病人下肢和臀部的气囊充气和排气而和病人心电信号同步。当心脏舒张时,由远端到近端向气囊迅速充气,向下肢和臀部连续的加压,迫使下半身的血液迅速回流到躯干和头部,使血液在心脏舒张期集中贯注于上半身,并大大地提高主动脉的舒张压,使它比心脏舒张收缩期的血压升高,从而促进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中的血流灌注量,并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微循环系统),以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在心脏收缩时,气囊迅速排气,使血管复原,一方面可以降低主动脉的收缩压,另一方面又可减轻左心室的负担。“体外反搏”就是利用和正常心动周期相反的充排气动作来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动脉栓塞和脑血栓后遗症等疾病治疗的目的。

 

站桩过程由于下蹲膝关节弯曲,膝盖不准超过脚尖,似坐式,下肢和臀部肌肉收缩,整个体重落在两条腿上,同时使下半身的血液通过微循环系统迅速回流到躯干和内脏、头部,有助于侧支循环,以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现已证实站桩功能使肢体容积增加,区域血流相应变化,皮肤温度升高,体表红外辐射增强——站桩类似“体外反搏”机理。

 

国内医学家对练站桩功人的实际测试揭示当病员练站桩一小时后,他的每一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比站桩时约增加125万个,白血球约增加3650个,血红蛋白约增加3.2克。血液中这些东西增加,并非身体及时产生出来的,而是将“存仓”的储备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应用的结果。

 

根据医学文献证实,白血球和血红蛋白在血液循环中增加,就必然会给各组织器官带来较多的氧气和养料,从而使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的新陈代谢获得改善。血红蛋白是血液的供氧者,供给腑脏各器官的热能,滋润、温煦内脏,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站桩时间长短与桩架高低要求


 

古人练功,其练功时间都是以时辰为基本单位的,即1个时辰为现在的2小时。当然现在的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也大,各种应酬也多,作为一般的强身健体来说,每天能坚持最好站30分钟就可以了。基础半小时,建议一小时。如果是站桩祛病,最好以2小时为基本单位,甚至更长时间(可以多次累计)。


 

为什么要求最基础的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原因很简单,就是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体的经脉循行一个周期为28.8分钟。什么概念呢?就是你的站桩时间必须超过28.8分种这个时间,才能有效的完成一个经络经脉循环。这好比烧开水,你如果老是加温到99°就熄火了,你将永远喝不到合格的100°的开水,通过站桩祛病强身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本文开篇,笔者强调了一个站桩六字真言:站得住,坚持站。为什么要日复一日持之以恒不间断的站,才能达到祛病强身、甚至防癌抗癌的效果,这个也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平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为什么通过站桩祛病、疏通经络的效果一般3个月以后才有显著的效果?

 

请看这组医学生理数据: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180天更换一次;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次。而骨细胞更新需要7年……所以,不管你是通过站桩等传统功法祛病强身,还是生活中的美容、减肥、改善亚健康等问题,都需要耐心、恒心、决心,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给身体一点时间,给自己一个善更新升级的机会

 

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具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年轻身体强健者站低一点,年纪大或病弱者站高桩,身体微微下沉一点即可。

 

巧夺真元桩的“巧”处 

《巧夺真元》之第一“巧”


《巧夺真元桩》在桩架桩势方面,与《太极混元桩》基本相似,在手型姿势上非《太极混元桩》的“抱球式”,而是要求“手掌成瓦状,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对初学者来说,会对这点明显的不同之处不以为然!但其实质上的区别非常大,尤其是作为想通过站桩祛病者来说,功效会有千壤之别。

 

手掌成瓦状,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这是一个大道至简的开启“人门”劳宫穴的最佳手势。笔者曾经有意搜集现在能见到各种桩功姿势手形,逐一进行了觉知体验(包括太极混元桩的抱球式、形意八卦掌的“瓦楞掌”),而且根据笔者掌握的一种“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扶阳固本针法相结合进行了针刺站桩验证,均没有《巧夺真元桩》的手形效果好。

 


《素问·生气通论》:“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性命圭旨》说:“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锯焉。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而生也。”可见人体不仅从大自然吸取氧气,还从强大的宇宙能量场纳进某种高能物质,来强化自身的功能。

 

“劳宫穴”、“涌泉穴”与“百会穴”,是人体与天地阴阳之气交换的三个主要“通道”或“窗口”。《巧夺真元桩》的桩架桩势巧妙地通过头顶的百会穴对应于天,脚底的涌泉穴对应于地,加上最适宜舒适的手形打开劳宫穴,正合天阳之气注百会、自然之气入劳宫、地阴之气进涌泉”的天人地三才之合一之道——使人体这个小天地同天地这个大宇宙之间互相联系,彼此沟通。

 

《周易·系辞上传》:“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升降论》曰:“人能效天地之用,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如天气之下降。一气同流,自可与天地齐其长久矣。”——人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上下内外紧密联系,才能顺利而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体内各脏器要相互沟通,顺应天地自然大道的运行规律,与大自然发生链接,以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同体。

 

北宋张伯端 在《悟真篇》中说:“道本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光。 翁葆光注解说:道本虚,而乃有形之炁,炁本实,而乃无形之形,有无相制,而一生焉。故易曰: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两情交媾,万物化成。”《阴符经》云:“天人合发,万物定基。”

 

——大道至简!看似简单的一个桩架,上古真人巧妙将“天人合一”的修真体道智慧融入其中,示人以“内外相通,人天相应,万物定基而后人能安和。”的法门,使习练者融合天地之精气与人体精、气、神、劲互通的奇妙境界,实现立足于地,长劲于身,练气于脏腑,营养于天地。”的神奇效果,令人不得不惊叹折服。


《巧夺真元》之第二“巧”

 

手能改变大千世界,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手指堪称人的第二个大脑,扳动手指可以开发智慧,延缓衰老过程。该桩功的机巧之处与其他桩功不同的最大特色是,有一套通过一代又一代习练者实践验证,具有非常效果的扳指((趾)法,其理法就是充分利用十指(趾)是人体经络的起止点,通过特定有序的扳动手指脚趾,可以快速的达到通其经络,调其气血的目的祛病强身效果,尤其是对体弱有病者,可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现在社会上公开传授的主要是三套扳指(趾)法,一般情况下主练第一套《抗衰老益寿扳指法》就可以了。具体练法要求是:站桩稍有基础之后(以每次能轻松站30分钟为基础),在站桩大约20分钟左右后,按照“24153”的顺序,有规律地扳动手指(同时也尽可能地随之按压相应的足趾)。

 

第一套扳指(趾)法


(抗老益寿扳指法)

继马步站桩20分钟后开始扳指


扳指顺序:1、食指;2、无名指;3、拇指;4、小指;5、中指。


扳指要领:两手放平,掌心朝下,手指放松伸直(此时脚趾也同时放松),屈食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直),慢慢地压下食指;停1.5-2分钟后,食指慢慢抬至略高于原位后复原。停12秒钟后,再用此方法依次扳动各指。五指均扳过一次为一遍,如有时间,可连续扳三遍或五遍,再继续马步站桩5分钟左右,即可做收势收功。

 

要求:1、不要多扳、少扳和错扳;2、手指压下和抬起的速度要缓慢,以免发生意外3、扳指时要尽可能地同时按压相应的脚趾;4、如发现有头晕现象,不必害怕,做收势后休息片刻喝点热茶即可消失。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做扳指(趾)法不太现实,如果勉为其难的强练,反而无益于功力增长。下面推荐一个道家昆仑派的《颤掌》练法,既可以作为站桩之前的热身辅助,一些“电脑族”、“拇指族”,甚至一些皮肤比较差想改善美容的女士也可作为动手活脑之法常练。


 

第二套扳指(趾)法



第二套扳指法的要领和要求都和第一套扳指法相同,只是扳指的顺序、次数和停留的时间不同。

扳指顺序及其次数

1、拇指:连续扳动3次;

2、中指:连续扳动5次;

3、小指:连续扳动3

4、食指:连续扳动7

5、无名指:连续扳动9次;

6、点中指:再扳动1次。

扳指时间:每扳动一次手指的前后时间约15秒,即手指扳下,时间为10秒;手指复原,时间为35秒。


第三套扳指(趾)法



第三套扳指(趾)法的意义在于增大功力,顺序、方法、要求和机理,与第一套相同。扳指(趾)的时间和第二套扳指(趾)法一样,所不同的是扳指(趾)的次数变了:

1、食指连续扳动5次;

2、无名指连续扳动7次;

3、拇指连续扳动9次;

4、小指连续扳动11

5、中指连续扳动13次。

 

手指确能有巧夺天功之力。在人类的发展中,人们靠手脑并用改造了客观世界,也改造了自身。在实践中,手与脑的进化互相促进,形成了密切的联系。现代的解剖学、生理学也告诉我们,人体各部在大脑皮质都有相应的机能定位,在手上亦有其代表区。“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这两句俗话,就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手与大脑的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通过扳指,还可开聪益智,延缓大脑细胞的衰老。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也指出,人的十指与十趾,皆为人体十二正经交接之处所,并与奇经八脉相关联。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它们如同网络一样遍布全身,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沟通内外,联系表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功能体系,使肌体内外上下统一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就手而言,拇指为手太阴肺经之末端,食指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起点,中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末端,无名指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起点,小指则既为手少阴心经之末端,又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起点。而手三阴、手三阳经脉,与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之间,又存在着“同气相通”的关系。



恩师程印杰先生陈氏太极拳照(退步压肘式)

 

在扳动手指时也尽可能地同时按压相应的足趾,因此,当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有目的、有规律地扳压指、趾所产生的“脉冲”信息,不仅会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手指运动能更多地给大脑细胞增加活力,而且还可同时作用于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以及相关的脏腑。“手针”的发现和应用,以及有的人会看“手相”,能用手诊病等,就是基于这一基本原理。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的关系,故气血运行之流量和传注,随着有规律地扳压指、趾而发生异变。因此,我们通过有目的地扳压指、趾,就可使脏腑气血充足,使病变之组织因得到濡养而得以修复,阴阳平衡。无病者,则可增强肌体的免疫力。这同针灸、推拿等通过刺激四肢末梢而作用于经络、脏腑的机理是一样的。

 

天地是一大磁场,人体是一小磁场,手足又是人体中的小磁场。人体的磁场通常有序性较差,磁场强度较弱,其手上的磁场,一般仅有038高斯左右。而通过我们的特殊训练——有规律地扳压指、趾,因直接反复地切割其磁力线,就可使之逐步成为有序化,使磁场增强。

收势收功


小臂外旋,掌心向上,屈肘,手向头上方划弧,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吸气;掌心向下,经头前慢慢下落,同时呼气,导气至“涌泉”穴提手、落手反复做3遍,恢复直立。


 

强调一点:站桩不能傻站

站桩,关键是一个桩字,桩就是要让身体的下半部分稳定下来,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头顶天,脚踏地,身体先有了根,体内的气才会自动地慢慢回归原位,该上升的上升,该下降的下降,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时间一长,身体就恢复到上虚下实的状态。


首先从外形而言,要符合桩功的要求。其次就要下决心克服练功中出现的酸、麻、胀、痛等疲劳关“病灶反应”现象第一步是把桩充分站通、站透——这需要信心、耐心与恒心只有把桩站通了,身体才会豁然开朗,气血旺盛,通畅,全身融合。才能上接天,下通地,才能天地人合为一体。桩通了,腿部的肌肉承重能力会大增,身体内外达到六合,浑然成为一体。之后就会觉得轻松和顺,每次练完后气满身轻,飘飘欲仙,身体健康才会有保障,功力才会提高。

 

其次站桩过程要不断的感知、觉知、体悟,不能傻站。比如呼吸的配合法:呼吸要做到深、细、匀、长。吸天地之灵气,一直吸入丹田滋润全身。练功日久见功底者,吸气时会觉得全身膨胀、顶天立地,感到自身高大无比,甚至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呼气时会觉得身体缩小,气往下行,通过涌泉、劳宫向外发放或向五心充足……体呼吸法、胎息法、龟息法,或用五心四万八千毛孔去呼吸,纳天地万物能量,融和通畅全身。就这样,随着呼吸松静开合,全身变大、缩小,变大、缩小,有着一种松绵软麻、舒适轻盈的感觉,守我自然之躯,养我浩然之气。

 

站桩的最佳状态是桩站人,而不是人站桩”,就是已经能到忘我状态了,达到天地人极度的和谐与统一了,一上桩很快能进入状态,松静自然,似静非静,似动非动,似想非想,似看非看,似站非站,似练非练,不聚不散,不持不懈,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去享受自然,调身、行气、养神……陶醉于幽静美境之中,陶醉于清爽空气之中,仿佛自己已经同四周的空气融为一体,已经同高山大河融为一体,已经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已经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  


@至阳子先生“铁环桩”功照


站桩最好配合静坐

静坐,与站桩一样属于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自古以来,凡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静坐,不光是佛家与道家主张静坐,以求顿悟,古代儒家也重视静坐,认为“静能生慧”,并把静坐定为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要求弟子们通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以明理。宋代大儒朱熹先生就曾告诫弟子:“当静坐涵养时,主要体察思绎道理。”其本人的静坐功夫相当了得,人送朱老夫子“牌位先生”之赞誉。


 

《道德经》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籥”(tuo yue)是古代冶炼时鼓风的器具,就是风箱。橐是鼓风器,籥是送风的管。人体也是个小“橐籥”,通过一呼一吸和宇宙虚空交换能量和信息。我们平常也在不断的和自然有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是我们不能更清晰的感觉到。实践证明,静坐对脑力劳动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曹操的《陌上桑》中:“绝人事,游浑元”,就是讲在练功,排除人事的干扰,体会和宇宙虚空浑元(混元)气的变化。《黄帝内经》中讲:“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讲的也是在主动的修行,在一定境界时,游行于天地之间,对天地之间,对宇宙日月星辰的分布,都会有相当的认识。为什么我们古人的天文学那么发达?历法,如此精确,这都是智慧开发后,对宇宙时空的把握。

 

古人曰:“静坐悟道,其觉在通。”静坐、站桩,一静一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静坐是文练,站桩是武练。大道至简,静坐和站桩一样,摆好姿势,把心放下,安安静静,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