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祖军 | 救人性命,更要还给病人生活的尊严

 渐近故乡时 2018-04-05

方祖军,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常务副主任,多年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具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于尿失禁、泌尿系统肿瘤、神经原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及尿动力学等方面。在国内各类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与多部专业论著的编写。


采访笔记

“与肿瘤手术相比,功能性手术同样重要,关系到一生的幸福与尊严。”在尿控领域浸淫二十多年,他有足够理由自信。


不久前,他接诊了一个尿频,尿急,尿失禁的中年人,症状非常严重,多年来一直只能围着马桶转,严重时连睡觉也只能在马桶上打个盹。“很痛苦,生不如死,一切社交都没有了,遭人嫌弃,连自己都嫌弃。后来,按部就班地行尿动力测试、用药、灌注、生物反馈训练,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现在终于可以在床上躺着睡几个小时了。再过几个月,希望他能宛如常人。”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方祖军,擅长尿失禁、泌尿系统肿瘤、神经源性下尿道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及尿动力学等。


他坦言,手术很重要,但是,术前的评估和决策,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一样重要。“首先该不该手术,其次是怎样用最小的代价,给病人最大的收益,最后是术后安排病人度过漫长的恢复期,直到完全好了,好透了,这口气才真的松下来。”


华山医院泌尿科分了五六个亚专科,尿控,肿瘤,男科,移植,结石,达芬奇腔镜手术。有好几个能跻身上海同行的三甲。“我们一年的门诊在十万多病人。”


同事评价他的手术,工匠精神的艺术家,越是惊心动魄,越是气定神闲。“其实哪有不慌的道理,有时看着大血管破裂,血涌出来,不可能多想,下意识钳夹、结扎缝合止血,凭得全是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往往全部干完才有后怕的感觉,坐在那里定定神,喘口气。”


他读书博杂,仰之为高山的,是民国两大泰斗,胡适之,颜福庆。“胡适说朱子是近六百年来,影响中国学术思想最大的思想家和学问家。而我觉得,他自己是朱子以后,对中国学术思想继往开来、影响最大的学者,也是近代中国,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而对于颜福庆,自不用说,最没有力量的时候想想他就好了,我国近代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和公共卫生学家,湘雅,协和,上医,三所顶尖的医学院留下了光辉的印记。殚精竭虑办学行医,永不放弃理想,永远以极大的热情,向心中的未来前行。”


他最近刚读完保罗 卡拉尼什的《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是一本自传体,从35岁查出肺癌,到37岁离开人世,作为医生的保罗用这两年重返了工作岗位,完成住院医生涯、获得教授资格,女儿卡迪出生,从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探索了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很震撼。与死神狭路相逢,谁能够真的准备好了与之交手呢?”他问。


我无语,我想起了一首诗人顾城的《墓床》,以及顾城曾经对死亡的思索: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其实,医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人文,包括帮助人们找到尊严,不惧死亡。”他说。


圆梦学医

1966年,方祖军出生在浙江衢州龙游县,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什么活都要帮着干,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在一座破落的家祠里念完的小学。“遇上雨天,外头大雨,里面小雨,虽然贫穷,但那时候感觉很快乐,念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在方祖军生活的村庄里,缺医少药,村民生了病常常就忍着,有时候一拖就酿成不治。他的父亲是个小学老师,身边全是顽皮的孩子,摔伤骨折的意外时常发生。父亲总是孩子们身边第一个可以依靠的成年人,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急救,一点点自己摸索,结果竟然远近闻名的“土郎中”——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手接骨的好手艺,摸骨辨位,徒手复位,甚至接完了骨,去县人民医院拍X光片,医生一听是方老师接的骨,就告诉家长——不必费钱拍片了,放心吧,错不了。


“父亲是个教书匠,一直受乡里乡亲的尊重,可实际上更受人爱戴,源自他治病救人的医术。”方祖军一直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他也跟父亲学过一些粗浅的手法。也可能是这种一脉相承的悟性,他学什么都很快,动手能力十分强。高考时,成绩出色的他抱着对医学的热情,所有的志愿,全都填上了医科大学。


1984年, 方祖军如愿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跨上了更宽广的舞台。大学六年,他成长了许多,忙忙碌碌的学业,带给他的是系统的临床思维。他直言:教课书上的始终只是个基础,真正走上临床怎么看病,从症状延伸到病因,从病因想到其它症状,这个逆向与正向双重思考的养成,是一个医学生到一位医生的必经之路。


毕业以后,方祖军进入华山医院实习,此时他迷上了泌尿外科,“我喜欢充满创新的学科,喜欢挑战。”泌尿外科的发展时间虽短,但一直都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走在医学前沿。“比如,内镜技术最初源于膀胱镜技术,通过人体天然的腔道完成膀胱的检查和治疗,这是泌尿外科的创新;还有,把体外的能量引入体内并聚焦,将泌尿科常见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震波击碎,碎石再随排泄物自然流出。聚焦能量导入到体内,这也是泌尿外科的创新。”


泌尿外科惊人的发展速度,需要富有创新力,不断突破超越自我的医生,方祖军面对这种挑战跃跃欲试。他想要证明自己可以成为像父亲那样受人尊敬的医者,而华山医院泌尿外科鼻祖沈佳莉教授的精神一直感召这他。1970年代,沈教授仅凭着从国外寄来的两本有关肾移植的书籍,便开始自我摸索,率先将肾移植手术在华山医院发展壮大,成为一项成熟的泌尿外科手术。


实习过后,方祖军如愿留在华山医院,从此,他的名字就和华山泌尿外科分不开了。


不修物件但修人

披上白袍,拿起手术刀,一晃近三十年。


如今,他的学生评价方祖军的手术,用一句话称赞他“一位富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家,越是惊心动魄,越是气定神闲。”但方祖军坦言,哪有不慌的道理,只是多年的手术经验告诉他,争分夺秒中,从容不迫就是最快的操作。


最早他在普外科轮转,由吴树强教授和倪泉兴教授带着他,他感叹于老师们的手术漂亮精细。来到泌尿外科后,他的导师是赵伟鹏教授和宋建达教授,方祖军深受这四位老师影响。


“尤其是那时的宋建达教授,胆大心细,特别擅长难度非常大,高风险的手术——在1990年就敢挑战肾癌——开胸手术把胸下腔静脉全部取掉,然后再关胸,胸腹联合和体外循环,就现在来说仍然是高难度手术,他当时就已操刀且治疗结果很好。宋教授是领我入行的贵人。”


作为一位卓越的外科医生,方祖军的成长,免不了经历无数次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最后化险为夷。几年前一次手术中,病人肾动脉破裂大出血。这是一台开放手术,刚把肿瘤切干净,肾动脉直接破裂大出血,须臾片刻,血柱就像喷泉一样飙出,完全抑制不住,十万火急,如果止不住血,病人命在旦夕。


方祖军毫不犹豫,一伸手探入腹腔,果断捏住血管,然后一点点撤手换钳,就这一步,总共花了将近40分钟,“高度紧张。学生们后来说,见到血飙在我脸上,我依然淡定自若。现在回想起来,不过是一种长期训练后下意识的动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一定要稳住,越慌越乱,而且我的状态是所有助手的精神支持,只有我镇定,他们才不会手足无措。”


止血缝合,直到走出手术室,方祖军才有一点后怕的感觉。此时手是麻的,腿也是麻的,坐着喘口气,慢慢缓过神来。“抢救的过程,不亚于跑十公里。”


对医生来说,不经历过救火,不能成长。


前段时间,有个肾肿瘤病人在术中因为肠粘连,分离时肠子破了,尽管术中进行了修补,但术后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扩张缝合口破裂引起腹膜炎,再次急诊手术。手术从晚上8点,直到次日清晨4点,整整8个小时,比预想的时间多了一倍。术后历经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种种关口,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抢救,几天前,病人康复出院了,方祖军感到由衷欣慰。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工匠,不修物件但修人。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出现了瑕疵,而我把它修复了,恢复到完美,这种愉悦感,千金不换。”方祖军说。


不仅要救人,更要给一份自尊

目前,方祖军的亚专业领域,除了肿瘤,就是尿动力学,这也是华山医院泌尿外科的一项优势学科。


方祖军认为,尿动力学相关的疾病譬如尿失禁,又称社会癌,顾名思义会严重影响社交,严重患者几乎不能出门,一个成年人的余生要穿纸尿裤度日,对生活影响巨大,更何谈生活质量。


“尿动力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亚专科,临床医生未必会很重视,根本原因在于这个领域的疾病不会危及生命。同道们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有关肿瘤的诊治,但其实这些患者有时异常痛苦,我们无法置之不理。让病人活得有尊严,活得质量更高,这也应该是医生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方祖军进入泌尿科开始,他就开始从事尿动力学研究。如今,尿控疾病一年科室的门诊量大约在1万多人次,4到5成患者来自外地,冲着华山泌尿外科的招牌。方祖军表示: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病患也增多了,“科室一年的手术中,功能性手术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