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节 补脾摄血法

 学中医书馆 2018-04-05
第七节 补脾摄血法 (概述] 补脾摄血法又称补气摄血法。脾有生血的功能,又 有统摄血液的作用.<金匮耍略注》云:“人体五脏六腑之血,全赖 脾气统摄。”脾气统摄周身之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 之外,是通过气摄血的作用而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 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 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 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化源不足,则气血亏虚,气虚则统血无权, 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 的作用之一,所谓。脾统血,血随流行之义也。。((医碥》)脾失 健运,气血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面导致出血,当用补 脾摄血法。故常选用人参、黄芪、白术、灶心土、阿胶、侧柏叶、 炮姜等药物组成方剂,以治脾气虚衰,气不摄血所致出血。故凡 因脾虚不摄血所致的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出血(即远血,近血), 尿血、皮下出血、衄血、妇女经血过多、崩漏等出血证,皆可用 补脾摄血法治疗。 (常用方剂] 1.归脾汤(见助脾生血法) 2.黄土汤(《金匮耍略》) 本方由甘草,白术,干地黄、阿胶,制附片,黄芩各9克,灶 心土30克组成。功能温阳健脾。坚阴止血.主治大便下血,血色 黯黑,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无力等,也可用于 阳气虚乏的吐血、衄血及妇女崩漏等证。 本方止血之意在于以温性的黄土加白术、附片以复脾运之气, 阿胶,地黄、甘草以益既失之血,加黄芩者以防附片之温燥之性 面反伤其血也。 补脾摄血法除上述介绍之方剂外,它如《金匮}之甘草干姜汤 (干姜、甘草)温阳散寒止血,以治阳虚吐血,柏叶汤(侧柏叶、 炮干姜,艾叶)温阻止血,以治吐血不止,面色黄萎,神疲肢冷, 舌淡脉弱者,以及温经摄血汤(红参、白术,甘草、淡吴茱萸、 姜炭、焦艾、血多加乌贼骨,漏下加延胡索炭)治疗暴崩漏下,色 淡清稀如水者,也可随证选用。 (主治病证] 1。吐血(消化性溃疡) 吐血乃血从口中冲口而出,其色黯红,多挟食物残渣。本证 古有吐血呕血之分。如《医学入门》云:“成盆无声者,曰吐, 成碗有声者,曰呕。”但习惯上将两者统称吐血。吐血多责脾胃, 涉及于肝。临床辨证,有虚有实。其实者,胃热炽盛,灼伤胃络, 迫血上溢,或肝火犯胃,郁火迫血。前者宜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泻心汤合十灰散化裁,后者清肝降逆,其血自宁,张锡钝泻肝降 胃汤或旋覆代赭石汤加山栀子、沉香、青黛之属。虚者胃阴不足, 脾失统摄。胃阴不足,阳虚火旺,灼伤胃络,宜滋阴清胃,佐以止 血,玉女煎加味,脾不统血,其血淡紫,胃脘疼痛,痛而喜按,少 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色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芤 细。治宜补脾摄血,方如归脾汤加减,药选黄芪,党参,茯苓, 龙眼肉、炒枣仁、灶心土,血余炭,阿胶珠,棕榈炭等。阳虚者黄 土汤合甘草干姜汤化裁。笔者治一例消化性溃疡用黄芪,党参各 30克,灶心土30克(包煎),焦白术、阿胶珠各12克(烊化兑服), 血余炭15克(包煎),炒当归,甘草各6克,炒枣仁18克,熟地炭21 克。一日2剂,浓煎频服9药进一剂,吐血减半,2剂服完,吐血停止。 2.唾血 血从口中频频唾出,其出无声,或拣痰浊,谓之唾血,病多关乎 于脾。盖脾土属阴而以脾气统摄阴血,若忧思伤脾,脾失统摄血 液之职,则见频频唾血,饮食少进,心悸怔仲,脉细无力。当归 脾汤化裁,补脾统血。 3.咯血(支气管扩张症) 咯血一证,中医称嗽血或咳血,乃由肺或肺系所出之血经口 而出.其色鲜红,兼挟泡沫,或嗽血相兼,痰中带血。支气管扩 张咯血,虽责之于肺,但与脾不无相关。盖脾主中州,乃肺之母, 脾土虚弱,化源不足,母病及子,气不摄血,血不循经而错行, 从肺络溢出而发生.临床常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乏味, 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弱或见芤脉。治宜补脾摄血。归脾汤, 或柏叶汤合拯阳理劳汤化裁。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 归、陈皮、白及、侧柏叶,仙鹤草、三七粉等。 4.肺痨咯血 气为血帅,气随血行,肺痨咳血,易致阴血暴失,气无所依。 若咯血量大,每多危候,应中西医结合抢救。若见咯血不止,冷 汗淋漓,肢端不温,脉微欲绝,应急治其标,以大剂西洋参,少 佐三七浓汁频服,或杵末嚼咽。若咯血量少,每日数次不等,心 烦气短,头目眩晕,神疲少食,不寐健忘,舌质淡嫩,脉虚无力 或见芤脉,以归脾汤加减补气摄血,临证可根据病情症状,酌加 养阴润肺凉血之品,如旱莲草,生地炭,热地,麦冬,女贞子, 百合,白及,侧柏炭,仙鹤草,藕节炭,夏枯草等。笔者曾用归 脾汤加侧柏炭、白及、百合、三七粉、生地、旱莲草治疗肺结核 咳血,一般3~5剂咯血大减,10~15剂血止。 5.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肌衄,以皮肤瘀斑或瘀点为特征。血液检查血小板一般常低 于50000/立方毫米,急性者减少更为显著,可低于Z0000~立方毫 米。 本病的治疗,中医常分为阴虚内热与阳虚气弱辨证论治。前 者以滋阴,清热,凉血为主佐以祛瘀止血为辅,方如玉女煎合六 味地黄汤加减,后者出血较淡,动则多汗,头晕眼花,神疲乏力, 舌淡而胖,脉细无力,当补气摄血,调养心脾,方以归脾汤化裁, 临床常加阿胶,熟地,茜草,鸡血藤,紫草等。若兼阳虚者,又 宜酌加补骨脂,鹿胶,巴戟天,仙茅,淫羊藿,川续断。笔者曾 以归脾汤加川续断、补骨脂、大枣、淫羊藿,另用青黛3克,装胶 囊吞服,每日2次。治疗本病4例,连续20~40天,血小板稳步上 升,其中有2例血小板由治疗前6.1万/立方毫米,分别上升至13.5 万和14.4万/立方毫米,皮下瘀斑消失。 6.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前人谓崩者,前阴大量出血是也,漏者经水淋漓不断也。崩 之与漏,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互相转化,互为因果,故以崩漏 并称。诚如《济生方》云:“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 甚者谓之崩中。” 本病发生之因,乃冲任损伤,中气不能固摄所致。临床常分 血热、气虚、肾虚,血瘀四型。因于气虚者,暴崩下血,或淋漓 不尽,色淡质稀,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呆腹泻,大便稀溏, 舌质胖嫩,或有齿印。脉细而弱,或见芤象。暴崩不止,急拟独 参汤益气固摄。漏下者,用归脾汤补脾摄血。 7.便血 便血一证当分远血、近血。远血者,其来远,或在小肠,或 来于胃腑,近血者,来自近,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论其治疗, 当分虚实。实者肠道湿热,郁于大肠,灼伤脉络所成,虚者,中 气不足,脾不统血使然。前者宜清热祛湿止血,方用槐花散合地 榆散加减;后者宜温中补虚,益气摄血。方如黄土汤化裁。若便 血久治不愈,中气下陷者,又宜补中益气汤加味,兼瘀血,加田 七、花蕊石化瘀止血,胃脘胀痛,加砂仁,枳壳、木香、厚朴花 之属。 8。尿血 尿血又称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 的一种病证。本病的辨证,应与血淋鉴别。诚如《丁甘仁医案》云: “尿血之证,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尿血的发生,《内经》谓“胞移热于膀胱,则隐溺血。”《金匮要 略,亦谓。热在下焦则尿血。”这些论述概括的提出了尿血的原因多 热,其发病部位在肾与膀胱。然邪热蓄于肾与膀胱,虽是尿血的 主要发病机理,但脾气虚弱,气不摄血,中损及下,亦可以发生 尿血。所以,对尿血的辨证,当分虚实,详加鉴别。大抵属实火 者起病突然,尿血鲜红,治宜泻阳和阴,虚火者多见于久病,尿 色淡红而无灼热,治宜滋阴以和阳,气不摄血者,尿色淡红而质 不稠,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治宜补气以摄血,归脾汤化裁。笔 者常以黄芪45克,阿胶珠10克,血余炭20克,升麻3克,紫珠草6 克,白茅根20克等治疗本病,亦每获效。 (临证心得) 补脾摄血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脾阳不足,统 血失职的各种出血性疾病。盖脾主运化,能生气血。气能摄血, 脾气虚弱,脾阳不足,虚则失统血之职,致血液不循常道,在上 则为吐血,咯血、呕血,鼻衄、耳衄,在下则为尿血、便血,在 外则为皮下出血、肌衄。凡此种种,皆可用补脾摄血法治疗。笔 者体会,在使用本法治疗诸血证者,当以出血淡红或黯淡9四肢 不温,少气乏力,短气、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质淡或淡黯,脉细 弱或芤象为辨证要点. 按常言,脾虚失于统血者,用归脾汤化裁,脾阳不足者,宜 黄土汤加减。气虚与阳虚,.虽同属于阳的范畴,前人也曾有“气 即阳也”之说,但临证体会,气与阳仍有程度深浅的区别。因此, 临证立法,处方、选药也是具有一定的界线。如补气与温阳,其 立法选方就不相同,归脾汤是补气摄血,黄土汤是温阳摄血,气 虚出血若用黄土汤则会出现燥象,阳虚出血而用归脾汤则缓不济 急,其理乃“阳虚乃气虚之渐”。再者,使用本法应酌选某些止血药 物,补脾与止血药的同用,二者协调相伍,有标本同治之功,组 方更为合理,收效也更速。上述主治病证中,皆有配伍范例,其 理也出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