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你也会死吗?”| 3个方法教你如何与孩子谈死亡

 仰羊 2018-04-05


主播 | Miss milk



一些关于死亡的故事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我想谈这个话题:

一个月前,有个恐惧的男孩找到我。

男孩今年10岁,打球摔伤了胳膊,老师叫了救护车,送去医院急诊各种检查。

疼痛难忍的他看到了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很多人围着那男人,乱成一团,都在大喊、哭泣,他们不停喊叫:“坏了!坏了,他快死了,救救他吧大夫!”。

男孩只是简单骨折,没无大碍,包扎后即可出院,可最近一周常在夜里惊醒,梦见那个人,浑身冒血,他吓坏了,不敢自己睡,也不愿意上学,饭量减少,会因一点声响惊恐万分。

还会问妈妈:“那个人怎么了,死了吗?”,还会说:“我的病会不会死啊”,妈妈如何解释也不行,随即大哭。

很明显,这是创伤后应激反应,并伴有对死亡的模糊恐惧。

我采用了游戏治疗,慢慢让他直面恐惧,目前是第一步,接纳孩子所有反应,和他建立关系,最近一次,通过绘画和杀死死神方式缓解了恐惧,当然,孩子还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另外一件事情,是我自己。

老家有个风俗:活着的人可以给自己建“寿坟”,年前我和父母选好了墓地,这几天忙着找工人修建坟墓。

对此,我很触动,尽管我给学员讲过死亡的课,也接待过死亡恐惧的来访,当面对父母给自己修坟这事,我想了很多。

我想起亚隆《直视骄阳》里对死亡的描述:

“死亡不但埋葬了我们的未来,更可怕的是淹没了我们的过去,就像从未来到过人世间一样,浑噩无边,所有的未竟之事,所有的美貌才华、名利地位,都灰飞烟灭,留不下一丝痕迹。”

第三件事,也是最让我难受的事,我舅哥四岁女儿查出了白血病。

这让我和妻子悲伤不已,我们第一时间去了省城的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正在积极化疗中。

看到小燕躺在病床,长长睫毛沾满了泪水和无助,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心如刀割,我可以安抚病危的来访,但面对亲人生理性疾病很无奈,这也成了我和自己体验师谈及的重点。

清明到了,返乡祭祖是很多人要做的事,成年人或自己进行,或带着孩子,或在楼下小区祭拜,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心中对于死亡的认识,他们对你这些行为有什么看法,内心是悲伤的还是疑惑的。

无论如何,这是不可避免的,一年一度的清明,孩子面对父母各类祭祀仪式,内心一定有自己想法。

事实上,这是个可以和孩子谈死亡的好机会,尽管我们都不会把孩子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甚至觉得残忍,其实这是成人自己的担忧和焦虑,然后会故意回避,而回避并不代表孩子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了解到“死亡”

三个途径

 

先界定下年龄段,本文针对3-12岁的孩子,12岁后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像成人一样看待死亡。


0-3岁几乎没机会接触死亡,当然,也有特殊,也会面对亲人的离世,那是另外范畴,不在今天分享的内容。

 

首先,孩子会通过故事、大众媒体、爸妈的“谎言”,知道“死亡”这回事。

 

他们会从电影、绘本、童话故事中得知,世上原来还有死亡的发生,但里面内容往往会扭曲死亡本身含义。

 

童话故事会有“死而复活”、“只有坏人才可以被杀死”、“死后长出翅膀变成天使”、“英雄可以不死”、“死后去另一个世界,那里更美好”等等。

 

这并不真实,孩子之所以愿意相信,是因为故事情节,而对“死亡”本身,他们并不理解,甚至会扭曲。

 

小时候,我问奶奶:人死是什么?奶奶告诉我人死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远远望着亲人,当时的我对这个答案很奇怪,长大后知道这种欺骗包含深爱,但还是有些怪她。

 

多年后,在我19岁那年,奶奶去世,当时我并不悲伤,只是眼泪任风吹散,或许我潜意识以为奶奶变成了星星,而不是无边沉寂,这让我压抑了悲伤。

 

因此,孩子心中的“死亡”,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童话里的,一个是现实的,亲人就趟在那里,冰冷,一动不动。

 

孩子也会从死亡小动物身上感知死亡。

 

公路上被压死的小狗、死了的昆虫、小鸟,死去的宠物,都会让孩子感知死亡,以及死亡带给他们的体验。

 

我第一次面对死亡,是家里养的一只猫,我们管它叫:小花。

 

有次上课,妹妹跑来告诉我,“小花”死了。那年我8岁,回家,看到小花躺在那,身上的毛没了光泽,我很难过,用手去捋它的毛,摇晃它的尾巴,还跑去问母亲要药片,以为“死亡”或许是病了。

 

最后,母亲在后院一颗大梧桐树下,挖了个坑,掩埋了小花,当土完全埋没它的那一瞬,我放声大哭,久久不肯离去,后来,我写了篇日记,纪念小花,从此,我再也没养过猫。

 

而那时,母亲并没有告诉我小花到底怎么了,只是说它“死了”,我对死亡的概念依旧模糊神秘,同时认为“死亡”是种惩罚,因为要被埋掉,永远睡在黑暗中,不吃不喝。

 

有时不可避免的,孩子会直接面对亲人死亡。

 

这点需要更多的专业解释,不同年龄感受有很大区别,这里我只说通用两点:

 

一个,孩子会从大人们所有行为中得知死亡,家里会聚集很多人,每个人深情黯淡、愁容满面、或嚎啕大哭,相拥而泣,而此刻成人会让孩子离开,或忽略他们。

 

这都不合适,你无法解释这样的反常行动,会让孩子如临大敌,而又不知敌人身在何方,也会他们觉得不被重视,是个局外人,一会儿我和你说,如何对待。

 

而此刻,你需要做的,是要看见孩子,尽管你已悲伤成河。

 

另外,年幼的孩子并不认为亲人已死亡,他们会用习得的经验说服自己。

 

认为“爷爷”只不过去了天堂、只不过睡着了、只不过暂时离开,你知道的,这对孩子都是保护,他们很容易将死亡和分离混淆。




如何与孩子谈死亡  


好,现在我给你提供些原则性建议,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1

借助自然的“道具”


就像当下的清明节,6岁以后都可以带他们去,有的风俗是12岁才可以,有的18岁才可以,不管如何,这是个很好的契机。

 

不要把孩子隔绝在外,当然,也不要郑重其事把孩子拉到面前交谈。

 

最好的时机有两种:


一种是孩子主动问起,比如:

 

“爸爸,你在干嘛呢”、“你要去哪里啊”、“为什么每年都要去啊”或者更直接的:“爷爷还回来吗?”、“死了干嘛烧纸?”、“他会吃到我们做的饭吗”、“什么是死”……

 

还有是在看电视、新闻、看见死的小动物、听故事时候,它们都是难得的机会,孩子们也常会问到,这时候,就可以和他谈了。


你会问,怎么谈?


2

直接谈,诚实、坦率


这是个好方法,即将离世的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是癌症,孩子同样也有权利知道出生和死亡的真相,这方面家长往往误入歧途。

 

孩子问你:“我从哪里来”,你并不直接回答,而是:“从河里捞的”、“大鸟衔来的”、“从商店买的”、“在路边捡的”、“在垃圾桶捡的”,当然,地点会千变万化,就是不告诉孩子是来自妈妈子宫。

 

死亡则更忌讳,说法更是千奇百怪,现在我告诉你:越简单、越直接的,伤害越小。

 

谈的时候,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直接但不必细致,要用生物的、孩子听懂的,而不是心理的,抽象的。

 

像这样说:


死亡就是“心脏停止了跳动”、“不再醒来”、“没了呼吸、不能吃饭睡觉”、“身体停止了运转”“医生也治不好了”、也可以举例子:“就像钟表停了,但永远没有电池”、“就像蝴蝶变成了标本”等等。

 

不需要细致是因为孩子消化不掉,所有消化不掉的东西都会用幻想弥补。

 

幻想往往是模糊的,你可以说:“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也不能呼吸了,这就是死亡”,而不必详细说明心脏为什么停止、癌细胞如何扩散、器官怎样被感染。

 

那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若孩子继续问为什么,你只需要回答:“是的,宝贝,就是这样,这代表结束,没有为什么了”


3

避免委婉用词


“他只是休息了”、“她离开了我们”、“他去了遥远的地方”、“他去了天堂,得到了永生”,这纯粹是大人的担忧,孩子并不理解,也起不到保护,有的只是猜测,学龄前儿童,并不能解释死亡和离开的区别。

 

“躲猫猫”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孩子在用自己方式处理分离焦虑,若说是“离开”,孩子会以为他还会回来,现实却不能回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4

表达真实情感


记住,对死者表达哀悼的方式,就是悲伤,孩子并不例外。

 

有位来访小时候看到奶奶去世,全家人都在哭泣,妈妈却不让她哭,安慰孩子要勇敢,于是她的悲伤被压抑了,认为自己不可以悲伤。

 

久而久之,养成了隔离的性格,很难理解他人的痛苦。

 

如果笑可以代表快乐被提倡,那么哭就可以代表悲伤被允许。

 

你可以拥抱孩子,并和他以一起哭,让他学会哀伤,也让他知道,他的情绪可以释放,同时感受到,妈妈和他一起哭,他并不孤单。


5

父母需要处理自己的创伤


父母有些未了的分离体验,一些关于死亡焦虑的情绪没恰当处理,一定会投射给孩子,并用“坚强”、“勇敢”的外衣阻隔真实的内心,孩子并没你想的那么弱小,很多时候,在面对负面情绪比你更强大。

 

就像你做不到孩子那样的破涕为笑,他们哭一场,第二天就会心无芥蒂的继续生活,成年人往往不会,当然,前提是得到了释放和接纳。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奶奶,也献给所有离我们而去的亲人,向他们表达最深的思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