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来,崇明岛 作为上海的一张名片 背负的美誉太多太多 比看历史变迁 见证从无到有 崇明区辖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本岛地处长江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唐武德年间(618~626) 崇明岛露出长江水面,时称东沙和西沙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始有人居住 杨吴天祚三年(937)置崇明镇于西沙 “崇明”随后得名,“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 明末清初,形成长200里、宽40里大岛 长江口涨露东、西两沙,是为崇明岛前身 黄、顾、董、施、陆、宋六姓上东、西沙垦殖 置崇明镇于西沙,崇明之名始于此 因户增人繁,崇明升场为州,隶扬州路 降州为县 改隶苏州府 兼隶太仓州 专隶太仓州 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 隶属江苏南通专区 改隶上海市 原属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划归崇明县管辖 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崇明结束“孤岛”时代 崇启大桥开通,崇明迎来“双桥时代” 崇明撤县设区 历经1400年的大浪淘沙、依旧没有改变崇明岛绿色生态风貌,岛上景色秀美,水清土洁,民风淳朴,拥有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天藏地酿,钟灵毓秀。它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的含量远高于上海其他地区,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市榜首。今年,崇明岛迎来自己一千四百岁生日,等待它的是更美好的明天。 用荣誉记住历史 用发展赢取未来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崇明宣传片 信息来源丨崇明档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