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六天 | 你的思维方式里,藏着你的运气

 Zaker736 2018-04-07


昨天我们读到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如果想要维持一段来之不易的感情,就需要不断地向情感账户中投资。

而在所有的情感投资中,你应该优先考虑“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和无条件的爱”这七种,它们会帮助你培养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最终养成习惯、提高效能。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习惯四双赢思维中,又会有哪些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呢?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七章(第229页——249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合作竞争不能共存?


我还记得,我曾应邀去一家公司,解决员工之间缺乏合作的问题。


到了那里我发现,员工都多少有些自私,抗拒合作、抵抗命令、沟通保守,情感账户的巨额支出已经造成了信任的严重缺失。


我试着提醒总裁,“员工为什么不愿意合作呢?难道不合作会被奖励吗?”


“当然不会,相反,我们奖励合作。”总裁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


我顺着总裁的视线注意到办公室墙上的一幅赛马图,每个跑道上的赛马代表一位经理,跑道终点的奖品是诱人的百慕大群岛之旅。


每星期总裁都会召集全体经理,一边训示合作的重要性,一边却用百慕大之旅做着诱饵。换句话说,总裁口头上高唱互动合作,实际上却在鼓励彼此竞争,因为胜利者只能有一位。


归根结底,这家公司的问题在于模式的错误,这在很多商业、家庭和其他关系中十分常见。总裁想用竞争模式实现合作,却发现并不奏效,于是就将希望放在一些技巧、计划或者措施中。


结果当然是治标不治本,只关注态度和行为无异于隔靴搔痒,关键是要建立一种能突出合作价值的信息和奖励机制。


不论你是总裁还是门卫,只要已经从独立自主过渡到相互依赖的阶段,你就开始扮演领导的角色,影响着其他人,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人际领导的习惯就是双赢思维。



有理可寻的人际交往模式


我到现在,也还是坚持认为,双赢不是什么技巧,它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而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利人利己的双赢模式,两败俱伤的双输模式,损人利己的赢输模式,独善其身的独赢模式,舍己为人的输赢模式和好聚好散的无交易模式。


双赢模式会促使人不断地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边利益。双赢者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但是大多数人常常用非此即彼的方法看问题,非强即弱、不胜则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会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赢输模式是与双赢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模式,秉承“我赢就是你输”这种信念的人也习惯利用地位、权势,财力或者个性来达到目的。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浸染在这种模式中,学校便是赢输模式最大的温床,“正态分布曲线”表明,你之所以得A,是因为有人得了C。


学校的等级制度只强调竞争和比较,完全忽视学生的潜能,而这种等级又是社会价值的载体,它可以让你一路畅通,亦可以让你处处碰壁。我们早就看清了教育的核心就是竞争,不是合作,即使有合作,也往往少不了尔虞我诈。


但现实生活需要相互依赖,你的很多梦想都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才能得以实现,而赢输模式是合作的最大障碍。


而有些人,又常常进入另一个极端,他们信奉输赢模式。


“我认输,你赢了”,“就这样吧,我听你的”......把这些话常常挂在嘴边的人,没有标准、没有要求、没有期望、当然也不会有未来。


他们通常喜欢取悦别人,喜欢满足别人的希望。在谈判时,他们会做的往往不是退让就是放弃,如果成为领导,也会对下属极其纵容。


输赢模式意味着做老好人,然而,好人却不长命。一味地压抑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逐渐降低,到最后甚至危及人际关系,而原先的委曲求全的苦心也全都付诸东流、不复存在了。


如果两个损人利己的人交往,结局一定只有一个,那就是两败俱伤。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斥着两个字——报复,为了报复,不惜牺牲自身的利益,却不问值不值。


沉浸在双输模式中的两个人,一定不会有人生方向,更谈不上成熟。


而另一种常见的模式就是独善其身的独赢模式了,别人输不输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得偿所愿。


当竞争和对抗意义不大的时候,独赢模式是多数人的处事方法,他们最在意自己的利益无损,别人的利益就留给他们自己去保护吧。



哪一种最好


如果赢要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以至于得不偿失,那么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


其实,多数情况都只是相互依赖的大环境的一部分,也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


输赢和赢输模式都不能称之为好,因为一方赢了,对方的态度、情感和双方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长远来看,这两种模式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


如果只想独善其身,对别人毫不理会,那就根本无法建立起合作互助的关系,更谈不上赢。


如此看来,如果不是双赢就一定会是两败俱伤,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只有双赢才是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


但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之间没有期望、没有合约、没有雇佣和合作,要比明确期望后再让对方失望好得多。



促成双赢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追求的目标,要达到互利的境界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外,你还需要提升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最后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


诚信、成熟和知足是双赢品德最主要的内容,这三个词代表着正义但似乎也有些许温和。


很多人喜欢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看问题,认为一个温和的人一定不够坚强,但是他们不知道,只有温和与坚强并重,才能实现双赢。


双赢模式要求你不但要温和,还要坚强,不但要善解人意,还要自信,不但要体贴敏感,更要勇敢无畏。


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我们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是信用,因为彼此信任,我们才会聆听、才会合作、也才会在必要时退让。


在双赢关系确立之后,就需要双赢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奖惩制度都应该在协议中体现,它让纵向交往成为水平交往,让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也把上级监督变成自我监督。


而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如果提倡双赢,却奖励赢输模式,结果只能是失败。双赢也必须有相应的体系支撑,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都是双赢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双赢是我们在合作中追求的目标,但你不能要求别人“不管你是不是喜欢,都要以双赢为目标”,关键是怎样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我希望你能听从我的建议采用四个步骤来完成双赢过程:首先从对方角度看问题,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再次确定双方都接受的结果,最后找到实现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双赢不是人格魅力,也不单单只是技巧,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模式,是你能学会的一种模式,更是能在关键时刻推你一把的模式。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了双赢思维的内涵,也深入了解了六种人际交往模式的利弊,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任何非双赢的解决方案都不是最好的,它们终将对长远的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明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高效能人士的第五个习惯——知己解彼,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