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博故事之(二)—— 后母戊大方鼎中的家国情怀

 三毛游FM 2018-04-07


哈哈

Museum



来吧旅行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命运多舛的罍(léi)王——皿方罍的故事被大家熟知,湖南人民凭借自己的一腔爱国热忱,最终“完罍归湘”的故事也被亿万观众津津乐道。但在国博,有这么一件鼎王,它的故事相较于罍王,更加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它就是国博的镇馆之宝,鼎王——后母戊大方鼎。

青铜鼎之王——后母戊大方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中国64件不准出境的国宝之一,国宝中的国宝!后司母戊大方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四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当之无愧的“镇国之宝”。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大中华以青铜文明独步于世界文明之林。  


关于这只大鼎,百度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在这里就讲讲这尊大鼎背后的故事,大鼎中的家国情怀。


盛世之作,武丁中兴的产物


后母戊大方鼎据考证是商王祖庚为纪念其母所制,那么其父是谁?就是著名的商王武丁,武丁开创了商代著名的“武丁中兴”时期,将商朝的版图、经济、文明都推向了一个高峰。正因为此,到了祖庚时期,他才有财力制作这么大体量的后母戊大方鼎。


中国古代,“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意思说国家的大事就是打仗和祭祀先祖。武丁中兴后到了祖庚时期,空前盛世,我们讲秦始皇“扫六合,集天下之兵,铸十二铜人”,在比秦始皇还要早一千多年的商代,铸造这么一件一顿重、鬼斧神工的大鼎,该有何等的财力和雄心。


只有盛世才能出神品。三千多年以前,后母戊大方鼎,做为青铜礼器,其诞生时就是大国重器,大国象征,镇国之宝!彰显着我泱泱大国的上国风范。因为这件大鼎,我们中国人可以负责任的向全世界讲,我们的祖先是何等人物,我们的历史是何等荣耀!


一个时代一个产物,先古时期,古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彰显国力。今天,我们的高铁、大飞机、移动支付,同样也是盛世的产物,只不过和古人不同,这些高科技产品为老百姓带来了幸福便捷。

安阳人民舍生忘死,以身护宝


后母戊大方鼎于1939年于河南安阳被发现,安阳,当时已经被日本人占领。出土后日本人知道了消息,百般觊觎,强取豪夺。安阳当地的村民们提着脑袋和日本人、汉奸周旋,最终,还是被勇敢的安阳人民保护了下来。抗战胜利后,交于国民党政府。


目前已知博物馆馆藏重器当中,后母戊大鼎是明确出土于解放前日据地区,也是在日剧地区保护下来的唯一一件重器。河南人民了不起,在残暴的日本鬼子手里保护下来这件国宝,这无异于虎口拔牙,但最终安阳人民还是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母戊大方鼎,是河南安阳的老百姓提着脑袋和日本人玩命保护下来的,而且这一玩,就是整整七年。


后母戊大方鼎于1939年重新出世,距离其被礼拜于商王巍峨的庙堂之上,整整三千年了。生逢乱世,贼子觊觎,但祖宗庇护,安阳人民给力,基本完好的被保护了下来。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带走了一座台北故宫,但此方鼎,因为太重体积也太大,飞机实在是拉不了,所以,最终被遗弃在南京机场。冥冥之中,镇国之宝不愿意离开神州,依然镇守于我中华大地!


今日,距1939年3月,后母戊大方鼎被发现整整80周年了,又逢盛世,愿天佑中华,民族复兴,国泰民安!


(作者:来吧旅行网CEO——郑琳     图片:由姜乐行先生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