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百眼通 2018-04-09

数学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 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许多老师也认为阅读教学很难把握,这是由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的.

1

数学是一门语言.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但数学符号往往内涵丰富,具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而在阅读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灵活,这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难度. 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是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数学阅读常要求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把用符号语言或图式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语言的形式,及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式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定义或定理等.

展开剩余63%

1

数学材料的呈现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加之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使数学阅读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3

数学阅读要求读写结合,认真细致. 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的阅读,要求手脑结合,要求在适当的地方,通过思维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

二、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国内的一些较成功的教改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如卢仲衡光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采用启、读、练、知的学与教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等,都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促进了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自信心的养成.

1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 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其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体系,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2

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

此外,无论阅读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读物,还是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或缺.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文章来源:山大辅仁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迟雷

搜狐知道推荐:高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函数的基本性质【中学微课】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