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级书法研究生寒假集训成果汇报展

 昵称2530266 2018-04-10



前言

本次展览为2017级书法研究生寒假集训成果展,此次集训时长20余天,分为书法实创和篆刻艺术解构两个板块。

从形制上分析,参展研究生已经从写字逐渐过渡到带有艺术思维的书法创作。可喜的是,集训作品并未完全以国内具有竞技意识的展览赛事作为唯一评价尺度,部分作品开始体现一种打破平衡的夸张思维,其关键在于把取法对象延伸至尚未成熟的书体之间隔。诚然,此次展览作品还存在审美趋向模糊、技法孱弱以及字里行间的才情较弱等问题,这也是他们办展的初衷,开诚布公,静待各方批评。

感谢尊师,感谢所有关心书法团队的人,是大家让这种坚守有了意义。既行千里,脚下才至两倾。路还长,他们已经蓄势待发。

                                             戊戌春寒吴凡记于金陵




指导教师作品


靳奉月(2015级研究生)



李铎(局部)(2016级研究生)



刘国庆(2015级研究生)



     郝长宁(局部)(2015级研究生)



王维彬(2015级研究生)



李琳(2016级研究生)





学生作品

陈鑫淼

【创作心得】吾近日行书创作多呈散点式,故此作在字法上强调空间对比,以期整体上的空灵洒落。下一步将把重点放在单个字取法的统一上、散点式创作的贯气上,寻求更加和谐的状态。




苟树有

创作心得】创作心得通过本幅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墨色和章法的理解,作品整体借助对比强烈的墨色进行创作,处理章法上块与块的连贯性,作品整体达到这些要求,形式过于单一,还需要合理安排,通过更多的方式处理章法,以增加作品丰富性。




景晓娟

创作心得】古人云“小字方寸千言”,观汉隶原石、拓片,知碑刻文字三四公分,经风吹,碑石斑驳,而古意十足,实为震撼,遂效之,故录古文一则,有界格,文字约为三公分,取汉隶古拙之美,然通篇气势稍逊,结字有待推敲,望诸君斧正,余得以改之。



李季

【创作心得】本作品节选自赵孟頫的《闲居赋》进行创作。在尊重原作品闲适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出安静淡雅的气氛。在学习其笔力遒劲和洒脱的基础上强调古法,并保留原有章法进行创作。




李婷婷

【创作心得】书法的学习贵于思考,不能盲目跟风,一副完整的书法作品是有多种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临摹过程中增强目的性,多多吸收古人的营养而为自己所用。这次展览即是对过去的总结,也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李永盛

【创作心得】古人言:“夫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于是,我便散的神魂颠倒、一塌涂地。远瞻尚可,近玩则瑕疵毕露,不足为观。其中不足,还望斧正,自当加以勤勉,早日改之



李宇萌

【创作心得】一直被那些清秀、空灵的小楷所吸引,在临摹与创作中也尽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空净之感,但字体结构仍需很大的提升,我将结体的修正作为下一学习目标 ,以古人之法作为养料使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更好的一面。



梁佳琪

【创作心得】小楷创作过程中我努力在点画和结体上提高其丰富性和灵动性,章法上追求疏密参差,整体随意自然,如古人手札般浑然天成。所附作品即是在此目标观照下的产物,自知距离尚远,我仍将努力不懈。


 

刘沫

【创作心得】书法即书心,书己,正所谓“书如其人,字为心画”。而习书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在过去的习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二王”及宋米芾一脉上,并把长期积累的古帖字形通过自己的审美思想变通运用。在创作中,我一直尝试少些理性与故意,多些自然与朴拙的感觉,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情趣,追求性情纯粹之作。



刘燕

【创作心得】作品以对联形式表现,浓淡干湿,变化丰富,落款增加颠覆之意,其次笔法上自然书写,线条更加平实,改变以往结字规律,创作应该符合某种主题式的美学原则。



孙政

【创作心得】王僧虔在《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此作品拟二王笔意,取玄宗墨,点琵琶曲,录董香光《画禅室随笔》,尔后稍加拼接,只遣我兴,令众方家见笑。



王倩

【创作心得】章草介于隶书与今草之间,既有隶书之古拙,又有今草之流畅。在创作中碑与帖、古与畅相结合,同时保持章草的相对平正性与章法的疏密性。字形随势而定,奇正相生,最终追求自然洒脱。



吴易晗

【创作心得】我学书时日尚短,行笔之间,常不能体会古人之妙,好在有师长帮衬,方才入门,得一丝精进。故此次拙作取法于汉隶,然单字结构不佳,点画间呼应较少,日后自当奋起,望诸师友批评指正。



吴玉花

【创作心得】这是关于大字对联形式的初次尝试。整体风格偏向于古拙一路。也着重关注了主辅联的联系,想要尽可能的创造出一些具有内在对比关系的笔墨形态。



徐达

【创作心得】这次集训的收获在于对草书线条的重新认知,力量感在笔画中的体现是这一阶段主要追求的,也正是因为过多的在意线条力量感的呈现,使得字形与行气上有较多欠缺,这是下一阶段需要补充的。



周长宏

【创作心得】来渤大已经半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让我对书法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充满思考的、轻松的、自由的。在学书中要“存共性、去个性、知原理”,做一个聪明人,不要盲目的下功夫,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