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安--刘一达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10
请安
  请安,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规矩。这种规矩是老北京所独有的。
  请安,带有问候的意思。虽然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这个词儿。请安,通常是晚辈对长辈而言,在官面儿上,是下级对上级而言。
  请安,大体上有三层意思:一是问安,即问候,尊敬您。也就是为您请安,带有祝愿的意味。二是报安,即告诉您,我挺好,您别惦记着了。三是讨请,即请求指示。您看您有什么可吩咐的?
  请安,这一礼节来自满族。而且,只有男人行此礼才叫请安。这个“安”怎么个“请” 法,也就是用什么姿势行这种礼,是有一定之规的。
  《清文汇书》对满族礼节的规矩有具体要求。通常穿箭服的男子,请安时要缀起马蹄袖头和旗袍子,先放垂袖头,左脚略向前移,右脚向后并屈膝,到离地只有一寸的位置,再用双手按左膝,头略低,然后再慢慢起身。
  您在反映清朝人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里,肯定看到过请安的镜头。对,就是那种姿势。
  老舍先生是满族旗人的后代,他在小说《正红旗下》里,对请安的姿势有详细的描述。他认为身材轻盈的年轻旗人,请安的动作最标准,也好看。年纪大的胖旗人,请安的动作则不那么受看了。
  不过,到了清末,随着清朝政府的衰微和世风的改变,请安的姿势也不那么讲究了。旗人之间,日常见了面,一般都改请“单腿安” 了。北京人管“单腿安”,叫“打千儿”。即右手向前往下伸,接近地面,同时弯腰,右腿屈膝,左腿略曲。比“双腿安”要显得随意一些。
  满族的妇女请安不叫请安,叫行“万福” 礼。《清文汇书》里规定:“妇女行万福满礼,妇女两手按腿三叩首礼。”这种礼节,俗称“蹲儿安”。
  请安这种礼节在清代的官场普遍实行,由于当朝皇上是满族,所以行此礼的不仅是满族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上之后,以半跪半蹲的请安姿势逐渐消失了。但请安作为一种礼节和家庭规矩,在满族人家中依然流行,只不过,请安变成了一种问候,不用再摆什么姿势了。
  与此同时,请安这个词儿,作为问候的同义语,也纳入老北京土话之列。平时,老北京人见了面,往往要说:“二爷好呀!我这儿给您请安了。”
  这个“请安”,相当于“问安”,那意思是:“我这儿向您问好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