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ABS产品存续期间的早偿风险及处置

 黄肥虎 2018-04-11


剔除无到期日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1日,全市场存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共1261只,初始发行规模达26453.94亿元,当前剩余规模17548.47亿元,其中企业ABS余额达到10,940.20亿元,银行间ABS有5,870.92亿元,交易所协会ABN有737.35亿元。在庞大的存量ABS市场下,高效、安全、定制化的存续期管理将成为未来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ABS业务的特性,其交易链条较长、参与者众多,在漫长的存续期内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基础资产早偿风险是ABS产品存续期间的风险来源之一,需要引起计划管理人的重视。本文接下来将介绍早偿风险的定义与产生,分析早偿风险的影响,并阐述早偿风险的处置问题。


一、早偿风险概述


早偿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组合的相关债务人因自身收益的变化或者利率的变换而决定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欠款,导致基础资产的现金流产生与预期不同的流入大小与时间,影响资产池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相关利益。通常早偿事件会出现在租赁租金、应收账款和住房抵押贷款这几类基础资产类型当中。


从宏观层面分析,导致早偿事件发生的因素包括经济周期性变动以及利率变动。经济周期性变动会影响早偿。经济处于增长阶段时,经济活动更为频繁,周转率提高。例如抵押贷款,个人收入增长、劳动力迁徙机会增加,带来住房周转率的提高,运用抵押贷款购房的房主变卖房产早偿贷款的可能性增大。而经济处于下降阶段,住房周转率下降时,运用抵押贷款购房的房主早偿的可能性相对减少。市场利率变动也会影响早偿。当市场利率走低,再融资成本降低,债务人倾向于以低利息的借款来替换高利息的借款,从而降低利息支付金额。相反,当市场利率走高时,提前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减少。



从微观层面分析,早偿产生的原因与基础资产的状况有关。首先是债务人、担保人类型。当ABS面对着的资产池中大部分为流动性较低的债务人以及对市场变动不敏感的群体,则此时早偿风险较低。当资产池中的债务人流动性较高,且对市场变动较为敏感时,早偿风险偏高。其次是ABS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加权平均期限低于一定年限和高于一定年限的资产池早偿率往往较低,贷款期限与风险呈现出“倒U形”关系。最后是加权平均利率。资产池加权平均利率越高于现行利率时,债务人进行再融资的动力就越强,资产池的早偿速度就越快;资产池加权平均利率越低于现行利率时,债务人就越缺乏再融资的动力。



二、早偿风险的影响


早偿的发生会带来起准定价风险、再投资风险以及兑付风险等问题。



1、起准定价风险


资产证券化产品方案大多根据对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的合理预测而设计,早偿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资产集中风险都会由于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基础资产未来现金的预测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实证表明,ABS现金流不稳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早偿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来源。早偿风险的存在为ABS的起准设计和定价带来巨大挑战。


2、再投资风险


早偿行为缩短了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期限,引发再投资风险。如借款人提前还款,将增加当期的基础资产现金流,可能会使专项计划中的过手型资产支持证券提前到期,进而影响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并增加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再投资风险。由于早偿贷款本金的主动权掌握在债务人手中,债务人通常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偿还本金,而对债务人有利的时机对投资者而言往往是投资的不利时机。



3、兑付风险


对于过手型证券,如果资产池中出现大量提前还款情况,在规定的支付顺序下,会加速证券端的偿付。可能导致过手型证券的实际到期日提前,从而会对证券持有人的现金流管理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再投资风险。


对于固定性证券,具有固定的摊还计划,不会因为基础资产的提前还款导致提前偿付的情况。


对于混合型证券,当同一证券化产品的优先档分层同时存在过手摊还、固定摊还型证券时,预计要偿付固定摊还档本金的那部分基础资产如果提前到期,可能就会偿付给其他过手型证券,因而导致后续在固定摊还档的预计到期日,无法从资产池归集到足够的现金以完成固定摊还档证券本金的兑付,从而触发信用事件(例如加速清偿事件)。


三、早偿风险处置


1、现金流测算


当原始权益人出现了早偿意愿时,首先需要与计划管理人提前沟通,确定早偿资产的数量和规模,并将早偿后的现金流放入CASH FLOW MODEL里进行测算,检验早偿基础资产是否会影响计划摊还档的偿付。若经测算,早偿会对固定摊还档的资产支持证券偿付产生影响,则计划管理人有可能不允许原始权益人早偿,或者建议原始权益人延迟早偿的时间,否则需要原始权益人按照计划说明书的具体约定,向专项计划提交罚金。


2、信息披露


对于早偿事件的信息披露问题,根据《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的规定,若专项计划的资产早偿发生超过资产支持证券未偿还本金余额10%以上的损失时,就属于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或价格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事件,管理人应及时向合格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并向中国基金业协会报告。


3、早偿风险的规避


设立提前偿还惩罚措施


为了最小化基础资产早偿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管理人需要在项目承做初期落实租赁合同中关于早偿罚息的规定,部分租赁公司为规避贷后管理带来的风险,在项目投放初期仅收取一笔费用,并没有对早偿资产设置任何惩罚机制,不利于投资者投资安全。


优化基础资产结构选择


在基础资产结构选择上,也可以做到尽量避免基础资产中出现早偿的情况,例如基础资产不宜过度集中于某一地区和某一行业,基础资产期限长度应该合理分配,综合考虑每笔资产实际期限长度,保证现金流的持续和稳定。


建立储备资产池


另外,还可建立储备资产池,基础资产发生早偿行为时,将储备资产池中的资产与发生早偿的资产进行替换。储备资产池入池资产通过对资产池早偿风险测算后确定。根据原始权益人历史早偿数据,分析早偿资产特点,针对早偿率较高的资产建立储备池。


设置流动性储备金账户


招元2015年第二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交易结构上设置了流动性储备金账户,并且与基础资产的提前还款率挂钩。


在优先A1档到期后,应根据累计早偿率来确定必备储备金金额,依靠储备账户吸收基础资产提前还款的现金。




这样的设置既保证了固定摊还档的到期足额支付,规避了提前还款出发信用事件的风险,同时也缓释了证券的提前到期风险,使得证券的实际到期日与预计到期日更加接近,从而保证投资者在收益水平和久期管理方面的利益。


作者:刘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