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背诵100天《伤寒论》203 205

 梅香斋21 2018-04-12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鞭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203)

解析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以致胃中冷的证候。

阳明中寒,胃中必冷,腐熟无权,故不能食。然阳明胃与太阴脾以膜相连,同居于中焦,病变常相互影响。胃寒及脾, 脾运失职,水谷不别,清浊不分,则见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而水谷夹杂。由于胃中冷,寒气凝结,则又见大便初硬后溏而“欲作固瘕”。“固瘕”为证候名,形容大便初硬后演,说明固瘕乃假象。初硬后溏,反映了阳虚不能化的特点与阳明的燥热实证有本质区别。阳明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胃阳虚不达四末以敛摄津液,故手足渗出冷汗而谶谶然,此与阳明胃肠燥热逼迫津液外渗的手足撒然出热汗截然不同。“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是对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后溏等证的病机概括,指出以上诸证,皆因牌胃虚寒,腐熟运化无权所致。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204)

解析

本条承接上条,论述阳明病中寒,胃气得复,病愈作解的见证。

阳明病中寒,本不能食。今欲食者,说明寒去而胃阳得复。若阳复太过而从燥化,则小便数多而大便当硬,今小便反不利而大便自调,说明湿热内蕴而未成燥实。湿留关节,筋脉不利,故骨节疼痛;湿热郁蒸,则“翕翕如有热状”。由于胃阳得复,正气充盛,能以驱邪外出,湿热邪气得以外越,其人则可忽然见狂躁、濈然汗出而病愈。“此水不胜谷气”,是张仲景对本病自愈机理的概括说明。阴不胜阳,有胃气为盾,故其病向愈。

关于“脉紧则愈”有所争议。有的认为:紧言脉象有力,是邪去正复的标志,故脉紧则愈;也有的认为:寒邪为病,多见紧脉,今胃阳来复,阳能胜阴,故当为“脉紧去则愈”;还有的认为:脉者,血脉也,因阳气得复,血脉紧固而外邪不入,故病愈等等,尽管诸家见解有所不同,但就起正胜邪却这一点来讲,则是完全一致的。成无己的“阴阳气平,两无偏胜则愈”的注解,确是说出了病愈的根本。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205)

解析

此条论述阳明病欲解的时辰。

凡六经之气均有旺时,其旺时与自然界六气旺时相应。阳明胃属燥金,金气旺盛之时,在于申、西两个时辰。如果阳明病经过治疗之后,已具备了作解的条件,则当此时此刻,人体正气可借助于自然界的旺气而有利于疾病的作解,这种生物学的特定机能现已被人们所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