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酸胃胀胃痛?脾胃差的人难长寿,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还不晚!

 guizechongfu 2018-04-12
原创 2018-04-12 穴位君 神奇的穴位

胃凉、胃痛

最近天气也越来越热了,有时候忍不住喝了凉水,或是吃了温度过低的食物,胃就会疼痛不已。

胃胀

有时候吃到了好吃的,一不小心就吃多了。有时候并没有吃很多,但胃依旧胀得难受!

便秘、拉肚子

有时候,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引发体内菌群失调,就会很容易有腹泻、便秘的现象发生。

当你出现以上问题的时候,说明的肠胃功能极差,尤其是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胃胀、胃酸、胃痛,还会一吃完就拉肚子,以至于什么都不敢吃,可辛苦了!这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脾胃差的人难长寿,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还不晚!因为脾胃不好补什么都没有用,不能再胡乱吃药了,只能用经络穴位外调的方法才是可取的。



养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胃:


在上腹部心窝位置就是我们胃的部分,胃就像一个皮囊,可以装很多东西,有的人特别能吃,有的人胃小,有的人胃大,还有一按压胃就痛,这种痛不是剧烈痛,痛不可忍,而是一种隐隐作痛,有时候在吃饱了不舒服,有的是在特别饿的时候不舒服。还有在闻见油烟就不舒服,还有刷牙恶心,在胸骨部出现“烧心的感觉”。往往借助于现代胃镜检查有 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等......都跟我们的胃有直接关系


01


看看胃经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è]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fū],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  其支者,别跗[fū]上,入大趾间,出其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




胃经,在十二经脉中为胃足阳明之脉,大家注意'足、阳明、胃'几个字,我们从阴阳开始,内为阴,外为阳,上为阳,下为阴,手上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上有三阴经三阳经,而胃经就是足阳明经,胃经,遵循,阴升阳降原则,所有胃经从上到下,就是从头到脚。


胃经大概知道有的地方是交叉的,有垂直的,有拐弯的,在我们拐弯地方就是容易堵塞的地方,类似交通网络,我们在拐弯地方,街道转盘的地方,红灯地方就是容易交通拥堵的地方,而正是这些地方容易出现车祸,出现刮蹭,出现车速减慢的地方,所以人体上也是一样,气血流动到拐弯地方,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就要“停滞”就是气血循环减慢,而在人体上就是是重要穴位“关口”。

当然胃经和其它经络都有对应养胃的穴位,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下如何搭配注意的穴位经络来养好脾胃



艾灸-养脾胃的最佳选择  

1、中脘穴

中脘穴属于“任脉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作用;

中脘穴的位置:肚脐向上4寸。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经常按揉艾灸中脘穴可以抑制食欲。促进胃肠蠕动,让体内多余的垃圾脂肪排泄出去。

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作用;

脾俞穴的位置: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功效: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

脾俞穴是膀胱经上的腧穴,所以搭配其他穴位可以调理相关脾胃的问题。请对号收藏好

脾俞穴配足三里治腹脱 、便秘。

脾俞穴配中脘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主治呕吐;

脾俞穴配胃俞穴、中脘穴、章门穴、足三里穴、关元俞穴主治泄泻;

脾俞穴配肾俞穴、三阴交穴主治消渴。

注意事项

刮痧艾灸治疗胃痛疗效明显,应按疗程持续治疗以巩固疗效;急性胃炎及胃溃病有出血倾向者,应及时配合药物治疗。

   养胃刮痧治疗  

特效穴位:膀胱经、胃经、脾经、心包经、中脘、天枢。

操作顺序

1、先刮足太阳膀胱经:由肝俞穴处沿脊柱两侧向下,经脾俞刮至胃俞穴处;再刮腹部中脘、天枢穴处。

2、刮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穴处沿小腿外侧刮至丰隆穴处。

3、刮足太阴脾经:由阴陵泉穴处沿小腿内侧向下刮至公孙穴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