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如何陪孩子练琴

 cherryvumpsev7 2018-04-13
”个人觉得这话,可能是很多琴童父母生活的真实写照。 孩子年龄小,天性好玩、好动,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稳定,这是很自然的,这就离不开家长科学地“陪”了。但如何陪孩子练琴,是困扰着每一个琴童家长的题目。很多家长在陪孩子练琴的过程中,当孩子的表现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说出一些自己都无法控制,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话语,或者打孩子,结果是最后家长与孩子一同崩溃,钢琴成了家里奢侈的闲置品。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陪练,我认为家长在做陪练之前一定要回答自己一个题目:陪练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陪练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不用陪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家长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陪练只是一个督促、辅助的作用,作为陪练,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怎样保持孩子初学时的那份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弹琴习惯,而不是越位成为孩子在家里的老师。现在有很多不负义务的老师,要求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学琴,甚至只教家长不教孩子,然后让家长回家再教孩子,还美其名曰“亲子同乐”。但用不了多久家长就乐不起来了,很多琴童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刚开始时还可以跟得上孩子,能指出他的错误,可现在不行了,都没决定信念学下去了。”其实出现这种结果是必然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各位家长毕竟不是专业钢琴教师,对于钢琴技巧方面的掌握必定远远不如职业老师,刚入门简单时还可应付一阵,随着学琴的深切,当然会力不从心,败下阵来,其后果就是家长与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挫折感艰难前行,直至崩溃。我的建议是技巧的方面尽管交给老师(当然前提是孩子有好的老师),你需要做的是考虑怎么给孩子学琴的动力,这是家长需要解决的首要题目。变通是家长最费脑子的事,要善于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陪练要具有引导性,要让孩子在一种平和的氛围下练琴。 以下是几个建议,谨供各位家长参考: 1、及时回馈、多加鼓励。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练琴环境,做好陪练。他在那边练琴,你在这边看电视是绝对不可取的,孩子的心理是很敏感的,你不重视他、不欣赏他,他当然不会好好练琴。对于孩子的练琴效果,要及时反馈给孩子。比如,孩子反复练习一个技巧的时候,如果有进步,家长要在孩子每次做对的时候,告诉孩子,“不错,真好,有进步!”注意说话的语气,要使用赞扬的口气,要有感情。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注意,是练习过程中不断地,而不是想起来说说)给孩子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怎样。大部分的孩子会越练越好。也就是说,在孩子练琴的时候,家长的“嘴”要累一些。如果能对峙一段时间,一定会有进步的。这一方法十分重要而且很有效。 2、要调整好练琴情绪。有一个好的练琴情绪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有效的。作为陪练的家长来说,首先自己得要有一个平稳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不耐烦、易怒,更不要把工作中的其他情绪带入练琴中来。当小朋友的表现迟迟不能达到要求时,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题目的时候,不要粗暴地责骂孩子。因为就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都还是很认真地想做好的。这个时候,可以耐心帮孩子分析,多尝试一下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问老师。要持欣赏的态度进行表扬,在弹奏困难时适时的表扬对小朋友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小朋友的自负。有位妈妈的方法是多回忆小朋友蹒跚学步时的憨态,然后再想想她现在居然能弹奏钢琴了,真是不容易啊!这样心态就平复了很多。当然这需要各位家长开动脑筋,多想一些切合自己实际的好办法。孩子练琴的良好状态应该是情绪稳定,思维紧凑积极,既不能懒洋洋,也不能过于亢奋。 3、家长不能打破琴童天天练琴的习惯。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停止一两天停止练琴,恢复正常练琴时,孩子的抵触情绪严重,更容易在练琴时情绪失控。其实孩子学琴,与家长懂不懂音乐关系不大,枢纽是家长要有毅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决定信念、持之以恒,要把这学习过程当成培养孩子意志力的绝佳机会,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干事要有始有终。如遇到一点小事就请假,经常缺课,那么孩子学琴也就会满不在乎,漫不经心,兴趣会渐渐消失。以后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遇到一点困难时就难免会想到要退缩,失去进取心;如果家长能做到风雨无阻,认真对待每一次授课机会,孩子自然也就会重视起来,学琴的兴趣会随着成绩的积累而越来越浓。在学琴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绩的那种成就感,会对自己越来越有决定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对于孩子来说,钢琴还不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谁都有不愿意干的时候。不外规则就是规则,只要和孩子商量好了,就要执行。要告诉孩子,给你享受的权利,但你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当然,对幼小琴童来说,他们精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我觉得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需要非得固定必须达到多长时间,这要家长根据孩子当天的情绪进行调整。一句话,每天练琴是刚性的,具体练琴时间长短是有弹性的。 4、在陪练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包办代替,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思考,而不是替孩子思考,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听课,独立练琴的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几年的琴龄,那么你就要逐渐淡化你的陪练功能,这样对他将来的发展会很有利的。这就是陪练的终极目标——不陪练。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些建议,孩子不乐意的话,家长就得再找办法。记住,不能用敷衍成人的办法和方式对待孩子,懂得孩子心理是枢纽。没有谁是一下就知道怎么做,既然你是位有心的父母,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对你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十分有好处的。欢迎各位琴童家长多多交流,配合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