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北京的八大“样子货”--民为贵四世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15
     老北京有句话谓之“样子货”,意指人或物件儿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旧京普通人家儿过日子,凡物件儿都讲“万年牢”,就是结实耐用一辈子不坏乃至传代。比如选购桌椅板凳碗橱箱柜等,先看瓷绷不瓷绷,能用一辈子者就赞予“万年牢”。其次才审验样式美观、做工精细与否。表面瞧着挺好,拿手一碰却要散架,则谓之“稀登儿晃儿”,照北京话说白给都不要。再如某人,容貌光鲜体面,说话做事却满不着调。如此之类就叫样子货。

清朝末年,中央机枢诸事不举,陈陈相因或杂糅无章。有伶俐者稍作夸张,戏谑概括出八大“样子货”,即: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銮舆卫刀枪、御史台奏章、光禄寺茶汤、太常寺笙簧、钦天监阴阳、织造府衣裳。此八种均可谓中看不中用,本人就此简单说几句。

翰林院文章。翰林院为御用学术机构,负责起草撰写皇家诰敕、颂表、祭典等公文。这类文章格式固定,起笔收束有套话成词,稍动几笔,循例可就。可谓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之官样文章。遂得“样子货”之名。

太医院药方。太医院专为皇家诊脉治病,药方脉案积年累月存诸内廷,经年不改。此类药方不求去病,惟求吃不死人。给皇上看病责任重大,胡乱处方关乎太医身家性命。故而不管谁来,只寻出旧方酌改添减一两味无关痛痒之药应命交差。太医院药方即成“样子货”。

銮仪卫刀枪。銮仪卫是皇家銮舆卫队。每名侍卫明黄马褂,高头骏马,金戈银枪。一眼望去气势恢宏,仪仗严整。而侍卫们常年养尊处优,不事操练,花拳绣腿亦不仅存。一旦动起武来,徒剩比划,十足“样子货”。

御史台奏章。明清两朝的都察院古代称御史台,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都察院御史专事弹劾谏章。晚清政坛局势纷乱,吏治凋敝日趋废弛。被弹劾官吏多有大佬遮掩回护,或查无实据,或事出有因。御史弹劾多无下文,或流于形式,其奏章遂归为“样子货”。

光禄寺茶汤。清代光禄寺是中央署衙,与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太仆寺、通政司、宗人府、銮仪卫并列为“九卿”,专办祭祀、宴飨、膳馐等差事。皇上赐宴王公大臣,菜肴格局款数繁多,色样精美。吃起来却不及街头酒肆饭馆。不仅索然无味,甚至酸馊腐烂。只能看不能吃,地道之“样子货”。

太常寺笙簧。太常寺负责皇家事典礼乐,如祭天、祭祖、郊祀、社稷、登基、大婚等大典。这类事典均有礼乐规制,仪式、律吕、额员、乐器、奏响等循成例不变。好比现在的国宾仪仗队奏歌,惟样子而“样子货”矣。

钦天监阴阳。中国古代中枢均设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的机构,即为钦天监。此衙署事情不多,没有又不行。历代历朝差别变化不大,观天象颁正朔等又离不开阴阳五行之术,故生出“钦天监阴阳”之“样子货”。

织造府衣裳。清代皇家御用官办织局,归内务府署理。因所有丝绸产于江南,亦称江南织造。织造府属肥缺,事少利厚,多为亲王家奴承差。此衙署以毫无所事,尸位素餐当选“样子货”。

其时有人在此八大样子货之外另加了个“金鱼池婆娘”。金鱼池位于天坛迆北,明清之际曾是烟花柳巷之地。清末,花局青楼移至前门外大栅栏西八大胡同一带,京师头二等之南北小班儿均云集此处。尤其“苏班儿”(苏州籍姑娘儿)不仅享誉江南,于京城亦堪当主流。而三四等从业之“野雉”(俗称野鸡)仍留存金鱼池。“野雉”多浓妆艳抹,举止浪浮,大概亦有中看不中用之属性,“金鱼池婆娘”遂亦攀得“样子货”之名。

以上“样子货”之说,昔年于京城流行颇广,多为文人雅士记载传诵以嘲世。个别称谓用词虽略有参差,意思却大体一样。放眼当下,“样子货”似也不少,却鲜见有人嘲之。世间压根儿不缺高明善谑之雅人,缺的是被嘲之“样子货”的些许雅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