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就两扇门

 赵清河 2018-04-16

《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

三阳的开合枢和三阴的开合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协调好,开合枢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

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 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 ;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 (收藏之门)开启,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 ;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会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脏寒的缘故。就如 227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

 

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枢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相互依转、相互调和。如果枢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 ;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

 

少阳的枢只是对用的枢转,而少阴的枢则是对体的枢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枢的功能。所以,少阴的枢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