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鼓 文化

 云中公子 2018-04-17


    石鼓文的大篆书体是比兵马俑还要古老的文字,根据史料考证,大篆书体是秦代统一以前古文字的总称。从文字上讲,它就是我们汉字的源头,从书法史上看,它是诸种书体的母体,大篆书法是先秦及周代时期,庙堂和民间祭祀、祈福文化的完美的艺术文字符号。

    石鼓文在CCTV2018年《国家宝藏》的节目里,最后确定为北京故宫的最珍贵馆藏文物。

    在秦代统一以后,它把先秦及七国文字统一为小篆,由小篆逐步演变到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以后的楷、行、草书并起,这就是中国书法演变的大致过程。大篆是汉字的“源头”、“母体”。

    过去人们讲,仓颉造字实际上是一种传说,汉字也不像古训学家说的那么神秘。实质上,每个汉字都是源于我们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和生活实践及社会发展的主观需求和表现。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汉字几乎就是一种事物的摹写和一种生活场景的缩影,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方块字是中国文字的基本特征,象形字是我们文字最为精彩的代表,大篆书法就是象形字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大篆书体更多的揉入了代表社会形态的生动的艺术元素,脱离了基本原始符号的初级阶段,为我们中华文化、文字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大篆体是流传几千年的文字,我们今人书写这种古老的书体,应该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因为无论从书写者和观赏者来说,其综合修养与文明程度与古人已大不同,用笔墨在宣纸上书写,古人用器具在青铜器及石板上写出的文字,其细微的区别还是有的。所以,我们不能去机械临摹,也不能刻意为之,而要在书写过程中艺术、随意地显现自己的个性。这与书者的综合素养有很大关系,要提高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是书者要不断加深自己的学养,遍临各种法帖,杂取百家之长,饱读经史子集,更加重要的是修炼个人的品性,这样才能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才能够谈到传承的问题。

    西周的后期,周文字的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书体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和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初步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唐代古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期。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到处都遗留着文化艺术痕迹。秦砖、汉瓦垂手可得。帝王陵墓,将相坟塜,举目可见,就是渭北高原的荒冢、农田里,也随处可见周秦汉唐的文物残片。中国大篆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特别深厚的西安这块黄土地上,饱尝着这块土地的滋育,悠久、神圣的传统文化信念,始终支撑我们坚定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和灵魂。

    大篆这种书体的文字现在虽然比较难认,但造型很美,耐人欣赏,很有研究和艺术价值,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深远的历史意义。如秦始皇诏示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的《秦诏版》和被社会科学研究者们称为第一文物的篆书《石鼓文》等。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鼓文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石鼓文刻于十个花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石鼓文”。石鼓文与金文有较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动感。现存的石鼓文是宋朝收集的十石鼓,上面刻有文字,当时认为是描述周穆王出猎的场面,后来的考古考证认为是秦穆公时代的作品,有的字已经残缺不全。当时由于尚没有发现甲骨文,所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石鼓文 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也称“猎碣”。

    《石鼓》于唐代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以后被迁入凤翔孔庙。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放置于凤翔学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欢《石鼓》,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将其迁到忭京国学,用金符字嵌起来。后因宋金战争,复迁《石鼓》于临安(今杭州),金兵进入汴京后,见到石鼓以为是“奇物”,将其运回燕京(今北京)。此后,石鼓又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抗日战争爆发,为防止国宝被日寇掠走,由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将石鼓迁到江南,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宫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为更好地保护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于辟雍(大学)。现仿鼓在北京国子监里。其形状与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别。

    关于拓本流传

    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根据唐代诗人韦应物题赞石鼓文的诗句“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黑白分”和韩愈的“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都证实了这一点,而且拓本的质量很高,但没有流传下来。到了宋代,唐拓本已经不太容易找到,而且原石阅世已久,残缺过半,造成了後世的拓本字数不一。如欧阳文忠公见四百六十七字本,赵夔见四百一十七字本,胡世将见四百七十四字本,孙巨源见四百九十七字本,吾丘衍见四百三十字本,此後世的拓本基本多为三百字本。宋安国所藏石鼓宋拓本,本在道光年间,锡山安国後人分产时,与家中折售的藏书阁——天香阁的房梁上面发现了一共石鼓文拓本十册,其中就有被明代藏书家兼印刻家安国“桂坡老人”称为”神物获得,垂诸百世“的三大拓本,其中《先锋》本最古老,《後劲》是北宋大观建贡本,时间晚於《先锋》,而《中权》是北宋政和二年赐本,时代最晚。抗战前,此三本被民国秦文锦售给日本东京财阀三井银行老板河井荃庐氏。此外,社会上所流传的早期拓本有北宋的《先锋》、《中权》、《后劲》三种,其中天一阁藏北宋拓存四百二十二字本为最。由清代乾隆年间张燕昌摹刻後,才被人熟知。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原拓本毁於兵灾,失传,现只能见到郭沫若30年代在日本收集的此三种拓本的照片。安国所藏的宋拓本《先锋》本,旧商务印书馆、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收在郭沫若所著《石鼓文研究》一书中。上海艺苑真赏社、日本鳹 堂有《中权》本影印本。中华书局、日本二玄社出版的《书迹名品丛刊》中,有《后劲》本影印本。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1984年第三期,也刊有石鼓文的宋拓影印本。   

    石鼓为中国第一古物,亦为书家第一法则,国之重器,文脉之根,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字体在古文与秦篆之间,一般称为“大篆”,石鼓刻于秦前还是秦后,考古界无定论。郭沫若鉴定认为应是秦襄公(公元前777-766)时期的作品。石鼓文是学习篆法的珍贵资料,近代书家吴昌硕临写石鼓造诣极深,有普及印本出版,可作临习时的借鉴。

    陈仓石鼓,因其十面上都刻有一首四言古诗,其文字被称作石鼓文。所以石鼓及石鼓文被誉为“中华国宝,千古绝响,金文之嗣,刻石之祖,篆书之宗。”

    陈仓石鼓的诞生地,根据历史记载:有陕西雍州南20里之说,有风翔南20里之说,有歧阳之南说,有陈仓北阪之说,有天兴县南之说。由于古陈仓的地名,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变迁称谓不同,其实就是一个地方:古陈仓北阪---当今宝鸡市的石鼓山。石鼓山属于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的一座山。石鼓山属于秦岭北坡鸡峰山向渭河的延伸段,离宝鸡市火车站6公里,隔河与宝鸡市新建的行政中心遥遥相望。

    石鼓山上现在已经开辟为石鼓山公园---中华石鼓园,有宝鸡市标志性建筑石鼓阁,有周、秦伟人铜塑,尽现周秦遗风。新建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也坐落在石鼓山的东坡。

    公元前747年(秦文公19年)春天,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光辉若流星,若石落北阪。若石也就是陨石,秦人以为是上天赏赐的神物,天帝福佑。当地秦人经常祭祀,拜物为神。秦人以三牲祭祀神物。为了摆放三牲,特地从当地的河道里拉来花岗岩,略加修饰,使石上形成一个石凳样的平台。在平台上摆放祭祀托盘,盘内有献品三牲,祭祀神灵。此石祭台又好似石鼓。祭祀神灵,自然要虔诚,十块石祭台表示全部奉献。

    宝鸡乃周秦发祥地,周公制礼,仁、义、孝、智、勇....诗经、大雅,秦人皆能熟诵。

    公元前672年(秦宣公四年),秦人护送周平王平息内乱回归秦地,庆贺胜利。在三畤原刻制古今贤文于石鼓上。至今已经有2683年了。十面石鼓上,在每一面石鼓的周围都刻有一首四言古诗,五十到八十字不等,其文字称作石鼓文。十首石鼓文刻有古文字七百多字。石鼓文在2683年中损毁较多,现石鼓存字只有292个。根据郭沫若的宋拓“中权本”,可以辨认的石鼓文有500多字,其余文字无法辨认,也无法补全。

    根据每面石鼓文的内容,后人分别以其内容中的两个字命名为:灵雨鼓、銮车鼓、田车鼓、汧殴鼓、车工鼓、吴人鼓、吾水鼓、马荐鼓、而师鼓、作原鼓。由于石鼓文高古、雄壮、朴茂。石鼓文字形与籀文相同,属于大篆,传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籀文形体齐整稳定,偏旁部首固定。从某种意义上说,甲骨文、金文都是刀刻和铸造的文字;只有石鼓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文字。原因是石鼓文第一次体现出书法的笔法核心--中锋行笔。 石鼓组诗明显承袭了《诗经》的风格韵律,同时印证了诗经的真实性。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石鼓文又自成体系,尤其对渔猎等具体细节的描写,是诗经中所没有的。这种叙事诗体是对古体诗的丰富和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人文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石鼓文化在中国书法艺术和文字演变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诸国,文字书体差异很大,字形混乱。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中国,以秦小篆为通用书体,统一了文字。而石鼓文书体介于大小篆之间,是大篆向秦小篆演变过程中的一种书体,有继承,有发展,为小篆之祖。石鼓文字形式优美,线条流畅,中锋突出,雄劲有力,拙朴浑厚,在唐代出现之初,就引发当时文人墨客的高度关注,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赞石鼓文“韵味十足,在乎方整,端庄凝重,而不失圆厚”。韦应物作《石鼓歌》曰:“忽开满卷不可识”,韩愈在《石鼓歌》中叹道:“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词义严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唐代苏勖更是推崇石鼓书法,他说:“虞禇欧阳共称古妙”,连封建帝王也加入推崇者行列,酷爱书法的宋微宗更是独出心裁,为了使石鼓免遭拓印之害,竞以黄金充填石鼓。

    石鼓文深受文人雅士和书家的青睐,不断在其上捶打拓片,增加了石鼓的残损程度。唐人拓片至今未见到。宋人拓片已经非常珍贵。天一阁藏本已经很珍贵。现存最好的拓片版本属“中权本”和“后劲本”。遗憾的是原本已在日本,国内只有郭沫若用甲骨文拓片换回的宋人拓片“中权本”和“后劲本”的照片。此照片保留有五百多字。国人只能依此进行研究,因为石鼓原石上文字太少了。

    石鼓的存在,使秦人祭祀天地地方相对也固定下来。每当有重大节日,将相王侯和百姓都来参加祭祀活动。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人来烧香拜祭,许愿、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事事如意。

    公元620年,陈仓北阪有石鼓的消息,被唐代长安的文人雅士获得。当代名流纷纷前往欣赏观看赞叹不息,吟诗作赋,朝野轰动。其中有:杜甫、韦应物、韩愈、梅荛臣、虞世南、楮随良、欧阳询等。历代名人赞叹者众多,有:苏轼、苏辙、李东阳等。历代为此撰文评说者数不胜数。

    我们从五、六年前开始,基本上依据刘星、刘牧的石鼓文研究\论述,在石鼓文化方面的书法、碑拓;戏曲剧作;电影电视;音乐史诗;朗诵等进行了具体工作的实施,现在取得一些初步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完善,希望共同为石鼓文化贡献微薄之力。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