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导引与太极拳论说

 觅书时代 2018-04-18

戊戌年丙辰月己卯日于广州,因缘得见武当三丰派道长,演绎太极拳导引桩功。

遂将所见所感,表于如下。须知功在拳外,义在字外,各自参悟,勿着执于我见。

(点击转阅此前发表文章:观武当太极十三式,略谈太极拳真义)

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导引是「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术」。

太极导引,是将身体的九大关节,腕、肘、肩、颈、脊、腰、跨、膝,踝予以着意旋转,而带动全身筋骨、肌肉、经络、内脏的屈伸蠕动来达到周身血脉气息通畅,消除瘀结,自我按摩的健身功效。

导引,是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仰屈伸运动,以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属气功中之动功。

道教根据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认为人体也应适当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消化,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导引术包括: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虎据、兔惊等九种导引术势名称

在众多导引术中,最早的要数被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记的华佗「五禽戏」。它模仿虎、熊、鹿、猿、鸟等五种鸟兽活动形态,编制出一套导引程序,用以健身。

凡欲胎息服气,导引为先,开舒筋骨,调理血脉,引气臻圆,使气存至极力后见焉。

摩拭手脚,偃亚球拳,伸展拏搦,任气出旋,诸疾退散,是病能痊,五藏六腑,神气通玄,来往自熟,道气成焉。

或存至泥丸顶发,或下至脚板涌泉。久久修之,后知自然。魂魄聿盛,精髓充坚。行此法者,皆作神仙。五藏有势,逐时补元。春夏秋冬,以意通宣。老子学道,亦乃如然。岂悟众圣,造次流传。

广成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无汩汝精,无扰汝形,乃可以长生。”

天气节而成四时,稍拂其序,为凄风苦雨、霜雹冰稼扎厉之灾。气之在人也,周行于五脏六腑、百骸九窍之间,导而引之,小可却病,大可长年。

故吹嘘呼吸、熊经鸟伸,推而衍之,效五禽之戏;廓而散之,如户枢运转,至不可胜穷其术。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导引是健康及武功的基本方法。

太极拳主要是以导引及吐纳之方法来演练以达到「气和」及「体柔」的境界。导引是引体令柔,导气令和,前者练「松柔身」,后者练「温和气」。以导引的方法来练「身体之松柔」,及「温和之气」。

松柔使心静。松,可以使血液畅通,如果全身放松可以使全身的血液顺畅。

当放松时,身体血液循环良好,也就是新陈代谢良好,全身舒服,人自然健康。

松是无止境的,愈练愈松,愈练愈精,同样一个动作,初学者可以练,高手照样可以练,感受一次比一次不一样。 最终目的练功达到全身没有一点拙力;全身百折若无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