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医案专题】周炳文:“运脾转枢”法治疗风新病心衰之心悸证

 好吃的青苹果 2018-04-18

简介:周炳文 ,男,1916年2月生,江西省吉安县人。江西吉安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吾生于三代中医之家、初读孔孟之书、继从父学医凡五年、1936年起独立执行中医业务、精于内妇儿科。历经源江西省政府命题笔试发证、后经原国民政府考试院考核领发医师证书;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又考核发中医师证书。文革停止后1979后首批全省统考晋外高级职称,迄今从事中医业务62年、接治病人百万人次,屡超疑难沉疴,活人无算。

“运脾转枢”法治疗风新病心衰之心悸证

摘要:患儿于半年前出现游走性四肢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偶有关节红肿,时有低热,精神疲倦,无盗汗消瘦,具体诊疗不详。1个月前起,出现心慌、心悸,活动后明显,全身浮肿,由双足渐至全身,午后明显,伴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无胸痛和血尿,半月前入住我院儿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心衰?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病情未减轻,心悸甚,呼吸促,腹膨胀,乃邀中医治疗。      

医生:周炳文

姓名:段某      

性别:女      

就诊时间:1978-04-11      

节气:谷雨前第10天      

主诉:游走性关节疼痛半年,心悸一月余。      

现病史:患儿于半年前出现游走性四肢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偶有关节红肿,时有低热,精神疲倦,无盗汗消瘦,具体诊疗不详。1个月前起,出现心慌、心悸,活动后明显,全身浮肿,由双足渐至全身,午后明显,伴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无胸痛和血尿,半月前入住我院儿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心衰?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病情未减轻,心悸甚,呼吸促,腹膨胀,乃邀中医治疗。患病以来,神软,体重增加,睡眠欠佳,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刻下症:全身关节肿痛,心慌心悸,息促痰多,腹胀身肿,尿少便结寐差,舌淡苔白厚腻,脉细数。      

既往史:有“先天性心脏病史”,1977年11月患“肾炎”水肿1月。      

体温:37      

呼吸:28      

舌质:淡      

舌苔:白厚腻      

脉象:细数      

专科检查:全身浮肿,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搏动,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30次/分,心律齐,心尖下闻其收缩期和舒张期三级吹风样杂音。      

辅助检查:大便常规:钩虫。 小便常规:蛋白质(++)红血球(+)      

辨证分析:患儿既往“先心病”、“肾炎”史,禀赋不足,久病失养,导致心、脾、肾、肺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而新感风寒湿之邪后,脾肾阳虚夹水饮痰湿凌心,共引发心悸之证。脾失制水,肾失温熙,肺失通调,三焦气化不利,导致水湿内停,外犯肌肤,故周身浮肿。风寒湿之邪闭阻经络,气血不通,则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口唇青紫。脾虚失健,气血生化无源,故见面色晄白,神软声怯,心慌心悸;痰湿壅肺而致息促、咳嗽、痰多。舌质淡、苔白厚腻、脉细数为脾虚失运、气血不足之象。      

中医诊断:心悸      

西医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病变)      

2.心包积液

3.心功能不全

4.钩虫病

中医证候:心脾两虚,水饮凌心      

治则治法:益气养心,运脾利水      

方名:六君子汤加味      

方剂组成: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3g  陈皮5g  半夏5g  黄芪10g  五味子5g  麦冬10g  谷芽6g  罗卜子6g  砂仁3g等。      

用法:12剂,1剂/1天,水煎服。      

其他:西医对症支持治疗。      

医嘱:避风寒,慎起居,低盐饮食,定期复诊。      

【二诊】

就诊时间:1978-04-28            

舌质:淡            

舌苔:白滑            

辨证分析:患儿先天禀赋不足,气血素亏,又自行停药后不善调摄,营卫失和,卫外失固,腠理空虚,外邪乘虚而入,致肺气失宣,见发热、咳嗽、息促;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故尿少、水肿又起。舌淡、苔白滑为湿阻脾阳之象。            

中医诊断:水肿            

西医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病变)            

2.心包积液

3.心功能不全

4.上呼吸道感染

5.钩虫病

中医证候:水湿浸渍,肺失宣降            

治则治法:健脾利水、宣肺解表。            

方名:五皮饮,五皮五苓合剂            

方剂组成:桑白皮9g  橘皮5g  生姜皮3g  大腹皮9g  茯苓皮6g  桂枝8g  白术9g  茯苓9g  猪苓9g  泽泻6等。            

用法:10剂,1剂/1天,水煎服。            

其他:西医对症支持治疗            

医嘱:避风寒,慎起居,加强营养,低盐饮食。            

预后:显效,明显改善。            

【三诊】

就诊时间:1978-05-19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            

辨证分析:久病体孱,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心神失养,以及脾失健运,水湿扰心,故水肿消退后表现心悸为主症。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仍是心脾两虚之象。            

中医诊断:心悸            

西医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病变)            

2.心包积液

3.心功能不全

中医证候:心脾两虚,水气凌心            

治则治法:健脾利水、益气养心。            

方名:六君子汤,六君加味            

方剂组成:党参9g  白术9g  茯苓9g  陈皮5g  半夏5g  猪苓6g  泽泻6g  麦冬9g  五味子5g  黄芪9g  防己6g  甘草3g等。            

用法:20剂,1剂/1天,水煎服。            

其他:西医对症治疗。            

医嘱:同上。            

预后:痊愈,消失。            

按语:心悸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水饮上凌、痰火扰心、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但心悸虚实之间可以互相夹杂或转化,如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正是本案之主要病理,故辨证除考虑到心系病证“心悸”外,重点还抓住了脾失健运、脾阳不振所致水饮痰湿凌心之候。导师据此遣方用药,选用六君子汤合参麦味为主,健脾利水、益气养心兼顾,故治疗显效,这也与导师提倡“运脾转枢”的“心病从脾治”, 脾运则津液四布,以绝饮邪之源,且它脏亦有所养观点是相符的。而心悸虚者,正气亏耗,易招外感,出现水饮痰湿引起其它疾病之变证,本案二诊时即在病程中出现水肿为主症之变证,所以治疗作相应调整,并取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