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2、估值数据每日更新,为市场客观数据,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市场价格走势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请理性认知。 我们观察市场上的股票分红,往往分红后股价会有下跌,我们的总资产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还要交税,这么算起来,分红还不如不分。对于指数来说,也是同样的问题。这真的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无意义动作么?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分红后会出现价格除权? 假如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分红套利的策略,分红后价格不除权。那么这时候是不是理论上就存在这么一个套利空间,就是我们每次在单个股票分红前买入,分红后马上就卖出,假设股息率是4%,那么分红套利就可以拿到这4%的利润。如果我们在每只股票分红前买入,分红后卖出,每次都拿到4%左右的利润,然后在众多股票分红前采用同样的方法,那么这个收益很快就可以逆天了。这么巨额的利润必然吸引着大量的套利资金进行套利,套利的结果就是,股价自然就会上升,一直上升到套利空间趋近于0,所以,在分红前一天,股票的价格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分红的预期,分红以后,预期消失,股价自然就会出现除权。这就是分红除权的过程。
改变分红的周期,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改为把每年分红改为每天分红,由于每天分红的金额非常小,所以每天的套利空间基本为零,如果在分红前买入,还要承担第二天开盘股价波动的风险和股价冲击风险,换句话说,套利空间就不存在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再出现分红后除权的现象了。
除权真的是左右倒右手,毫无意义? 从上面的除权过程来看,我们的资产并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由此可以简单的推论出,分红毫无意义? 我们先来假设一种极端情况,假设A股票1元,每年净利润不变,并分红0.1元,分红后除权,股价变化0.9元,如果连续分红10年,公司的股价会回到0么?显然,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如果A股票的估值水平不变的话,股价在第二年分红前仍然能够达到1元。如果把这个时间周期拉长,我们能够得到的是什么?我们得到的是每年10%的红利。 所以说,分红对于短期资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是股东拿到的额外收益。
分红的实际意义 分红的意义在于,是从这只股票上能够得到的直接的资本回报,是实在的利润,是一只股票内在价值的重要表现。 举例:如果一直股票能够连年稳定的分红,股息率为4%,那么就相当于我们把钱存进了银行,每年拿到了4%的利息。如果股价继续下跌,那么股息率会继续上升。同时我们假设银行利率为每年4%,随着股价的下跌,股息率必然会超过银行存款利率的4%,聪明的逐利资金,自然就会从银行存款慢慢流动到这只高分红的股票上(这还没算股票每股收益的增长和估值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利润)。 所以说,分红是投资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一只股票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于指数而言,是什么情形? 我们平时看到的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都是价格指数,这些指数在编制的时候,同时还存在一个“全收益”指数(这个指数不经常看到,但是到证券交易所的网站是可以查到的),这个全收益指数就是包含成份股票分红的指数。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全收益指数和价格指数之间的区别。 黄色线的是沪深300指数,另外的一条是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在2015年的时候,沪深300指数并没有创新高,但是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高点位置,再创新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红利再投资造成的复利效果越来越明显,全收益指数与价格指数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所以说,分红是投资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是什么情形?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分红会把一部分持仓的股票转化为现金,如果基金没有进行现金分红,指数基金的净值是不会因为上市公司发放股利而减少的。如果我们把这部分红利再投资,在不考虑基金管理费用和托管费用的情况下,我们的收益曲线应该是全收益指数曲线。如果所买的指数基金的管理、托管费用足够低,指数基金长期的净值是可以跑赢价格指数的。
总结: 股票分红,短期会造成价格除权,资产总值没有变化,长期是投资收益重要来源之一。 我们经常看到的指数是不包含分红的“价格”指数,同时还存在一个“全收益”指数,可以在交易所网站查看。 股息率是股票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 如果指数基金的管理、托管费用足够低,同时进行红利再投资,那么指数基金长期可以跑赢基准的“价格”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