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内陆大量产品推出,香港重疾险相比之下,保费“变得很贵”,但香港保险的性价比很高,这个基础仍然存在。 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医疗制度健全,也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险巨头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而保险公司的费率,往往是以再保险公司的费率为底价的,甚至连承保条件都要受再保险巨头的影响。 所以,香港保险的费率之前一直以超高性价比著称。 必须承认,最近两三年,随着内陆互联网网销渠道的发展,大陆保险的行销成本大幅降低。 两者相比,虽然内陆保险在定价因素中还有劣势,但是香港保险的互联网程度不高,网销比例低,而香港的保险佣金,众所周知是比较高的。 两项叠加,就抵消了香港保险定价的优势,使大陆保险的性价比迅速提升。 目前来看,在性价比方面,香港保险的优势已经十分不明显了。那些仅存的差距,已经不足以推动保额需求小的人,“千辛万苦”去香港购置保险。 既然价格优势不显著,香港保险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第一,人的保障最高价值 香港保险有一个内陆保险目前无法企及的优势,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香港保险中对人的价值评估远远高于内陆,人更值钱。 这么说很抽象,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保监会规定:在内陆,给未成年人买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产品,保额不能超过10万元。 比如买重疾险,保额买到100万甚至200万,在香港是不用体检的;而国内重疾险不用体检的门槛大多设在50万保额,如果保到100万元还不要求体检,这种产品在互联网上都很难找到。 在内陆,即便是寿险,想买到比较高的保额,也需要分多几间公司购买才能满足保额需求。 所以,如果保障需求在300万元以上,去香港买保险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价格差不多,但是程序上简洁很多,不费心。 第二,保证续保问题 什么是“保证终身续保”? 即保险公司如果承保你这一年的终身保障,今后无论你的身体如何变化,只要你肯终身交保费,保险公司就得终身提供医疗保障。 内陆终身保证续保的产品不多,顶多是承诺终身续保。香港续保条件更加宽松。 事实上,内陆的保险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有保证终身续保的保险产品,顶多是“承诺终身续保”。 “承诺终身续保”,则是没有条款内终身保证续保,就是说保险公司的条款是有条件承诺终身续保,如果产品停售,就不再续保。 第三,身故赔偿限制 在香港投保,保单是没有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的。保障不会因为投保人搬迁、移民、转职业等等而改变。在香港,除了一年以内自杀,枪毙的,几乎无任何事项不保。香港人寿险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免责条款”或“不保事项”,这在大陆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在大陆投保,由于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由于天灾、地震、暴乱、示威等不是或不一定投保人故意参与令自己死亡的事故,受益人是拿不到赔偿的。 第四,美元保单,全球理赔 香港保险以美元和港币计价,这是区别于内陆保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境外资金一方面可以避过内陆某些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减少税收和政府部门监管。基本上全球各地医院(包括内陆)的报告都认,邮寄就可以理赔。国内的保险公司一般只认国内医院的。 第五,分红保单,更能抵御通货膨胀 重疾险具备分红,更适合给小孩投保,具备寿险保障的美金储蓄分红险,也成了众多家庭配置美金资产和为孩子储蓄的首选。 通过保单分红,能够有效抵御未来的通货膨胀,由于红利是复利滚存,因此最终保单的保额和现金价值能达到所交保费的若干倍至几十倍。 担心分红不确定性的朋友也不用太担心,香港保险公司将实际分红跟保单上的预期分红做检视,让客户非常清楚分红的实际情况。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视分红达到目标,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经济危机年份有可能低于预期值。 综上所说,香港部分险种还是优于内陆,部分产品特点还是比内陆更有优势,而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在境外大额保单方面还是比内陆更加适合购买。 来源:港险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