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痛反复发作,这4块肌肉一定要注意!

 暴雨中吹风 2018-04-21

3月2日起

脊近完美内训课程正式开始

到现在,我们的课程已经进行了接近一半啦

干货爆满,学员好评如潮

向左滑动查看学员评价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学习

一次购买,永久回听

↓↓↓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内训课程中的第3&4节:颈椎精细解剖与徒手治疗,从7个角度详解颈椎——

① 骨学;② 神经学;③ 肌动学 ← 基础内容

④ 活动受限;⑤ 颈源性头疼;⑥ 颈后大包 ← 颈痛患者的常见表现

⑦ 案例精讲 | 颈椎疼痛的评估分析与具体处理


课程目录

1、骨学

2、神经学

3、肌动学

4、生理活动受限的处理思路

5、颈源性头痛的处理思路

6、颈后大包的处理思路

7、颈部疼痛病例分析


在骨学部分,切记不能忘记枕骨;颈神经有8根,颈8神经根支配4-5手指;颈部神经和枕神经。


在颈椎生理活动受限分析中,如是肩胛提肌损伤,会导致双侧颈旋转受限,这种受限易发生在感冒等症状上;如是斜角肌损伤导致的旋转受限,会出现臂丛神经周围放射痛、侧屈痛;舌骨下肌疼痛表现在张嘴、打哈欠、颈侧屈疼痛。学习肌动学即可知道肌肉损伤的特征。

骨学 | 内训课程分享之颈椎篇

 

我们知道,颈椎有7块骨头。位于颈椎后方的肌肉,如头半脊肌、头夹肌,都会附着于枕骨上,因此,枕骨是和颈椎密不可分的骨头,可以看作颈椎的第一节骨头。


后面最为突起的结构是枕外隆突,往上面走就是上项线,下方摸到最为凹陷的地方称为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平的下项线,中间是上项平面,这里附着9块肌肉。

可以看到,枕骨的2个枕骨髁和寰椎刚好吻合,2个圆形结构放于2个凹陷结构内。其结构与膝关节相似,功能也与膝关节近似,屈伸、点头等动作就是依靠这个关节。


颈椎上附着哪些肌肉呢?颞骨乳突上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内侧是上斜方肌、头半脊肌、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这些统称为枕骨肌群,具有仰头的功能。


现代人多长期低头,容易在此处出现紧张,松解枕骨肌群对于颈肩痛的处理很重要。


枕骨大孔穿行的椎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后三分之一和小脑的血液。椎基底动脉会卡压造成头晕。


总结

神经学 | 内训课程分享之颈椎篇


我们先来看颈丛神经的相关解剖学知识:

颈丛神经

组成:C1-4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深面

分支:皮支——颈部皮肤

枕小神经(C2)、 耳大神经(C2、3)、

颈横神经(C2、3)、 锁骨上神经(C3、4)

肌支——颈部肌肉、膈肌



诊断枕小神经痛


诊断枕小神经痛的关键,,与其他皮神经痛相似,,要熟悉头皮的神经支配来源、行径、邻属及分布。

耳大神经分布在耳垂下方的一部分颈部皮肤、耳廓下半的前后面。耳后乳突部上下及耳后上部的头皮,皆有枕小神经分布。


相邻各皮神经的痛觉反应很容易查明,判断有无障碍区,依其范围定性。 如果仅查到枕小神经分布区有痛觉改变,四邻正常,未发现有可疑的、足以引起神经痛的其他

原发病灶,可确定诊断。


但如果同时查有枕大神经(第2颈神经后支)分布区痛觉改变,则须考虑是第2颈神经根未分成前后支以前在第1、2 颈椎之间的一段病变,或是互不相干而同时有枕大神经痛。


  • 颈丛深支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其重要分支是膈神经

  • 膈神经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行于肺根前方,下行到膈

肌动学 | 内训课程分享之颈椎篇


Ⅰ 胸锁乳突肌


▼ 解剖

胸锁乳突肌斜位于颈部两侧皮下,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包括一个较大的肌腹和两个头,即位于浅层的细长的胸骨头和位于深层的平坦的锁骨头,两个头会合和附着于耳后的乳突,在颈部形成明显的体表标志。

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支配,其主要功能是稳定、旋转和屈伸头部和颈部,其损伤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和姿势性头晕。


▼ 功能

双侧收缩还能强力提升肋廓前部,是重要的吸气辅助肌(低头时无此功能)。还参与吞咽动作、空间定向和运动协调,也是头相对于身体空间位置关系的本体感觉来源。

▼ 症状

颈部是测验全身紧张程度的晴雨表,身体较低位置出现的不平衡反映上来,就是头部、颈部和肩部位置的补偿移动。放松紧张的肌肉并给头颅重新定正位,是现代按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与颈部其他肌肉相比,胸锁乳突肌因损伤所致颈痛和活动受限并非患者主诉症状,相反因其损伤所致头痛(常被误诊为紧张性头痛)、姿势性头晕和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对其影响更为突出。


Ⅱ 斜角肌


▼ 解剖

前斜角肌起于C3—C6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中斜角肌起于C2—C7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后斜角肌起于C6—C7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小斜角肌起于C7或C6、C7的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 功能

  • 颈椎侧屈

  • 四块斜角肌由于位置关系都不能很好的旋转颈部

  • 双侧前斜角肌共同作用辅助屈曲颈部

  • 后斜角肌走向更水平,适合稳定颈部。

  • 重要吸气肌(主要作用)


▼ 损伤原因

特发性脊柱侧弯、错误的呼吸模式、剧烈咳嗽、枕头高度、不良姿势


▼ 损伤症状

1) 前斜角肌

解剖学研究中发现颈椎3、4横突后结节上常有一束肌肉,起于表面,经C5神经根下方融入前斜角肌,这一结构很可能是非颈椎病引起的C5神经卡压的主要原因。


2) 前中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之间存在着一个间隙,里面穿行着臂丛神经和所说的锁骨下动脉。因此会引起手臂麻木和钝痛以及冰凉感。


3) 中斜角肌

中斜角肌起于C2—C7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因为肩胛背神经多从其穿过,所以中斜角肌损伤也会引起类似前斜角肌损伤的症状。


4) 后斜角肌

后斜角肌位置趋于水平,因此更多的功能是维持颈椎的稳定。因此后斜角肌损伤可能会导致颈椎的稳定性降低,经常发生弹响。后斜角肌损伤可导致肩胛骨内上角区域疼痛疼痛位置非常深,容易被误诊为肩胛提肌止点处的损伤。


▼ 特殊试验

斜角肌挛缩测试、斜角肌缓解测试、握指试验

Ⅲ 颈深曲肌

▼ 解剖


▼ 功能

使颈或其一部分屈曲。颈长肌是颈部的弱屈肌,使颈椎侧屈并向同侧旋转。头长肌头和颈部上部屈曲或向同侧转动。头外侧直肌主要使头向同侧侧屈;头前直肌使头屈曲,二者共同稳定寰枕关节。


▼ 总结

紧而无力、易因长期低头和挥鞭伤损伤、损伤引起仰头疼痛、睡眠辗转反侧、

生理曲度变直等等。


▼ 症状

交感神经:颈椎前方存在着交感神经节。在脊柱的两边各有两条纵行得神经纤维称为交感干,这些交感干是由交感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元构成。


节前、节后纤维突触处的膨大称为交感神经节。头长肌、颈长肌趋于缩短,造成颈椎曲度减少,严重者造成颈椎反弓。


这可能可导致行走于这些肌肉之间的交感神经卡压,产生不同的症状,包括手心出汗、耳鸣、眩晕、视觉模糊以及恶心。


Ⅳ 肩胛提肌

▼ 解剖

起于C1-4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上角与肩胛骨之间的肩胛骨内侧缘。肌纤维走向C1起始的垂直下行,到达肩胛骨内侧缘;C4起始的位于最深层,以对角线的走向到达肩胛骨上角。肩胛背N(C5)


▼ 功能

近端(颈部)固定,先辅助内旋肩胛骨,然后上提肩胛骨;远端(肩胛骨)固定,使颈部后伸、同侧屈、同侧旋转(即回眸一笑);双侧收缩辅助颈椎伸展。


▼ 症状

肩胛提肌任何使肩胛提肌长时间短缩的固定姿势都会导致肩胛提肌的损伤,如歪头打电话、侧卧高枕或低枕睡眠、耸肩背包、歪头开电视或交谈、甚至因紧张而长时间耸肩等,肌肉疲劳或受凉后更易损伤。


因自由泳、观看网球比赛、下肢骨盆倾斜长时间走路、车祸撞击等反复机械性超负荷或突然外伤均会造成肩胛提肌的损伤。


在感冒头痛或喉咙痛等症状出现前、口腔单纯性疱疹期间肩胛提肌特别脆弱,均易引发损伤而出现疼痛和颈强直症状。


▼ 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姿势不对称,如双肩、双侧骨盆是否等高、脊柱是否有侧弯等。评估患者头颈左右旋转是否有严重受限,如有则强烈提示同侧或双侧肩胛提肌有损伤。


患者头颈可有轻微侧屈(严重侧屈更可能是因胸锁乳突肌损伤所致),患者头颈前屈后伸可不受影响,但肩关节外展可因肩胛提肌的紧张短缩而受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