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十二曲的关键词均来自洪昇长生殿之一

 良苑 2018-04-24

红楼梦十二曲的关键词均来自洪昇长生殿之一

兼论红楼梦十二曲是洪昇梨园梦的总纲

  

正当红学界在作者问题上争论不休时,土默热红学在文学解析上却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红楼梦》就是洪昇的“梨园梦”——土默热老师掷地有声。这一结论的重大意义并不在于它明确了《红楼梦》作者这样简单。通过《红楼梦》就是“梨园梦”的科学论断,解决了《红楼梦》的创作动机和思想源流,为我们深入理解《红楼梦》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红楼梦》中,尤其是在第五回中,有诸多的文学比照可以证明这样一点。本文将通过第五回的核心内容《红楼梦十二曲》(下简称十二曲)来证明洪昇的梨园梦是怎样浸入到十二曲中的。

具体来讲,我们就是要通过对十二曲中的关键词的文学比照来证明,《红楼梦十二曲》的关键词均来自于洪昇的成名作《长生殿》。在十二曲中来自于《长生殿》的关键词的数量不是几个而是几十个,尤其是一些在别的作品中根本找不到的词汇,词典里都没有词条。这样的关键词就成了完整的《长生殿》的故事链。当我们看到《长生殿》中一个个用于杨玉环身上的关键词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红楼梦》中,我们会作何感想,难道还要说是曹雪芹受了洪昇《长生殿》的影响而为之吗?

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本系列只选取了那些能够找到多个对应关键词的曲子,而对于暂时没能找到更多关键词的曲子暂时只能放一放。

一、终身误为十二曲定下基调

【终身误】作为十二曲的第一首曲子,其对十二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这一首是定基调的一首。那么,【终身误】又为整个十二曲,及至《红楼梦》定下了什么基调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终身误】的全文: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前盟”是解开【终身误】的钥匙

大家普遍的看法是,“金玉良姻”代表着贾宝玉与薛宝间的婚姻关系,是“封建婚姻”的“象征”(蔡义江语)。而“木石前盟”所代表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间的爱情纠葛,是“自由恋爱”的“象征”(蔡义江语)。尽管最后是“金玉良姻”战胜了“木石前盟”,薛宝钗成了贾府新的宝二奶奶,但红学研究者还是不忘把“木石前盟”挂在嘴边,以显示其对林黛玉命运的同情。

对于“金玉良姻”,似乎更好理解一些,宝钗有金锁,宝玉有通灵玉。和尚还说有金锁的就要嫁给有玉的,这一切都在验证着人们对“金玉良姻”的认知。但人们对“木石前盟”的解释就有点牵强了,虽说林黛玉的林字里包含木,宝玉的玉也可以归类为石头。但说这二位有什么“前盟”说不过去。虽说“前盟”二字是在字典上没有词条的词汇,“前盟”两个字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所谓前,就是以前,或者是生前。盟就是由两人或多方所共同订立的盟约或盟誓。盟的先决条件是共同订立,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在生前订立过什么盟约或盟誓吗?大部分人都把第一回中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子,为感谢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而要下界还泪一事当做贾宝玉与林黛玉间的“前盟”。这显然是文理不通的。因为这件事,作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并不知道绛珠仙子有还泪的愿望,所以这个还泪之说只能是单方面的意愿而算不什么盟誓(约)。因此,在“前盟”这个关键词的研究上,《红楼梦》在很长时间是处于缺失状态的,如果说“前盟”这个关键词都没有解决,那么对《终身误》的所有解读都是无力的。所幸的是土默热红学终于从洪昇的《长生殿》中找到了这个在字典和百度百科里都没有的“前盟”的出处。

第三十二出【哭像】唐明皇:“空忆前盟不暂忘。

第三十三出【神诉】织女娘娘:“愿永证前盟夫妇。

第五十出【重圆】杨玉环:“只为前盟未了,苦忆残缘,惟将旧盟痴抱坚。

第五十出【重圆】嫦娥娘娘:“笑你生守前盟几变迁。

《长生殿》中四次出了“前盟”二字,均是在杨贵妃马嵬坡遇难后出现,可见这个“前盟”是在杨贵妃生前所订立的,是因为杨贵妃的死才变成了“前盟”。那么,这个“前盟”是否符合我们前面所强调的“共同订立”的原则呢?当然是。下面就简要地说一个《长生殿》中这个“前盟”的形成和其内在的含义。

在《长生殿》中这个前盟是指天宝十年唐明皇和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时所立下的爱情盟誓:

《长生殿》第二十二出《密誓》:

(生上香揖同旦福介)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旦合)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生又揖介)在天愿为比翼鸟,(旦拜介)在地愿为连理枝。(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誓绵绵无绝期。(旦拜谢生介)深感陛下情重,今夕之盟,妾死生守之矣。(生携旦介)

这个盟誓的核心内容并不只是“共为夫妇”的内容,而是最后一句“此绵绵无绝期”,大家知道,此句是从《长恨歌》的“此绵绵无绝期”中演化而来的,而将“恨”改为“誓”,也加强了这个盟誓的份量。这个盟誓不但是生前有效,就是在死后同样有效,这就是在《长生殿》的后半部为我们演绎的以“前盟”为中心的惊世绝伦爱情传奇。为了践行“前盟”,李隆基日思夜想与心爱的妃子重逢,为了践行“前盟”,杨玉环从鬼魂到尸解升仙,始终在为实现七夕盟誓而不懈努力,甚至为此可以放弃神仙的身份。而最后,二人信守“前盟”的举动感天动地,终于有了月宫重圆的那一幕,如今,在利天之上仍有着这样一对神仙夫妻在天上遥祝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前盟”这一关键词的词源的成功找到后,“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关系也就呼之欲出了。在这里,我想以土默热老师近期发表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段小结:

太虚幻境曲子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说的就是作者对“钗盒情缘”的感情取舍。

《长生殿》是表现李杨爱情生死不渝的作品。该剧前半部写杨玉环由生到死,“钗盒情缘”由“合”到“拆”,即所谓“金玉良缘”;后半部写杨玉环由死到生,“钗盒情缘”由“拆”到“合”,即所谓“木石前盟”。太虚幻境曲子“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说的也是作者对“钗盒情缘”的感情取舍。——“钗黛合一”文学创意看<</span>红楼梦><</span>长生殿>旧谱填新词

顺便再提一下,“木石前盟”中的“木石”二字在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传奇的记载中也是有明确的文学对应的。宋代的《杨太真外传》是一部描写李杨传奇故事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也是洪昇创作《长生殿》的重要参考文献。在这部作品的最后就有着关于木石的论述,其对“木石前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帝后梦至一处,题曰东虚府。又至一院,题曰太一玉真元上妃院,入见太真,隔一云母屏对坐,不见其形。帝曰;“汝思我乎?”妃曰;“人非木石,安得无情。异日,当共跨晴晖,浮落景,游玉虚中。”帝曰;“碧海无涯,仙人路绝,何计通耗?”妃曰;“若遇雁府上人,可附信矣。”后果遇鸿都道士于海上仙 峰得钗合私言而回。

谁是“世外仙姝寂寞林”?

这一问题提的似乎有些幼稚?林黛玉啊,这还不知道。其实,我们把这句话定位于林黛玉只是凭着一个林字。从“世外仙姝寂寞林”一句中我们可以提取这样一些信息。她:身处世外;是个仙女并且她很寂寞。一个寂寞的世外仙女,我们在《红楼梦》中见过吗?没有!人们也只能是根据现有的信息猜测出林黛玉死后到了一个与世隔绝(太虚幻境)地方成了仙女,由于思念她的心爱男人而倍感寂寞。这样的一个文学形象,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见呢?我们还是看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谁都知道,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一句话,说的是杨玉环死后来到蓬莱仙岛成了蓬莱玉妃,但却因为日思夜想心爱的男人唐明皇而倍感寂寞。

看!活脱的一个“寂寞的世外仙女”。看到这你还愿意说“世外仙姝寂寞林”是林黛玉的独家专利吗?

“空对着”词源的发现薛宝钗正名

在现今的红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说法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是对林黛玉的怀念,是好话;而“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是对薛宝钗的讽刺和批判,是坏话。尽管“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评价一点也不逊色“世外仙姝寂寞林”,甚至还要高于后者,把这句话变成坏话的是前面的“空对着”三个字,人们硬是要说“终不忘”是怀念的意思,而“空对着”就是不搭不理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爱情”这样的奇谈怪论。其实,稍微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空对着”也是包含着悼念的意思,你所面对的是一个“空虚”的人或物,是人们在面对逝者时一种状态。

当然了,面对着这个字典上没有词条,文档上没有比照的词汇,只靠相隔了几百年现代人去猜测是不会真正理解古词的真正含义的。唯一的办法是找到词源,通过令人信服的文字比照来搞清词义。这也是我们处理文学典故通常的办法。最好这个词源是出在一部传世精典的作品里,并且指向和含义都非常清楚,而不是像《红楼梦》中这样让人感到模糊。但是这条路也并不好走,红学研究这么些年了,各路专家也是各显其能,都没能为“空对着”找到词源。所幸的是,我这个无名小卒却在一部中国文学精典作品里找到了词源:

江南路哭杀了瘦骨穷骸。可哀落魄,只得把霓裳御谱沿门卖,有谁人喝声采!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

此句与我们前面指出的“前盟”出自同一部著作,清代洪昇的昆曲传奇《长生殿》。曾经在清代风靡一时的《长生殿》在今天也仍不失为中国戏剧作品中颠峰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的精典之作。在这部著作里出现的词汇,完全可以作为文学典故载入文学史册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空对着六朝园陵”这句话里,“空对着”又代表着什么意思。此文出自《长生殿》的第三十八出《弹词》(也就是第十一回凤姐在东府点的那出戏)。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的宫廷乐师李龟年来到了金陵,站在“六朝园陵”前对安史之乱中亡灵(瘦骨穷骸)发出了感叹。那么,金陵的“六朝园陵”是什么地方,是公园吗?不,它是金陵留存下来的六朝时期的帝王陵墓。这就和我们上面分析的对上了,“空对着六朝园陵”是面对着早已是空空如也的六朝陵墓,“空对着”是活着的人面对亡灵的感慨。把“空对着”着解释成两个大活人互相面对却没有感觉完全是对古词的极大曲解难道我们中间真的有人敢说他比创作了《长生殿》的伟大作家洪昇还高明吗?

搞清了“空对着”这个关键词的意思后,我们才发现,“空对着”与“终不忘”有着相同的指向,都是在悼念亡灵。这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红楼梦》作者在创作【终身误】时,对薛林两位女子同样投以同样的深情。正所谓“怀金悼玉”。以金为代表的薛宝钗同样值得怀念。《红楼梦》本来就把薛林二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个共用一个判词,秦可卿是集合了薛林两人的兼美。而我们的红学研究却非把这“兼美”破坏,可憎。关于这方面,在接下来的【枉凝眉】的分析中还要深入展开。

“美中不足”的背后是“乐极哀来”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终身误】中的两个核心词汇“前盟”和“空对着”是《长生殿》中的原装独家词汇,别无分店。“世外仙姝寂寞林”虽说没在《长生殿》中找到词源,但这个“寂寞的世外仙姝”的形象就完全是按照蓬莱玉妃杨玉环设计的,有《长恨歌》为证。接下来我们会看到,【终身误】的最后两句还是在围绕着《长生殿》展开的。

“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美中不足今方信”证明贾宝玉是在以前见识过“美中不足”之句的,只不过那时他对其中的具体含义并不十分清楚而已。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红楼梦》第一回,宝玉以石头身份下世之前从一僧一道口中听到如下一段警句: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通过这段话,我们发现,《红楼梦》中所说的美中不足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美中不足有着很大的区别。美中不足一词的本意是事情已经很美好,但还有需要修改和补足的地方。”它的近义词是:“白璧微瑕,惟有微瑕,十全九美,瑕不掩瑜”。美中不足所强调的是一件美事中一点点瑕疵。而《红楼梦》为美中不足所添加的注角却是“乐极悲生”。这个美中不足中的美事完全被瞬息间出现的悲事所淹没。这就不是什么“瑕不掩瑜”那么轻描淡写了,这是瑕全掩瑜。因此,二位先师才劝宝玉“倒不如不去的好。”如果你所遇到的是一件“十全九美”的事情,你会不会去面对;但是你要是知道这件事的最终结局是“乐极悲生”的结局,你还有心思去享受这段“乐事”吗?

然而,大家是否注意到,这种“乐极悲生”却和中国历史上一件传承了千年的爱情传奇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唐代陈鸿的《长恨歌传》是与白居易《长恨歌》同时问世的沤歌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爱情故事的精典文学作品,作品里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

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明年大赦改元,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官,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

“乐极悲生”和“乐尽悲来”虽说是稍有差别,但实质还是从同一词中派生而来。到了清代,创作了李杨爱情故事顶峰之作《长生殿》的洪昇更是在《长生殿自序》中强化了这一观点:

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为什么历代文人会用“乐极悲(哀)来”这种“乐”和“悲”的转换来定位李杨的爱情故事呢?这其中的道理也非常明显。因为唐明皇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确实就是一出“乐”和“悲”“瞬息间”转换的人间悲喜剧。我们不妨以《长生殿》的《惊变》和《埋玉》两出戏来看故事情节的发展:

《惊变》一出戏,唐明皇携杨玉环到凉生亭上赏秋色,两人一边吟诵着李白的《清平调三章》,一边一杯接一杯的喝酒。在爱情的笼照下的杨玉环喝得铭酊大醉,带着幸福和甜蜜被宫女扶回宫中。可就在这时,传来不好的消息,安禄山的叛军也攻破潼关,直奔长安而来。唐明皇此时也无力抵抗强大的安禄山只能在第二天仓皇西逃。也就是在西逃过程中,在马嵬坡御林军发生哗变,士兵们杀了杨国忠后,又逼着唐明皇赐死杨贵妃,否则誓不护驾。唐明皇忍痛割爱,一代美人香消玉殒,一对鸳鸯被拆散。悲哀来得如此之快。昨天还在花园里把酒言欢,今天就天各一方。这种喜和悲的“瞬息间”的转换,不但深爱着杨玉环的唐明皇悲痛万分,就连文人们也无法接受。就在杨贵妃死后的五十年后,白居易的《长恨歌》横空出世。伴随着《长恨歌》一同问世的就是陈鸿的《长恨歌传》。文人们无法知道,这种恨会延续到什么时候。他们所能做到就是用他们的笔把这一“乐极悲生”的故事继续下去,从《长恨歌传》到《长生殿》,“乐极悲生”的故事一直是连绵不绝。

“到底意难平”是对“美中不足”的哀叹

“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从这句话的结构来看,纵然是以后的句子是对美中不足的具体落实,单从字面上看,“齐眉举案”应该是指的“美中不足”的“美”,是一件好事。而意难平是一转折,也就是这个不足。如果我们抛开宝黛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单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是有“齐眉举案”这样的“美事”,最后也难平心中意愿,正所谓“美中不足”。而在我们的《红楼梦》解释中,把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婚事当成“齐眉举案”,这是说不通的。这件事对宝玉和对宝钗都不是什么美事,宝玉刚刚失去心爱的林妹妹,怎么会对宝姐姐燃起热情;宝钗也是同样,对于这样一志存高远的姑娘,整天而对一个形同陌路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坐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又能怎样,何况这是一个眼看就要坍塌下的大厦,以宝钗的精明怎么会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呢。那么这件美事到底是什么呢?从“齐眉举案”之典来看,这件“美事”一定是与一桩美满婚姻有关。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前盟”乃是【终身误】一曲的关键,从紧扣主题这个原则出发,这件美事也一定是与这个“前盟”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前盟”有关是谁呢?不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亦或是贾宝玉和薛宝钗都看不出有什么关系。真正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长生殿》中的唐明皇与杨贵妃。既然这个“前盟”起于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那么“此誓绵绵无绝期”的最终结果是否能够为二人带来“齐眉举案”美满婚姻呢?《长生殿》为我们给出了答案。第二出《定情》,李扬二人的初夜,唐明皇就把金钗钿合作为爱情信物送给杨贵妃。其后,两人虽有一些小摩擦,但我们还是通过《舞盘》——杨贵妃生日宴会;《窥玉》——华清池的鸳鸯双戏;《密誓》——七夕夜立下爱情盟誓(前盟);《惊变》——撤离长安前夜的凉生亭赏花饮宴,以及《重圆》中月宫婚礼等诸多情节来表达这对恩爱夫妻深厚感情。这样的婚姻才真正称得上“齐眉举案”。至于说“到底意难平”那就更好解释了,杨贵妃的死给唐明皇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即便是有月宫重圆这样辉煌的结尾,但虚幻世界终究无法抚平现实生活中的伤口,对唐明皇是这样,对创作出绚烂多彩李杨爱情传奇的白居易和洪昇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到底意难平”包含着《红楼梦》作者多少辛酸和无奈。真是“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