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寒器 2018-04-25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跟红楼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小说描写了日本平安时代的风貌,揭露人性与宫廷斗争,反映了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原苏联作家协会主席法捷耶夫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包容社会现象的广度和揭示社会问题的深度”。《源氏物语》之所以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如此地位,就因为它是属于具有这种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对于我们了解日本历史,了解日本社会文化,是有益的。鲁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道:“《源氏物语》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杰出小说,与世界上任何国家当时发表的伟大小说相比毫不逊色。”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他本人的作品无法与之媲美。虽然此话是一种谦虚,但确实显示了《源氏物语》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文史不分家”。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和历史有缘,《源氏物语》当然透现日本历史。日本物语文学的形成受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在产生之初就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虚构。这类物语对民间流传的故事经行有意识的虚构和润色,使之更趋完整和富有传奇色彩。《竹取物语》是这类物语的代表作。另一类侧重于情感。这类物语不乏浪漫的爱情描绘。《伊势物语》是这类物语的代表作。《源氏物语》将两类物语融为一体,因而被认为是日本“物语文学”的巅峰之作。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源氏物语》共54回,历时70余年,所涉人物400多位。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侍女的大量风流韵事;后半部则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缠绵悱恻的男女爱情故事。《源氏物语》在创作方法上既继承了物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摒弃了物语只重史实、缺少心理描写的缺陷。作者紫式部对“男女欢悦之事”也不惜笔墨,既显示那是人间至极快乐,又让其演绎出乐极生悲凄然破灭的结局,以倾诉繁华落尽的悲哀,不仅显示出“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特征,而且通达至日本文学的源泉。按照日本近世顶级国学家本居宣长的说法:“物哀是日本文学之源”。“物哀”,更是日本文化的特征。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源氏物语》还通过对精神失去肉体,或肉体失去精神的“两难处境”的描绘,显示了日本文化充满矛盾的特性。例如,作品中的人物浮舟在与薰君精神的、静谧的爱情以及与匂皇子感官的、激越的爱情之间,进退两难,最后毅然削发为尼,就映现出这一特性。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另外,《源氏物语》还透视出日本人“诸行无常”的人生观。例如,紫夫人见到源氏殿下后黯然神伤,赋诗一首,抒发生命虚幻无常,犹如萩上露珠的感慨,与丰臣秀吉的辞世歌“我如朝露降人间,今作珠痕逝草前”;以及与上杉谦信的辞世歌“我如朝露降人间,和风樱花随春谢”,何其相似?实际上,它们都是受佛教影响的日本历史文化的投影。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物哀”即见物而生悲哀之情。此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是什么样的存在?能和《红楼梦》媲美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