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经典,做临床

 红豆bfh 2018-04-28


作者:甘之如草


学经典,做临床


“经典与临床”课程在清明节前夕结束了,各位学验俱丰的临床老师从实际出发,用一个个活泼生动的案例回溯了他们的中医养成之路。如我们一样,从一个个初出校园懵懂迷茫的中医新新人,一步一步成长为今日各个领域的专家,一路走来,颇多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教训。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未觉得临床枯燥,经典晦涩,老师疏离;而是发觉原来如今的困惑是学习中医的必经之路,而临床之乐经典之美需得沉潜笃学方能体悟。

     经典与临床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亦如阴阳,需得在灵动中平衡,如此才有中医精魂;二者离一,阴阳离决,则如生死离别,伯牙子期之痛,中医之路难畅。

     纵观老师们介绍的经验,学习经典要先死读书,读死书;再活用书,书读活。何解?王耀光老师介绍了刘渡舟刘老的一个例子。数十年前,某地工厂火灾,现场数十人吸入有毒烟雾,导致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水肿,症见胸脘疼痛、喘憋胸闷、发热呕吐,重者昏迷。西药无特效解毒药,对症处理,疗效不显。适逢刘渡舟教授等人在当地讲学,遂邀会诊。此类中毒,中医书籍未载,诊为何病?辨为何证?颇费神思。只见刘老师看数十人症状相类,口中念念有词:“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即嘱柴陷合方,每个病员服药1碗,昏迷者由鼻饲灌入,日服4次。当天就有呕止热退的,不过两三日,大多康复。随行西医同僚大呼神奇,疑为刘老是用治病。郝万山先生笑解,非也,刘老实在诵念经典是也。刘老作为伤寒界泰斗,一贯主张熟记经典,张口既来,如此才是有源之活水,临床见之,随见随验,随诊随思,方能举一反三,不断加深对经典、经方的认识。如此,读书才不至于心无定数,见异思迁,无从判断,难得甚解;而临床则因经典胸有成竹,落笔有方,举重若轻,阵列端详,杂而不乱,处变不惊。一言以蔽之,经典为临床提供了方法论,临证为经典注入新活力。尊古而不泥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全面继承,方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创新和补充。任何的拓展都需要既定的根基,而中医的根基在于经典。这里的经典不仅是四部经典,也包括历朝历代医家的真知灼见和临床效验。中医体系是树形结构,其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分支是三世医学,四部经典(内、难、本、伤)起于三世,历代医学又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四部经典之上的批判性吸纳、拓展及补充。

     这提示我们,必须坚实中医基本功,了解中医的发展脉络,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明确一条学习时间轴。而中医的基本功,始于记诵,进于勤习,养于审谛,成于临证,精于体悟,如此方能使澄源清流,渠深道畅,活水自来。   

     王耀光老师还介绍了自己的一个有趣的验案。有一老年女性患者,每于感冒后口咸难忍,不能食盐,求真于王师。刻下症见:神清,精神可,感冒后口中咸,口干,喉中有痰,心烦,夜寐欠安,纳少,尿赤,大便调,舌红,薄黄苔,脉弦。王师以伤寒竹叶石膏汤加减,2周后患者口咸明显好转,喉中痰少,夜寐仍欠安,余未见明显不适,继予清热健脾治则,予白虎汤加减,患者口咸几愈。此案颇为奇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万物难以思之,试退一步,则恍然开悟。咸属水,咸重则水剩。口中本和,五味调和;今咸味独胜,则五行不合,故见其独也。土制水,今水泛于上,为堤坝不固,土虚难制,反受水侮。然水性驱下,无动力则难上越,故知有虚火灼于内之基。外感热邪耗伤津液,脾土虚于内无力运化散布津液上承于口,故口干。《素问·六节蔵象论》中提到:“五味入口,藏于脾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宣明五气篇》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由此知口咸责之肾水,而其机在脾土虚衰无力制水,使水气上泛所致。

拓展开来,不仅仅是脾土亏虚可致口咸,肾之阴阳失衡,肾阳亏虚亦可致阴水失制而上泛。肝、脾、肾三脉,以冲脉贯通,最终合于任、督周流一身。故肝气郁而化火亦可下乘于肾,蒸水而上;肝气浮越亦可携水上行;而冲气上越,肾气随之而起,亦可见之。口咸为此法,余诸脏亦可推知。由此观之,知常达变,法活方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自平凡化神奇。

曾摸了一脉。患者左寸、尺细弱,左关郁结滑韧,宛如弹珠一枚存于脉道中;右寸、关上细弱,关脉靠下及尺洪大有力,有跃跃向上之势。苔厚腻,苔心发黄。腹部触之韧,扣之无砰砰作响,可知其韧非气。患者自诉酗酒,日饮58°白酒半斤起。此次因酒后恶心呕吐三日就诊,平素纳食可,嗜食肥甘厚味,小便可,大便难解,便质稀溏。切脉后结合脉象再问,果有头晕、口咽发干,不欲饮水,乏力疲倦。分析病机,酒为谷精所化之水液,入后理当化湿困脾,致纳谷不馨。然该患者食欲与消化均可,为何?盖湿浊困阻于脾,然酒有辛散之功,本为水谷精微,无需再经脾运化,即弥散积停于中焦。酒液入胃,其辛散之力如星星之火耗散胃阴,使胃火偏亢,故反助胃之消磨。然酒湿如网,空空包绕于脾,故非肥甘厚味不香,已明脾为湿所困。湿阻渐积,阻阳气于下,阳气奋起反击,故恶心呕吐频作。然阳气总会衰惫,需养精蓄锐,故其呕吐必为阵发性,且长此以往,其阴虚之象必转为阴阳两虚。后观临床,果然如是。

脉象提示的是阴阳之间力量的对比,所以分析脉象需要的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还需要很多的经验。如今精于脉理者寡,要想在脉理方面有所建树,一面需名师引路,一面需自行体悟。然名师需机缘,未必有幸得之;故唯有勤学苦练,拜临床为师患者为教,方能图的寸进。脉象理论《内经》《伤寒》均有提及,高屋建瓴,羽翼百家。唯有熟读经典,方能心中有数,指下能明。否则即使摸到难得、典型之脉,亦不知其究竟为何物,更遑论司外揣内,究其原理。

朱良春先生说得好:“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高低在于疗效。故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西医学对于中医的冲击由来日久,为何近些年来愈演愈烈?试以医理论治即为阴阳消长。中医疗效不显,西医立竿见影,为何要选择中医?中医谋财害命,西医救人危急,为何要选择中医?中医不可复制,西医批量生产,为何要选择中医?问题不仅仅在于我们缺少文化自信,对于中医本身来说,缺少硬实力,拿不到话语权,力薄势衰才是关键。唯有疗效是安身立命之本,唯有肃清中医内部问题方能集中全部力量求发展,唯有不沉浸于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开放怀抱加强沟通方能减少误会。

那么如何提高疗效?纵观名中医的成长之路,学经典做临床,二者相辅相成是不二法门。在学习初期,唯有下好死功夫,方能练就硬本领。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尖锐,加之社会背景使然,使得中医学子在规培期间接触的多为西医知识,且接触病人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有限,为学习中医增加了一些客观上的困难。但是,在主观上,在默默临证悄悄印证的同时,在广泛吸纳西医知识的同时,亦不能放弃每一位可以争取的病人,每一个可以争取的机会,以读书代临证,以记诵打基础,勤练基本功,神思沉潜,用心专一。如此在有机会临证时才不致慌了手脚,有名师指点时才不会悔未惜时。

读经典,是为了更好地做临床;做临床,是为了更好地读经典。对于中医的自信,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就建立在每一条条文的记诵中,每一个舌脉的积累里,每一次对病机的推断,每一份认真写过的处方分析。正如老师们一再强调的那样,中医的事业,终究要交到我们手中;振兴中医、发扬中医的责任,终究要担在我们肩上。并不是谁都能成为领路人,但是想让普罗大众真正见识到中医简、便、廉、验,认可到中医的魅力,需要靠每一位中医人。

当我们纠结于中西医之争时,想想《大医精诚》和《伤寒论序》,想想为医者的身份,便会明了脚下的路。当我们想要放弃、想要逃跑时,想想身上的白衣,想想背过的条文,便会明了心里的路。

路在哪里?在我心里。而我的心里,有光。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