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偷得浮生半曰闲 2018-04-28

陈能雄/文

蔡襄是“宋四家”之一,他的楷书端正雄秀,深得颜真卿之法;他的行草手札温婉流美,令人赏心悦目。苏东坡对蔡襄的书法极为推崇,他说:“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在文人相轻的时代里,苏东坡这样诗书画三绝的文豪,都给出这样高的评价,可见蔡襄书艺之精。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蔡襄在当时有很多书法粉丝,人们都想求到他的墨宝,若能请到他写碑,更是家族的荣光。这些粉丝里包括宋仁宗,他非常喜欢蔡襄的书法,把他呈上来的表文,好好珍藏着,时时拿出来欣赏。蔡襄的字这么受欢迎,这是一条生财之道,可是他有固定俸禄,不屑于卖字。蔡襄还有个“怪脾气”,宋代朱长文曾言:“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蔡襄爱惜自己的笔墨,不轻易为别人题字,认为给人写碑就如工匠一样,哪里有文人士大夫的体统。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皇祐六年(1054年),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去世了,当时的皇后是曹氏,宋仁宗却要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以皇后之礼给她下葬,并罢朝七日以示哀悼。宋仁宗喜欢蔡襄的字,敕命他撰写《温成皇后碑》。蔡襄不肯从命,拒绝书写,他说:“皇上,撰写碑文是待诏的职责,不是我份内的事。”宋仁宗就说会有重金赏赐,蔡襄仍是固执己见,他认为自己如果为了赏赐去写碑,这不是抢待诏的饭碗吗,以后有什么脸面见这些同事?

其实,蔡襄拒写碑文,还有一层原因是,宋仁宗以这么高的规格为张贵妃治丧,这有违礼制,蔡襄和其他正直大臣多次上书劝谏宋仁宗收回成命。宋仁宗痛惜张贵妃,不听劝谏。蔡襄觉得,自己既然没有办法谏止皇上,总不能去写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温成皇后碑》,那岂不是让后人耻笑!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蔡襄坚持自己的人生操守,他宁可被皇上治罪,也不愿违心写碑。蔡襄“不轻为书”,只是不喜书画应酬,他对自己敬重的人,则会专心致志地为他书写作品。如北宋名相韩琦,胆略过人,曾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参与庆历新政,做了三朝贤相,为人又高风亮节,蔡襄对他仰慕已久。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韩琦是相州人,他回家乡出任相州知府时,在州署后院修建了一座堂舍。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一句话:“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韩琦富贵而归故乡,大施德政,泽被乡里,把这座堂舍取名为“昼锦堂”。当时的参知政事欧阳修,赞誉韩琦的美德,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的文章写好后,要勒石树碑,他去请书法圣手蔡襄书丹。如果是别人求取墨宝,蔡襄可能又要借故推辞了,而韩琦和欧阳修,都是他敬佩的人,一个是辅国贤臣,一个是文坛领袖,怎能不用心去写呢?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古来有文章因书法而传世的,也有书法因文章传世的。蔡襄看了欧阳修的《昼锦堂记》,见文采纵横,不由得拍案叫绝,这更坚定了他写碑的决心。蔡襄写这篇碑文,用心到什么程度呢?古代书法家书丹都是直接拿着毛笔在碑上写字,蔡襄则别出心裁,他把《昼锦堂记》每个字都先在纸上写上几十遍,然后挑选出最佳的一个字,把这一个个字拼合在一起,附在石碑上,再请工匠刻字,“百衲碑”之名也由此而来。

蔡襄拒绝给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昼锦堂记》又称“三绝碑”,主要是人奇、文奇、书奇,韩琦、欧阳修、蔡襄交相辉映,一篇作品汇聚了当时的政坛、文坛、书坛的领袖。蔡襄所写的《昼锦堂记》,字字规整,端庄秀美,有《多宝塔》的遗风。这个碑帖就以单字来看几近完美,但创作过程类似于“集字”,字与字间的气息稍欠连贯。初学楷书的人,都要经过单个笔画、单个字体的反复训练,《昼锦堂记》不失为一个好的临摹范本。蔡襄力求每个字都尽善尽美,毫不懈怠,这是他治学严谨,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一笔一划、一字一列间看出他对韩琦的敬仰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