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体质常常比较差,呈贫血貌,要加强营养,纠正贫血,改善全身情况。出血的时候避免过于疲劳与剧烈运动,保证足够的休息。及早止血,适当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不同年龄应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青春期病人要以止血和调整周期为主,促使卵巢功能恢复与排卵;更年期女性止血后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不用多考虑恢复卵巢功能。 (一)无排卵型功血:按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措施。青春期、育龄期病人以止血和调整周期为主,促使卵巢功能恢复与排卵。更年期女性止血后以调整周期与减少经量为原则。 1.止血:有止血药、激素和手术止血,还可以输血加强支持疗法以达止血目的。 (1)刮宫术:已婚者要为首选。该法止血迅速,是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刮取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还有利于诊断。 (2)雌激素止血:大量雌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迅速修复,而达到止血目的。经常用己烯雌酚1至2毫克,每6至8h1回,一般用药3日内血止、血止或者出血量明显减少后递减,每3日减量1回,每回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三分之一,直至维持量,即每天1毫克。或者用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肌肉注射,每6至8h1回,能够达到快速止血,血止后再用己烯雌酚渐渐减至维持量。不管应用何种雌激素,2星期后开始加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黄体酮1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回,或者安宫黄体酮6至10毫克每天1回,共7至10日停药。雌、孕激素同时停药。一般在停药3至7日撤药性出血。 (3)孕激素止血:比较适用于身体内已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病人。 1、如果为少许不断出血,黄体酮2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回,共3至5日。更年期病人配伍应用丙酸睾/丸酮25至5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回,能够增强止血效果。 2、对出血量多的病人,需要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方可止血,安宫黄体酮8至10毫克,每6h1回,用药3至4回后出血明显减少或者停止,则改为每8h1回,再渐渐减量,每3日递减三分之一量直至维持量,即安宫黄体酮4至6毫克每天1回,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后发生撤药性出血。 3、出血量多者也可以口服短效避孕药。 (4)三合激素止血: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黄体酮12.5毫克,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回肌注1支,可以在6至8h后重复注射,一般在24h可望血止,血止后停药,等待撤药性出血。雄激素有拮抗雌激素,增强子宫肌肉和子宫血管张力作用,能够改善盆腔充血,减少出血量,经常使用于更年期女性。 (5)其它止血药物:因部分功血病人,子宫骨膜纤溶活性增多,出血量增加,用抗纤溶治疗有良好效果,可以选用:止血芳酸(PAMBA)100至200毫克加25%至50%葡萄糖40毫升内静脉缓慢注射,每天1至两回,出血明显减少后停止。本药效果比较好,毒性比较低,不容易发生血栓。6-氨基己酸(EACA)4至6克加5%至10%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100毫升稀释,15至30分滴完,维持量每1h1.0克,出血明显减少后停止。止血环酸0.25至0.5克溶于25%葡萄糖溶液20毫升内静脉注射,每天1回,连用2至3日。 另外,亦可依情况搭配使用止血敏0.5克静脉或者肌肉注射,每天1至两回(注意该药不可和6-氨基己酸混合注射,以免引起中毒)。安络血2.5至5毫克,每天3回口服或者每回5至10毫克肌肉注射。西苑医院妇科用止血芳酸300毫克、止血敏3克、维他命K110毫克、维他命C3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里静脉点滴,每天1回,一般使用3日可以减少出血量或者止血。 2.调整周期:使用性激素人为地控制流血的周期和减少出血量是治疗月经失调的一项过渡措施。其目的在于: 1、使病人自身的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暂时抑制一段时期,停药后可能出现反跳,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 2、性激素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按期剥脱,而且出血量也不致过多。经常用方法有: (1)雌、孕激素疗贯法:即人工周期,比较适用于青春期功血病人。己烯雌酚1毫克,于出血第5日起,每夜1回,连续服用20日,至服药第11日,每天加用黄体酮10毫克肌肉注射(或者安宫黄体酮6至10毫克),两药同时用完,停药后3至7日出血。于出血第5日重复用药。 (2)雌、孕激素合并应用:比较适用于育龄期(有避孕要求)与更年期功血。己烯雌酚0.5毫克和安宫黄体酮4毫克,于出血第5日起两药并用,每夜1回,连续服用20日,撤药后出现出血,血量比较少。 (3)孕-雄激素合并法:经常使用于更年期功血以减少撤药性出血量。自预计下1回出血前8日开始,每天肌注黄体酮10毫克与丙酸睾/丸酮10至25毫克,共5日。 (4)全周期孕激素:比较适用于雌激素水平很高(血中E2>370pmol/升)于月经周期或者药物撤血第5至25日,选择炔诺酮2.5毫克、甲地孕酮4毫克或者安宫黄体酮5毫克,每天1回,连续服用22日。治疗时间长短,可依据子宫内膜病理报告而确定,一般不得短于3个周期。内膜增生过长,治疗效果不得低于6至9周期,接下来再依据治疗后内膜检查结果,再制订治疗方案。 3.增进排卵是治好无排卵型功血的关键。青春期、育龄女性在月经周期已基本控制后,即应选用下述药物促排卵,期间测基础体温观察治疗效果。 (1)雌激素:比较适用于身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低者。自月经第6日开始,每夜口服己烯雌酚0.125至0.25毫克,20日为一周期,连续3至6周期。另外有文献报道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加中药当归、白芍、熟地各10克,迎阳子、巴戟肉各12克,仙灵脾、鹿角霜各10克,覆盆莓、何首乌各12克,共用3个周期,比较适用于雌激素不足子宫发育欠佳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好。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LRH)于月经周期的中期,仿效生理分泌形式,连续脉冲式给药,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天5微克,共3日,也许促使排卵。也有在月经第5日开始给50微克肌肉注射,每天1回,连用7至10日,或者在月经周期第14至15日皮下注射100μ克。 (3)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HCG合用:比较适用于合并不育症病人。于月经周期或者撤血第5日予hMG,每天75U,治疗7日后卵泡仍不大,可加大到每天150U,当卵泡发育达20mm、卵巢增大不超过5至10厘米时,可加肌注HCG5000U,每天1回,连注1至3日,起促排卵作用。 (4)克罗米芬和HCG合用:一般停用克罗米芬7至8日然后用HCG3000至5000U肌注,一般均能够达到有效的诱导排卵。 4.其它对顽固性功血或者年龄较大并且子宫内膜呈腺瘤型增生过长或者不典型增生者,可以选择子宫切除术或者通过电凝切除子宫内膜。 (二)排卵型功血: 1.黄体不健可以选用下列方法: (1)黄体功能代替法: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健全普遍采用的方法。在经前第8日起,每天肌注黄体酮10至20毫克或者口服安宫黄体酮8至12毫克,共5日;也可以在基础体温显示排卵后,肌注长效黄体酮250毫克1回。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基础体温开始上升后第3日起,每天或者隔日肌注1000至2000国际单位,共5回,可起刺激和维持黄体功能的功效。 2.黄体萎缩不全经常使用下列方法: (1)孕激素,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药物和用法同前。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黄体功能,用法同前。 (3)雌-孕激素疗贯法:目的在于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活动,以期停药后产生功能的反跳反应而恢复正常。用法同前。 3.正常排卵型月经过多: (1)雄激素对抗雌激素法: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天1回,肌肉注射,连用3日。月经过多时亦可以用50毫克,每天1回,可以减少出血量。甲基睾/丸素5毫克,每天两回,舌下含化或者口服,可从月经周期第10日起,共服10日。 (2)前列腺素合成酶制剂: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前列腺素研究工作的进展,认为正常月经过多可能因子宫内膜里前列腺素(PGS)的增多,尤其是PGEα和PGF2α比例的失调和PGI2的增加。所以可以采用以下药物可以减少流血量。甲灭酸(扑湿痛)0.25克,每天3回,初次加倍,月经期开始服,不宜超过1星期。肾功能不正常者慎用。消炎痛25毫克,每天3回,餐后服药可降低对胃的刺激,月经期开始服药,不超1星期。氯灭酸(抗炎灵,抗风湿灵)0.2克,每天3回,初次加倍,经期第1日开始,约服7日。 (3)止血剂:可依情况选用止血芳酸、6-氨基己酸、止血敏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