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里面秦风说的一段话特别有意思: 这段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指“道” 二:阴、阳,天为阳,地为阴 三:阴与阳交融之后产生第三种物质——和气 即道始生一,一生二(即阴与阳),阴阳再生清、浊、和 三气,即天、地、人。天地人共生万物也(三生万物)。万物均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冲融产生和气。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摩相荡,达到了“和”的状态,则化生宇宙万物并推动和调控着它们的发展变化。即所谓“阴阳和合而万物生”。 人是自然万物之一,也是宇宙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记得我高中时也曾思考过关于人的问题。比如“人的存在之于宇宙有何意义?”。只是那时的我思之不解,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一直存疑至今。 那么,按照道家的理论,人,不过是自然界的产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人身也是一个小天地。既然天地阴阳二气不断地升降运动而交感,那么人身的阴阳二气也在不停地升降出入运动,相互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过程的正常进行。 居上之气往下降,居下之气往上升,“阴升阳降”是宇宙中和人体内的阴阳之气的共同的运行规律。
五行,其中,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 五行学说用于阐释人体生理,利用五行类比五脏。 心(火)系统:心与小肠相表里,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脾(土)系统:脾与胃相表里,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肺(金)系统:肺与大肠相表里,在体合皮,开窍于口,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悲; 肾(水)系统:肾与膀胱相表里,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肝生筋,筋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主疏泄以助心行血; “心生肉,血生脾”,即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温暖脾阳,以助运化; “脾生肉,肉生肺”,即土生金,如脾运化之水谷之精化气以充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合为宗气; “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养肾精,肺之肃降以助肾纳气; “肾生骨髓,髓生肝”,即水生木,如肾所藏之精可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制约肝阳,防其上亢。
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着机体的平衡和稳定。
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
还是那句话,阴阳与五行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认识中医、走进中医的得力工具。 当然,阴阳五行的内容绝不止这些,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搜索吧。
|
|
来自: 天竺ym4utwuzo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