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要追寻诗与远方?这本书能给你答案

 mengyu4613 2018-05-03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是一句已经被说烂的话。五一假期刚过,在你的朋友圈里,说不定就有朋友的旅行照以此作为配文。

在年轻人纷纷把这句话奉为圭臬,骑行西藏、寻梦尼泊尔、勇攀珠峰大本营时,我们也往往能听到一些嘲讽之声,说这是“矫情”、“装逼”……

罗小喵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48分钟前

苏阳,文涛,小小米

韩梅梅:好美哦!你晒黑了没?

Susan:朋友圈第9个去西藏的人,呵呵。

其实,经典君也是一个向往远方的人,相信很多年轻人跟我一样,但你是否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呢:

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远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也许,这部小说能给你答案,它就是 ——《走出非洲》

  关于作家 


凯伦·布里克森(1885—1962),丹麦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七篇哥特式的故事》、《最后的故事》、《草地上的阴影》、《走出非洲》。在丹麦人心中,她是与安徒生齐名的伟大作家。

凯伦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1885年,她出生于丹麦伦斯特德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颇有名望的政治家和作家,给了她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开阔的眼界。

凯伦10岁时,父亲突然不明就里地悬梁自尽,使得她与母亲陷入巨大的悲痛,并遭受众人非议。自此,凯伦和母亲只得依靠母亲的娘家生活,但她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天分却在这段时期里得到了发掘。

也许,正是父亲的死亡和那段寄人篱下的时光,让凯伦·布里克森变得敏感、细腻,并在骨子里带着忧郁。

在1914年至1931年间,成年后的凯伦远赴非洲生活,与丈夫一起经营一家农场,生活看似岁月静好,她却过得并不顺遂。

时至今日,凯伦在肯尼亚的故居都是当地的热门景点,热爱《走出非洲》的人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朝圣”,想要感受她当年的生活。图片来源:肯尼亚旅行官网。

但是,十余年的非洲旅居生活却让凯伦收获良多:她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并跻身北欧、乃至世界最优秀的作家行列,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留名青史的好作品,而《走出非洲》,就是反应她当时生活的最好记录。




  关于作品 


我在非洲曾经有一个农场,种咖啡豆,给黑人小孩治病。我在非洲遇见了为自由奋不顾身的情人,热爱动物胜于人,折桂而来,情迷而往。我在非洲曾写过一首歌,哪里有已逝的热土,哪里有纯洁的朝露。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曾触及所有,我总是一再启程,因为哪里都陋于非洲。


《走出非洲》发表于1937年,是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内容有关于她在非洲的见闻,用细腻、灵性的文字描绘了肯尼亚震撼人心的壮丽美景和主人公的生活和见闻。


Karen Blixen

自问世以来,这部小说就备受世界瞩目,常年占据着亚马逊北欧国家作品销量榜单首位,还曾两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最终遗憾落选,却让大众和诸多优秀作家成为了凯伦的书迷。

海明威曾说:“单凭《走出非洲》这一部作品,凯伦·布里克森就应该是当仁不让的诺奖获得者。”《蒂凡尼的早餐》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则评价《走出非洲》是二十世纪最唯美的一本书”

1985年,环球影业将《走出非洲》的故事搬上荧幕,由“梅姨”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凯伦。这部电影斩获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七项大奖,在口碑和票房上大获成功。

电影将凯伦与情人丹尼斯的爱情作为主线,使故事更具有戏剧性与可观性,但原书所表达的,却远远不止爱情。

而这个让世界惊艳的非洲故事也并不复杂:

凯伦与丈夫布里克森来到肯尼亚经营农场、种植咖啡,体验着在现代社会无法想象的新鲜生活,并与这里的白人和土著居民们产生了深厚的情谊。

在看似神仙眷侣般的生活里,凯伦却遭受着诸多的磨难:咖啡收成堪忧;与丈夫的婚姻名存实亡,并最终走向破裂;农场失火,她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情人坠机身亡,她失去了最懂她的灵魂伴侣。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变故后,她怀着忧伤和眷恋离开了非洲,并再也没有踏上过这片土地……

▲也许情人驾驶飞机带她看过的风景,就像这般美丽。

其实,说得俗气一点,这就像是一个“女文青旅居非洲体验生活”的故事,但它却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力,让同类型的旅行故事黯然失色 —— 

凯伦·布里克森的诗与远方,

到底有什么不同?



  诗与远方的意义  


《走出非洲》为何能够体现诗与远方的意义?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散文、诗歌般优美的语言   

首先,本书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优美、细腻和充满灵性的文笔。凯伦·布里克森用日记式的叙事和散文般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她所亲历的非洲高地之上。

初读《走出非洲》,你也许会被文中大段大段的景色和场景描写吓到,或者感到疲倦——但这些生动的景色描写,正是这本书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跟随着她的文字,你仿佛能看到那片迷人的蓝色天空、机警的瞪羚和迁徙的野牛;仿佛也像她一样拿着猎枪和狮子对峙;仿佛也坐上了飞机,俯瞰着这片苍茫壮阔的大地……

经典君随手为大家摘抄一段:


这儿的天空永远都是淡紫或淡蓝色。天空的蓝蕴藏着勃勃的生机,把不远处的山脉和树林都涂上了一层鲜活的深蓝。大团大团轻盈的云朵在高空漂浮游移,不断变幻出各种形状。正午时分,大地上的空气开始躁动,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潺潺流动的溪水,闪烁着、起伏着,发出灼灼光芒,映照着万事万物,在天空中变幻出各种宏伟壮观的海市蜃楼。


身处这样的高空,整个人都会呼吸顺畅、踌躇满志、身心轻松。每当早晨醒来,你会想:我来了,这里就是我应该生活的地方。”


小说虽然没有构建出一个巧妙、宏大的故事架构,却胜在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描写与直戳人心的心理描写,它默默展开画卷,任读者铺开想象、深入思考——如果不曾坐下来细细品读、陶醉于字里行间,你就无法完全领略它的美好。

   具有深度与广度的主题   

其次,《走出非洲》不仅是一部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游记,除却壮阔的美景与感人肺腑的爱情,它还触及了更加广阔、深刻的话题——既人性、平等、人与自然、得失、生死。

最初,凯伦是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肯尼亚,买下了农场、租用土地。在那个时代,为她工作的土著居民性质几乎等同于奴隶,是她的“所属物”。然而,凯伦却为这些马赛人的小孩治病、开设学校,还把原本能用于种植的部分土地留给他们居住,并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在凯伦的笔下,你看到的是她对原住民和非洲文明的尊重与悲悯,以及对自己“殖民者”和“上等人”身份的反思——这些平等的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善良与光辉。

▲居住在东非大地上的马赛人,

他们至今保存着原始的游牧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在非洲的十余年里,她经历了朋友的去世、见识了草原上的弱肉强食,于是懂得——在这片原始蛮荒的大地里,生死稀松平常、周而复始,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

凯伦将自己与非洲大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这里的风景和生灵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却也感悟到自己不过是过客,她如此写到:

当我开始向命运妥协,当变卖庄园的谈判拉开序幕,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地干旱,我就感到自己发烧;草原鲜花怒放,我就感到自己披上了新的盛装。而这会儿,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清楚看清它的全貌。

正是在非洲的丰富经历,给了她如此广阔的见识与心胸,以及宠辱不惊的平常心。

   主人公的成长与自我超越   

在经历过所有之后,凯伦带着热爱与豁达告别非洲。此时,她青春已逝,没有了婚姻,没有了爱情,也没有了苦心经营的农场,就如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但她却能写下 ——“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曾触及所有。”

离开非洲的凯伦·布里克森,真的是两手空空吗?

其实不然。初到肯尼亚时,她不过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富家小姐,非洲大地却用美不胜收的景色和沉默不语的宽广向她敞开了怀抱,让她成长为一个能够击退猛兽,靠一己之力支撑偌大的农场,敢于直面惨淡现实和变故的坚强女人。

正是旅居时丰富的经历与见识,给了她独立果敢的性格、善于思考的头脑、广阔的心胸,以及心怀他人与自然的人文关怀气息。

凯伦在非洲所经历的笑与泪、生与死、失去与得到的过程,亦是她变得果敢独立、找到自我的成长过程。



去非洲时,她载满瓷器与珠宝;

走出非洲时,她两手空空,

却收获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

和洗尽铅华的灵魂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满载而归。

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这,就是远方的意义。



  互动话题  

你在旅途过经历过什么有意义的时刻,

或者有过什么特别的感触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