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考场作文】 1、在制约下起舞
在制约下起舞,方可高蹈远举,在层层枷锁中享受无限自由。
2、在方圆内起舞 孔夫子曾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然今世又有人辩驳道人生应有自己的色彩。由此来看,人行一世,制约必不可少,但也不能被“制约”绊住了脚。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在方圆内起舞。 人生须有制约规范自己。先贤圣哲的话并不无道理。一个人想要优秀出众,自然少不了对自己行为上的规范,道德上的坚守。有自我约束力的人才是一个成功的人,有道德感责任感的公民,才是一个合格的工(错字,应为公)民,也正如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才是优秀的党员。我们有许多的事物制约着自己,从自我的约束到道德法则的遵守,但正是这些制约让我们有了存在和生活的价值。 人生莫被“制约”绊住双脚。这里的制约,自然指的是我们周围的墨守成规和人云亦云了。席慕蓉说过,“生活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而我们都是过河的人。”生活多变,人生绚丽,“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们为何要让世俗来决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呢?你善天文机巧,我善诗词歌赋;你可心灵手巧,做出机杼绣品,我能低眉信手奏出绕梁之音。人生而不同,世间制约太多,不要像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所写之梅,只因文人墨客“以疏为清,以斜为奇”的传统审美而硬生生被剪去枝叶强其倾斜。我们不要被制约,也望世俗莫要强化这些观念,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自由起舞。 坚守方圆之内,我们拥有了活出真我的条件,拥有了自由起舞的条件。孔夫子除了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之外,也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先贤早就知道了人生中的制约关系,他们早在千年之前就懂得在方圆内起舞的妙术。我们也可学习他们的智慧,明白“吾日三省吾身”的必要性,知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的重要性,也要懂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霸气,勇于冲出桎梏,博得一片“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气概。 人生中的自我规范道德,准则与法律法规,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成就了我们个人的完备,而我们心中都拥有一腔不甘平凡的热血,因此我们不惧道路艰险荆棘漫漫,勇敢的在方圆之间舞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
3、囿于制约,成于制约 “界限也许就在你身边,而你却认为你可以去到任何地方”,《悟空传》如是说,人生于世,其实也就意味着生于制约。 凡事都有两面,制约亦然。一方面,制约意味着不自由,即被禁锢;另一方面,制约代表着规范,即使人成方圆。 制约的弊端一直存在,如祥林嫂,被封建思想所制约,他的拘泥不变通导致了她的悲剧。再如李煜,为帝位和江山社稷的制约,最终也只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因此制约之弊无法忽视。 制约的利处,更是不容小看。嚣张跋扈的齐天大圣困于金箍也只能安分送唐僧前去取经,最后修成正果。为非作恶的歹徒,遇上不可侵犯的法律,只能接受应有的惩罚,重新做人。制约的确限制着我们,可以帮助着我。如国法的制约让我们远离犯罪,如道德制约让我们培养良知,如物质制约,让我们丰富精神。制约的小弊在大利面前实在是无可厚非。 “鱼欲一异群鱼,舍水跃岸则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如市即擒”。跳出制约特立独行总是不易,我们应做到囿于制约而成于制约。红军长征得以载入史册,是因为战士们在物质条件的制约下仍完成这一壮举,司马迁能被世人铭记,是因为他被困于牢室仍能写出千古史记,莫里哀可以成为喜剧大师,是因为他为病体拖累仍要完成创造上台表演。他们有着坚强的性格,有着不灭的信念,有着无畏的精神。正是这些品格让他们处于制约之中却能生长于制约之外。他们就是成于制约的最好典范。 “当手里的每一张牌都是坏牌,想要赢一把的唯一方法就是打破规则”,保罗的《幻影书》中写道。是的,制约并不是完全无法避免。五柳先生远离官场的制约,虽不能飞黄腾达,却让后人记住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豁达,焦仲卿和刘兰芝为情所死,虽不能白头偕老,却让他人理解了“君为磐石,妾如蒲苇”的坚韧,文天祥不愿被金军制约,虽付出生命,却让后人铭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人们皆不愿困于制约,虽都牺牲了某些东西,却真正让自己自由。
4、明辨“三境”,安于制约
5、在制约下呼吸自由的空气
请相信即使身处制约之中,人可仰望星空,呼吸自由的空气。
作文立意 1、就“制约”谈“制约”的现象,谈大千世界存在着什么样“制约”,将无处不在的“制约”合情合理的具体化。这是从表面看待“制约”的角度。 2、就“制约”谈“制约”的利弊,较为具体、全面、合理地分析“制约”之利与之弊的。这是从多方面看待“制约”的角度。 3、就“制约”谈“制约”的转化,在看到“制约”之利与之弊的基础上,谈出我们怎样面对大千世界的各种“制约”,并最终超越“制约”,变“制约”之不利为有利,从而实现人生之理想目标。这是辩证地看待“制约”的角度。 4、其它立意角度只要围绕“制约”谈看法均可,但必须对“制约”讲出一点点较为合情合理的见解。 二、评分等级 一类文:54——60,立意就“制约”谈“制约”的转化,并兼顾语言、思想、内容、章法、卷面等方面。 二类文:48——53,立意就“制约”谈“制约”的利弊,并兼顾语言、思想、内容、章法、卷面等方面。 三类文:42——47,立意就“制约”谈“制约”的现象,并兼顾语言、思想、内容、章法、卷面等方面。 四类文:36——41,其它立意角度只要围绕“制约”展开均可,但必须对“制约”讲出一些合情合理的看法,并兼顾语言、思想、内容、章法、卷面等方面。 五类文:35以下,完全不谈“制约”,另说一套,审题完全偏了的。 作文题要求“认识” “制约”,“谈谈你的思考”,暗含着文体应以论述为主,所以,以记叙、描写、抒情为主的,则在五类等次给分。 三、个案处理 1、缺少标题扣2分;只有标题而无正文的,得2分。 2、600字以上800字以下的完篇作文,可根据评分标准正常打分,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3、有标题但正文只有200字左右的,得10分左右;有标题但正文只有400字左右的,得20分左右;在600字以下的,得30分左右,控制在五类等次打分。 4、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酌情扣分,扣满2分为止。 阅卷分析报告 一、命题特点:三次诊断三种类型 一诊“孙洪涛——折纸达人”,属时评类;二诊两句名言合并,形成有机关联,属合并类;三诊,为消除盲区、陌生区,选择了颇具哲学意味的理性思辨类题目——制约,属独词命题。这与2017年上海卷“预测”一题相似。 这三种类型的命题对高考前的作文训练极具指导意义,各种类型都要训练,未雨绸缪,以应万变。 二、突出问题 1.审题失误:一是对材料内容分析不透彻,材料中说“制约无所不在”,就暗示了“制约”的存在性与绝对性,不可否定,但有些学生却立意为“不要制约”;二是对文体的隐性要求有所忽略,“如何认识”“谈谈你的思考”,偏向于议论文。 2.偷换概念:写约束、管束、控制; 3.重心偏移:如立意为“无制约,不创新” “无制约,不和谐”这类作文,有许多学生将重心放在了后面。 4.技巧欠缺:这类“独词”类作文,有些学生通篇不提制约,风险太大。 4.卷面潦草:作文既要里子,也要面子。关于书写,练总比不练好。 四、教学建议 1.注重拟题训练:标题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好标题会说话(文旨化——直观,文学化——美观),如“制约之下,亦能徜徉”“制约有道,韶华丰盈”“理性制约,时代大美” 2.注重列提纲训练:兼顾各类类型,形成一定的章法 3.美段素材的积累、归纳 4.牢记作文四宝:章法、语言、思想、卷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