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圣人,就是肯把自己的圈子外延

 oooppp1969 2018-05-06

【1】

 

西周初年,姜子牙和周武王进行过一次意味深沉的谈话。

周武王认为,既然天下是他们家族打下来的,那就该让家族所有人都享受荣华富贵。

姜子牙否定了周武王,说,天下的确是你们家族打下来的,但是,你们家族也有很多人没有付出,既然没有付出,如何要回报?

周武王说,我明白了,还应该让你们这群功臣享受荣华富贵。

姜子牙又否定周武王,说,功臣受赏赐,理所应当,但还有一些人,更应该受到赏赐。

周武王琢磨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还有哪些人该受到赏赐。

姜子牙就提醒他,天下人。

周武王吃了一惊,我辛苦得到的天下,和天下人有什么关系?

姜子牙说出千古一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必须要照顾好天下人,你和你的家族、战友固然是一个圈子,但你和天下人同样是一个圈子,待遇上不能有厚薄。

如你所知,姜子牙的话在无数统治者心中就是胡扯的屁话。中国古代的“以民为本”,只不过如同一个半仙和统治者站在猪场前,半仙对统治者说,你要以猪为本啊,它们可是你的财富源泉!

 

2

 

北宋帝国第六任帝赵顼(宋神宗)即位后,对腐败无能的帝国现状大为不满。一种无法抑制的使命感让他起用王安石进行雷霆万钧的变法。王安石的使命感比赵顼还要强悍,他希望能把帝国改造成一个清洁社会:清洁的权力、清洁的财富,清洁的文化和教育,清洁的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拿权贵圈子开刀。但如你所知,既得利益阶层根深蒂固,不是轻易就能扳倒的。所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进行,反对的声浪是一浪更比一浪高。

大臣文彦博是坚定的反对者之一,对王安石大肆攻击。他的基本思想就是,祖宗法不能变,一变的话就动了国家的基石。而王安石进行的所有变法都是在动国家的基石。如果真的这样折腾下去,会冷了士大夫(官员)的心。

赵顼听明白了,什么国家基石,什么祖宗之法,其实就是动了他们士大夫的既得利益。

他不阴不阳地对文彦博说:“士大夫对这场变法可能不赞同,但老百姓肯定是鼓掌叫好。”

文彦博当即反驳道:“皇上,您是站在官员这一边,不是站在老百姓那一边(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意思是,您和我们是一个圈子,老百姓算个屁啊。

这句话绝对的卑鄙自私,但非常遗憾,文彦博说的是实话!

 

3

 

依王阳明先生的看法,仁爱是有厚薄的,先爱自己、再爱父母、爱亲人,爱天下人,正如一个个圈子,无限的外延出去,最后达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

达到这个境界,就是圣人;封闭在某圈子里,没有能力外延的是庸人;有能力却不肯外延的则是畜牲。

以此推断,文彦博用言语证明了自己是个老畜牲,当然,无数人虽没有这样的话,但却用行动在坚定无畏地证明着自己是畜牲。

 

【4】

 

以我良知行动于万事万物,则万事万物皆得良知,天下就变得和谐、干净。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但为什么掌握着天下最丰厚的资源的那群人,却龟缩在自己的圈子里,自娱自乐不肯这样做?

唯一的解释就是,在既得利益者的圈子里,所有人都是付出的太少,得到的太容易。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是被良知不认可的,所以他们怕失去。怕失去,就必须要严密防守自己的圈子,绝对不能外延出去,当然,更不能让别人动自己的圈子。

所有的圈子,不过是个死循环。因为无法流动,时间一久,越大的圈子、越有丰厚资源的圈子,就越肮脏,越愚昧。

所以,要创造一个清洁社会,必须砸碎这种种小圈子,让天下只有一个圈子!

圣人所希望和时刻在做的,无非就是这样的事情。

如此,才能把文彦博的歪理邪说变成真正的良知判定的真理:领导阶层与百姓治天下,非与几个小圈子治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