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一直在汲取知识,而没有见识

 oooppp1969 2018-05-06

1

 

东汉中后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宦官之祸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戚之祸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祸(文字之祸)开始。

强盛的西汉灭亡后,仍留下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给东汉,诸如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刘彻对儒家体系的认可,儒法并驾齐驱的高明思想策略。谁又能想到,这一切在东汉开始发生变化,最后变质,让东汉创造了三个低能的第一。

始作俑者,就是东汉中后期的知识分子。

西汉后期,思想逐渐统一,知识分子只能在这个统一的圈子里发挥能量,经学崛起。

所谓经学,就是注解从前的经典,好处是,它能让从前不被人注意和见过的知识点呈现天下,坏处是,它不是发挥再创造,而是锦上添花,甚至是画蛇添足。

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知识点上用力,又抬出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权抗衡,所以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掌控政权,对这些整日穷嚼蛆的知识分子都不待见。

纯粹玩知识点的人,一旦遇事,必然魂不附体,因为知识点不能产生对抗问题的方法,它只是平时无事时的点缀。

所以,宦官搞知识分子,轻而易举,于是就有了数次党锢之祸。外戚也搞,但比宦官温柔,知识分子也是俯首帖耳,这种俯首帖耳是发自内心,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

 

2

 

世上很多人都在学习,有人学的越多越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所以拼命学。有人学的越多越自卑,因为天下知识太多了,所以也拼命学。

但这学,后面没有跟着“习”,学本身就成了背诵知识点的庸碌行为。

孔子说,学而时习,学是学知识点,习,则是练习,练习的肯定不是你的知识点,而是从知识点中突破出来,甚至是彻底放弃知识点。

理论上,知识点是敲门砖,知识越高,敲起门来越容易。可惜的是,很多人一生都在练搬砖,根本就没有去敲门。

正如东汉那些经学家,论知识储备,连肛门里都是诗书老庄,论处理人生危境,马上屎尿齐下。

 

3

 

古语云,水大漫不过鸭子背。如果把水比作知识,鸭子背就是你要处理的事。一根筋的人认为,若想漫过鸭子背,我只要不停的增加水量就可以,但你越是专注于增加水量,你要处理的问题的难度就越高。

若想漫过鸭子背,捉过来杀掉再仍水里就万事大吉,捉过来杀掉就是见识,它有时候和知识点毫无联系。

为什么我们会不停的注水,而忘记了可以把鸭子捉来杀掉,然后扔水里解决“水能漫过鸭子背”这个难题。

因为我们的脑子始终在关注于知识点和知识量。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们学到的知识量和我们要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一回事。

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创造出这些知识后又让这些知识反过来管束人类。

这就是画地为牢。

它大概有好处,可以使人类有秩序的生活,但它的坏处就在于,创造这些知识的人,本人可能是见识高手,其创造的知识对他人却毫无用处。

 

4

 

《大学》三纲八目,绝大多数人都了解,但这只是知识点,就如你会背诵中国历史歌谣一样,你真的了解中国历史吗?

知识点太容易学,正因为容易,所以它不可靠。见识,就不一样。它是越过知识点,甚至是避开知识点,直奔问题本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切知识,都是在给本质添油加醋,像包裹木乃伊一样,把本质包裹起来,迷惑你。你知道的越多,就会越恐惧、自卑,忘记了它们是一种伪装。

人世间所有的问题,只要剥开它的伪装,其实只是一个问题。包子是拿来吃的,这就是见识,十八个褶、一百个褶就是知识,关注于褶皱,不知道吃,非饿死你不可。

抓住本质,就是见识,被这个问题搞的晕头转向,还以为自己才华横溢,就是蠢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