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刘海粟泼彩特技解析及异同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5-06

泼彩法是种以泼墨法为基础,借用工笔花鸟画的“撞水”、“撞色”二法,并从西画中吸取营养而创造出来的新技法。张大千、刘海粟是我国泼彩法造诣最高的大师。

张大千泼彩特技


谢稚柳先生认为张大千的泼彩有很深的传统渊源,并将其置于中国的古今序列中,同时表示自己也是学大千的,这条脉络是清晰的。张大千也常常表示'我并不是发明了什么新画法,也是古人用过的。只是后来大家不用了,我再用出来而已。'这表明张对自己的路径和位置是十分明白的。如果完全视之为自谦之语,反而是对张的清醒的自我认识的误读。但刘海粟的'泼彩'却并不是这条脉络上的,刘本人对这一点也极为自觉,云是自创,是自信而非好胜。


张大千泼彩山水

刘、张'泼彩绘画'的类型之别源自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他们的艺术历程不同。

简言之,刘中西兼能,而张是传统画法的集大成者。

二是触发他们产生这一创新的原因不同。

张大千开始画'泼彩'是在巴西时期,由以下三个原因触发的:

1、眼疾为主要近因;

2、西方当代艺术的接触与刺激;

3、自我求变的精神与知友的激发。

三是他们熔铸'泼彩'之法的切入途径和内在构架不同。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他们的'泼彩'法中所传承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异同。

刘海粟泼彩山水

同的方面是,首先他们都传承了杨 和张僧繇的没骨青绿法(这中间与吴湖帆也不无联系)。但他们步入大传统的法门却大异其趣。张大千在切入传统的最初,就醉心于丰富多样的技法和图式,一手以假乱真的仿古绝活可谓颠倒众生。而刘海粟深入古人堂奥,是为了从传统图式中抽离出的富于个性表现力的笔、墨、色,作为他自己抒发激情的元素,注重的不是技法,而是'人'!其次是他们在'泼彩'法中借鉴和结构西方现代艺术元素的不同视角、不同方式和不同的生成过程。张大千的'泼彩'从画面效果上来看,的确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有惊人的貌合之处,而且非常的优美。但若细细分析它的内部元素和构成法则,则发觉在那汪洋流淌的墨色之下,就是他早以烂熟于心于手的那些山水图式。而刘海粟的泼彩之法,是从张僧繇没骨法中抽出了中国色彩法'随类赋彩'的原则,与西方后期印象主义和野兽派的用色和造型原则做有机的融合。简单地说,张大千是外部图式的不断变化转换,刘海粟是内创结构的日渐饱和凝结。一种是拼合,一种是化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