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性论06】李退溪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5-08

心性论是4子哲学的重要内容,亦是新儒学讨论的核心问 题,它充分体现了朱子哲学乃至宋明理学的特征。韩国李朝理学 大师李退溪(1501—1570)在阐发朱子学的过程中,出人程朱陆 王,并结合韩国历来朱子学者的思想,全面研究、继承发展了朱 子哲学的心性论,使之成为退溪学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的创新和 发挥,为朱子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而李退溪的心性论在儒学 发展史,乃至整个儒家哲学心性论发展史上,均应占有重要的 地位。
一李退溪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
李退溪以弘扬朱子学为己任,其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阐发主 要表现在:
李退溪提出理气合而为心的观点,这是对朱子思想的继承。 朱子在回答学者提出的“知觉是心之灵固如此,抑气之为邪”的
问题时论述了心、气、理的关系。指出:“不专是气,是先有知 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 ®认为心 之知觉不专是气,它首先以理为根据,有了知觉之理,才有知觉 之气,理与气合,才有知觉。虽然理没有知觉,但理是知觉的根 源,然而仅有理没有气也不行,理气结合,其虚灵之气便是知 觉。李退溪继承了朱子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理气合而为心, 自然有虚灵知觉之妙。” ®认为心是由理气结合而构成,心自然具 有虚灵知觉的属性。与朱子思想相比较,朱子只是说“理与气 合,便能知觉”,虽然知觉是心的属性,但未明确说理与气合, 便是心。退溪则明确提出了 “理与气合而为心”的思想,从而使 心的涵义,心与理、气的关系更为明白。这是对朱子思想的继承 和发挥。
退溪主张性即理,而批评陆王的心即理说,这亦是对朱子心 性论的继承。朱子吸取二程,提出“性即理也。在心唤做性,在 事唤做理”®的思想,认为性即是理,而性与心相联系,但也有 区别。“问:‘灵处是心,抑是性?’曰:‘灵处只是心,不是性。 性只是理。”’®朱子指出,心是灵处,即心是思维器官,有认知 思虑;而性只是理,性无知觉虚灵,故心性有别,从而倡心性二 元说。而陆象山则借鉴佛教心学,提出“心即理”的命题,以心 为天地万物之宗。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 也。”®王阳明亦强调“心即理”,他说:“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 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 ®陆王的心本论、“心即理”思 想遭到退溪的批评:“榥谨按:陈白沙、王阳明之学,皆出于象 山,而以本心为宗,盖皆禅学也。……于是创为‘心即理也’之
说,谓天下之理,只在于吾内而不在于事物,学者但当务存此
· 378 ·
心,而不当一毫求理于外之事物。……欲排穷理之学,则斥朱说 于洪水猛兽之灾。”®批评陆王心学以心为宗的心即理思想,从而 与陆王心学划清了界限,而坚持了朱学。并主张“性即理也,而 理与气合为心。”©退溪强调性即理,而理与气结合才为心。说明 心性有别,心是在理(即性)的基础上,结合于气才为心,单独 的理不是心,可心、性(理)不是一物。由此,退溪以坚持性即 理,而批评心即理,继承了朱子哲学的心性论。
李退溪继承朱子的心性论,还表现在他吸取了朱子心性哲学 的纲领——“心统性情”论上。退溪说:“理气合而为心,自然 有虚灵知觉之妙。静而具理,性也;而盛贮该载此性者,心也。 动而应万事,情也;而敷施发用此情者,亦心也。故曰:心统性 情。” @朱子的“心统性情”论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心兼性情, 二是心主宰性情。关于心兼性情,是指把性情都包括在心中,以 心兼静动、心兼体用、心兼未发已发为内容。在朱子心兼性情的 思想里,性代表静、体、未发;情代表动、用、已发。其心则兼 静动、兼体用、兼未发已发,三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均是心兼 性情的各种表现。关于心主宰性情,指心既主宰性,又主宰情, 即指人的理智之心对于人的本性和人的情感的把握与控制。
李退溪继承朱子,以性为静为理,以情为动为发用,心则贯 通两端,统摄性情。并指出:“人心备体用,该寂感,贯动静。 故其未感于物也,寂然不动,万理咸具.,而心之全体无不存;事 物之来,感而遂通,品节不差,而心之大用无不行。” 0认为心兼 体用,心兼静动,心兼寂然不动和感而遂通,从各个方面表现了 心对于性情的涵摄。退溪对朱子“心统性情”论的吸取,集中体 现了其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这是李退溪的心性论倾向于朱子,
而有别于陆王的地方。
李退溪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朱子哲学心性论。退溪对朱子 心性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他本人心性论的特点。
与朱子心性论相比,李退溪扩大了心的内涵,把一人之心与 天地之心、己之心与己心以外的千万人之心的沟通联系,取消彼 此的差别,这便是对朱子天地之心与人心有别思想®的发展。退 溪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己之心即千万人之心*初无内 外彼此之有异。故自昔圣贤之论心学,不必皆引而附之于己,作 己心说。”®朱子亦讲人心与天地之心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但仍指 出二者的区别。李退溪则视二者为一物,把一人的主体思维扩展 到整个天地自然界和己心之外的客体精神之中。从这个意义上 讲,李退溪称其心性论为心学。但与陆王主张的心性一元的心本 论之心学仍有区别。其实退溪提出的“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来 自《程氏遗书》卷二上篇的程伊川之语。退溪将此句与“一己之 心即千万人之心”结合起来,并取消主体精神与客体精神的差 别,这便是对朱子思想的发展。
以七情、四端论人心、道心,这也是李退溪对朱子心性论的 发展。朱子认为人的知觉之心,按其知觉的对象和内容来讲,可 分为道心与人心,“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 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关于道心与人心的关系, 朱熹强调两点:一是道心以人心为基础,二者又相互依存,相即 不离;二是道心为主,人心听命于道心。但未注意联系四端七情 来论述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李退溪则从“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 气之发”的观点出发,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以恻隐、羞恶、辞 让、是非心之四端作为义理的显露和发见,而义理又与道心相 通,故以四端为道心;而以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作 为气的发见,而气与人心相联,故以七情为人心。他说:“人心, 七情是也;道心,四端是也。非有两个道理也。馀详见答奇明彦 问目。”》这即是对朱子心性论的发展。
然而,李退溪在以道心与人心,即以理与气分论四端、七情 的同时,也注意把理气结合起来,认为心是理气合而成,故主张 理气互发。他说:“四端之情,理发而气随之,自纯善无恶,·必 理发未遂,而掩于气,然后流为不善。七者之情,气发而理乘 之,亦无有不善;若气发不中,而灭其理,则发而为恶也。”©指 出四端之情是理之发,然而气随之,即以理为主,亦不离气,故 为善,为道心;七者之情是气之发,然而理乘之,当理被气掩没 时,则为恶,为人心。就理气互发,相互包容的意义上讲,道心 与四端亦有少异。因四端属情,或有气在其中,而与义理之道 心,亦不能无少异。但总的来讲,“人心为七情,道心为四端” 是李退溪思想的基本倾向。
李退溪通过批评“心无体用”论,而发展了朱子的心兼体用 说。这亦是对不讲体用之分的陆王心学的否定。针对心无体用的 观点,退溪提出批评:
姑以所闻先儒“心有体用”之说明之,而其说皆有所从 来。其以寂感为体用,本于《大易》;以动静为体用,本于 《戴记》;以未发已发为体用,本于子思;以性情为体用,本 于孟子,皆心之体用也。盖人之一心,虽弥六合,亘古今,
贯幽明,彻万微,而其要不出乎此二字。故体用之名,虽未 见于先秦之书,而程朱以来诸儒,所以论道论心,莫不以此 为主,讲论辨析,惟恐不明,而陈北溪心说,尤极言之,何 尝有人说“心无体用”耶?
今莲老之言曰:心固有体用,而探其本则无体用也, 坭闻程子曰:“心一而已,有指体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 今既指其有体用者为心,则说心已无馀矣,又安得别有无体 用之心为之本,而在心之前耶?®
李退溪指出,体用之学由来已久,早在《易传》、《礼记》、 《中庸》、《孟子》里就以寂感、动静、未发已发、性情来分体用, 而自程朱以来,莫不以体用论道论心。由此退溪否定了“心无体 用”论。针对莲老既承认心有体用,又认为心之本无体用的观 点,退溪以程颐的话为根据,反对在体用之心之前有一个无体用 之心为之本。这实际上是以心有体用的观点来批判陆王的心本论 哲学。陆象山在总结自己心学的特点时说:“不专论事论末,专 就心上说。”®陆象山不讲体用之分,而以心为本,这与朱子心兼 体用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继承陆象山,只讲本心,不 讲体用之分,而把事物归本于心,“天下无心外之物”。退溪通过 批评“心无体用”论,来强调心有体用,最终是为了否定陆王的 本心说。退溪说:“讲学穷理,正所以明本心之体,达本心之用。 顾乃欲事事物物一切扫除,皆揽人本心衮说了,此与释氏之何 异? ”®反对把万物皆揽人本心而不讲体用,这既是对王阳明心学 的批评,亦是对朱子心兼体用说的发展。
李退溪对朱子心性论的发展还表现在,朱子讲心兼动静,以
静为性,未讲心性先后问题。退溪则提出心性“不可以先后分言
· 382 ·
之”®,批评心先动或性先动之说。退溪指出:
心先动、性先动之说,窃恐未然。盖心具此理而能动 静,故有性情之名。性情非与心相对而为二物也。既曰非二 物,则心之动即性之所以然也,性之动即心之所然也。然则 何以不可分先后耶?心非性,无因而为动,故不可谓心先动 也;性非心,不能以自动,故不可谓性先动也。故孟子论四 端处,性情皆以心称之。张子云:心统性情。”朱先生亦 云:“动处是心,动底是性。”所谓动底者,即心之所以动之 故,非外心而别有性之动也_。®
李退溪不同意心先动或性先动之说,也不同意心性俱动的观 点,他认为心能动,性不能自动,故而心性有别。然而,心动的 原因在于性,没有性,心就没有产生动的根据;性脱离了心,也 不能自动,所以性之动也不能离开心。退溪指出,心、性互为对 方动的原因和条件,因此心性不容以先后言。这是对朱子心性论 的发展。
三意义
如上所述,李退溪继承并发展了朱子的心性之学,这在儒学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发展了新儒学的主体思维,使主体意识更加强化李退 溪在继承朱子心性论,弘扬儒家道德理性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主 体思维的能动作用,强调“人心备体用,该寂感,贯动静”,“心 之大用无不行”,以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并扩大心的内涵,把人 的主体思维扩展到天地之心和己之心以外的客体精神中去,以义
理之心统率性情,从而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达到成圣成贤的目 的。李退溪称自己的心性论为心学,虽有别于陆王心本论之心 学,但与朱子心性论相比,已使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这是对新 儒学主体思维和主体哲学的发展。
丰富了朱子学的道德修养论李退溪以四端七情论道心 人心,这是其心性论的特色,亦是对朱子学的发展。退溪强调, 论心便是统性情,兼理气。他不同意仅以心对性,而不及情;或 只重视理,而忽视气的倾向。主张性发为情之际,就要加强修 养,以察识其心;气发而理乘之,以理主导气,防止气J:不中 理,而流为恶6退溪着重在已发之际的情的层面上加强道德修养 的工夫,这是对朱子重心性而相对忽视情的道德修养论的丰富。
完善了朱子哲学的心性论思想体系朱子以“心统性情” 为纲领的心性论,以其内容丰富而系统、理论深刻而富于思辨著 称于世,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到后来则遭到王阳明心性 一元之心性论的挑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面临发展和创新 的问题。李退溪站在时代的高度,一方面继承并坚持了朱子之心 性论,批评以心为宗、木讲体用之分、把万物皆揽入本心的王阳 明的心性论;另一方面通过与本国同时代的学者的相互交流和论 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命题,在关于心的内涵,心与性 情、理气的关系,体用论,动静观以及心性先后等问题上,完善 了朱子哲学的心性论思想体系。
质言之,李退溪的心性论及其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不仅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儒家哲学心性论发展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值得东方学人深人研究探讨的儒学资源。
注释:
《朱子语类》卷五。
《退溪书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6页,《答奇 明彦·别纸》。
③④同注①。
《陆九渊集》卷十一《与李宰(二)》。
《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传习录下》。
《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55 页,《〈白沙诗教〉、〈传习录〉抄传因书其后》。
同上书,第97页,《答金而精》。
同注②。
《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一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63 页,《李子粹语》卷一。
⑪详见张立文教授主编:《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 190-192页。该节“朱熹的心统性情”为本书作者所撰。
⑫《退溪书节要》第217页,《答奇明彦论改心统性情图》。
⑬《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⑭《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第508页,《答李宏仲问目》。
⑮《退溪书节要》第42页,《心统性情图说》。
⑯《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第830—831页,《心无体用辩》。
⑫《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⑬《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第845页,《传习录论辩》。
⑬同注⑧,第88页。
⑳《退溪书节要》第224页,《答金而精·别纸》。
主要参考文献
专书部分
《皇极经世》C宋〕邵雍著,《四库全书》本。
《击壤集》〔宋〕邵雍著,《四库全书》本。
《张载集》〔宋〕张载著,中华书局1978年版。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著,中华书局1981年版。
《胡宏集》〔宋〕胡宏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
《朱文公文集》C宋〕朱熹著,上海中华书局据明刻本校刊《四部备要》本。 《朱子语类》〔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南轩集》〔宋〕张栻著,清咸丰四年绵邑南轩祠重刊《张宣公全集》本。 《南轩论语解》〔宋〕张栻著,清咸丰四年绵邑南轩祠重刊《张宣公全 集》本。
《南轩孟子说》〔宋〕张栻著,清咸丰四年绵邑南轩祠重刊《张宣公全
集》本。
· 386 ·
主要參考客献
《陆九渊集》〔宋〕陆九渊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氏易传》C*〕杨简著,《四明丛书》本。
«想湖遗书》〔宋〕杨简著,《四明丛书》本。
《憝湖诗传》〔宋〕杨简著,《四明丛书》本。
《陈亮集》(增打本)〔宋〕陈亮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
《叶适集》〔宋〕叶适著,中华书局1961年版。
«习学记亩序目》〔宋〕叶适著,中华书局1977年版。
«鲁斋遗书》〔元〕许衡著,《四库全书》本。
《静修集》C元〕刘因著,《四库全书》本。
《吴文正集》〔元〕吴澄著,《四库全书》本。
《陈献章集》〔明〕陈献章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
《格物通》〔明〕湛若水著,清同治五年资政堂刻《甘泉全集》本。
«甘泉文集》〔明〕湛若水著,清同治五年资政堂刻《甘泉全集》本。
《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著,《四部丛刊》本。
《困知记》〔明〕罗钦顺著,中华书局1990年版。
«王氏家藏集》〔明〕王廷相著,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影明本。 《吴廷翰集》〔明〕吴廷翰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焚书》〔明〕李贽著,中华书局1975年版。
《续焚书》〔明〕李贽著,中华书局1975年版。
«藏书》〔明〕李费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
《刘子全书》C明〕刘宗周著,清道光十五年会稽吴杰校刊本。
《宋元学案》〔清〕黄宗羲等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明儒学案》〔清〕黄宗羲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退溪书节要》〔韩〕李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一册〔韩〕李视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韩〕李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宋明理学概述》钱穆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
《宋明理学》北宋篇蔡仁厚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
《宋明理学》南宋篇蔡仁厚著,台湾学生书局1S80年版·
《心体与性体》牟宗三著,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台四版。
《中国哲学思想史》宋代篇罗光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增订重版。 《中国哲学思想史》元明篇罗光著,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
《论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3年版。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唐君毅先生全集》卷十五,唐君毅著,台湾学
生书局1984年版。
《理学的演变》蒙培元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明学探微》林继平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宋明理学史》上卷,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宋明理学史》下卷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宋明道学》孙振青著,千华出版公司(台北)1986年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宋明篇)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心性论》蒙培元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
《儒家心性之学论要》蔡仁厚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牟宗三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再版。
《宋明理学》陈来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宋代哲学》石训、姚瀛艇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心》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二、论文部分
《体用论的动态体系及心学非主观主义》〔美〕杜维明撰,《求索》(长
· 388 ·
主要參考文献
沙)1984年2期。
《中国哲学关于理性的学说》张岱年撰,《哲学研究》(北京)1埘5年
11期。
«<道学与心学> 一书介绍》〔美〕狄百瑞撰,《中国史研究动态》(此京)
1986年1期。
《朱熹哲学的“心统性情”说》陈来撰,《浙江学刊》(杭州)1986年 6期。
《浅论中国心性论的特点》蒙培元撰,《孔子研究》(济南)1987年4期。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主体观念》张岱年撰,《理论月刊》(北京)1988年 2期。
《心本体与天本体》赵士林撰,《中国社会科学》(北京)1988年6期。
《懦家心性论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韩强撰,《南开学报》哲社版(天
津)1989年3期。
《从主体性原则看懦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施炎平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上海)1989年3期。
《中国古代哲学的“心性”论》 曾乐山撰,《中国哲学史研究》(北京)
1989年4期。
《心学并非仅指陆王一派》戢斗勇撰,《争鸣》(南昌)1989年4期。
《张载论“心”》蔡方鹿撰,《新时代论坛》(成都)1990年2期。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蔡方鹿撰,《天府新论》(成
都)1990年6期。
《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蒙培元撰,《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福州)1990年6期。
《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蒙培元撰,《哲学研究》1991年3期。
《二程心性说析论》钟彩钧撰,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1 年3月。
《象山心学与阳明心学的差异》王伟民撰,《江西社会科学》(南昌)1991
· 389 ·
年2期。
《儒家心性论的批判继承》韩强撰,《理论与现代化》(天津)1991年
4期。
《中国的心学传统》刘泽亮撰,《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武昌)1991年
3期。
《评朱熹的“道心”说》傅云龙撰,《孔子研究》1991年2期。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性思想》赵馥洁撰,《育海社会科学》(西宁)1991 年6期。
《朱熹“心统性情”说新论》蔡方鹿撰,《孔子研究》1991年4期。
《罗钦顺的心性论》蔡方鹿撰,《新时代论坛》1992年3期。
《宋代理学心性论及其特征》蔡方鹿撰,《哲学研究》1992年10期。
《理学与心学的道德实践分歧及禅学意思》邢东风撰,《孔子研究》1993 年1期。
《陆九渊心学特征探究》惠吉兴撰,《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5期。
《陆王异“心"论》魏义霞撰,《求是学刊》(哈尔滨)1993年4期。
《阳明心学与佛老》王树人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
1993年4期。
《儒家“心性之学”的界定、历史发展与前景》,胡伟希撰,《孔子研究》
1993年3期。
《程颗“识仁”思想及其与陆王心学的关系》刘宗贤撰,《文史哲》(济
南)1994年1期。
《宋代理学心性论之特征及其时代意义》蔡方鹿撰,台湾《中国文化月
刊》173期,1994年3月。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蔡方鹿撰,《河北学刊》
(石家庄)1995年3期。








后 记
宋明理学心性论或称宋明儒家心性之学充分体现了儒家哲学 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特点,而与西方哲学有别,并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至现代新儒家 以宋明儒心性之学为“源头活水”,注意研究和发展内圣心性之 学,并力图以此为主体来吸收、融合、会通西学,由心性之学开 出科学、民主等新“外王”事业,以谋求中国实现现代化。由于 宋明理学心性论在当时并对后世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 响,并流传海外,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中国及东方文化的表征, 因此,对宋明理学心性论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把握宋明理 学的理论构成、发展趋势及其对现代新儒学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影 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然而以往国内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天理论、格 物致知论等方面,对心性论的研究有所不足。在对心性论的研究 中,大多限于个案研究,而缺乏综合性的系统研究,尚没有一部 对宋明理学心性论作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出版。仅在个别专著中
有涉及理学心性论的内容。这种研究现状与宋明理学心性论所应
· 391 ·
占有的学术地位及所具有的重要性不相适应。
我在从事宋明理学研究的较长时期中,深感心性论在整个理 学思潮、各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体系里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并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张立文教授主编之“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道》、《气》、 《理》、《心》、《性》各书的撰著(均己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承担其中的宋元明部分。在写作以上五书,尤其是《心》、 《性》二书的过程中,我收集查阅了数以千万字的有关宋明理学 心性论的原始古籍资料及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既在原始资料的 运用上以大量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又注意充分了解海内外学术界 关于该专题研究的现状。做到观点与资料相结合,并深入挖掘、 探讨,力求在所研究的领域里有所创新和发展。在我从事宋明儒 心性之学研究的过程中,除完成上述《心》、《性》二书的宋元明 部分的写作外,另在《哲学研究》、《中国文化月刊》(台湾)、 《孔子研究》等刊物发表有关宋明理学心性论的论文十余篇,其 中大部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专题全文 转载,取得了初步的学术成果。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又 概括琢磨,加工提炼,深化研究,使之系统化,以图揭示宋明理 学心性论的理论构成、特征和时代意义,于是完成了这部《宋明 理学心性论》一书。鉴于韩国大思想家李退溪对朱熹心性论有继 承与发展的关系,从中也可看到理学心性论在海外的影响和发 展,故把我出席第八届韩日中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提交给大会的 论文《李退溪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附在本书之末。
书稿写成以后,·又遇到学术著作出版难的老问题,使得此书
不能及时出版。在我出书碰到困难的时候,我院科研处给予我大 · 392 ·
力支持,解决了部分出版经费。又有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裁薛永 新先生、四川省社科院中华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四川)中华文 化基金会(筹委会)赞助出版,使拙著得以与读者见面。在本书 出版之际,谨向给予我帮助的企业家和领导致以深切的谢意!
巴蜀书社领导远见卓识,积极支持学术著作的出版,为这本 书的面世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吾师张立文教授十多年来对我悉心指教,勉励有加。在写作 本书的过程中又给予我很大帮助,并为本书作序。为此谨向张师 深表敬意!
拙著的写作,错误难免,或有学术界持不同观点者,敬请读 者和方家批评赐教!
蔡方鹿
1996年11月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