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音变与诗词吟咏浅说

 杏坛归客 2018-05-08


古今音变与诗词吟咏浅说

文 / 田 浩

虽然我们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古今音变与诗词吟咏浅说”,但我们有必要先谈两个大问题,文学是怎么产生的?语音是怎么产生的?其实文学的产生,就是诗歌的产生,因为诗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一、人类文明始于“音韵”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说:“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先生的话自然是赞成文学产生于劳动的,这是文学理论家的观点,但他也无意之中道出了语音的问题,最早的原始人由于生理原因,是不能够发出复杂的声音的,大家只得“夯呦夯呦”来传达意思,有如今天的聋哑人,只得“阿巴阿巴”传达语义。我们仔细来看无论是鲁迅先生的“hangyu hangyu”(hangyou hangyou)还是聋哑人的“aba aba”都有一个a的语音,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讲到“声音产生文明的问题”,西方哲学家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有一首诗说得好:

自有人类以来,

不知有过多少落日时光。

忽然有一天,看着西天的落霞,

而“啊”了一声,

人类的文明自此开始!

大家可以想见,在盘古开天辟地多少年以后,太阳东升西落,大家都熟视无睹,突然有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猛然被这血红满天的夕阳所震撼,不由得从心里、从口中吐出一个“啊”来,这时,他从动物进化成了一个人,因为他懂得了审美!正所谓,西方谚语“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皆是饲料”。

我们人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会说“鲜花美,鲜花香”,可是牛羊呢?只会说好吃。这也正是我们说声音产生文明的原因所在。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文明要选择一个“啊”(a)的字音呢?也可以是eo啊,这就要涉及语言的起源问题。比如世界语中,爸爸妈妈的称呼均很相似,都有一个元音a

中文

英文

日文

韩文

妈妈

Mā ma

Mother

[ˈmʌeə(r)]

おかあさん

o  ka sang

아마

o  ma

中文

英文

日文

韩文

爸爸

Bà ma

Father

[ˈfɑ:eə(r)]

おかあさん

(o  to sang

아바

a  ba

由于上古时期也没有录音机,我们无法知晓古人的准确发音,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婴儿出生后的语言发展分析出人类早期原始汉语言的重要现象。

比如刚出生时的哭声:当婴儿离开母体来到人间,对外界的温度、亮度等周遭环境的不同产生恐惧,便用哭声来表达,而婴儿的第一声哭声——啊——宣告了他的语言开始,而孩子的哭声用国际音标来记录应该读如[ɦa],韵母为[a],声母为喉擦音。为什么婴儿哭的时候不咿—咿—咿地哭呢?就是因为[a]是舌面前不圆唇低元音,开口度最大,最容易发,而[i]是舌面前不圆唇高元音,闭口音,不容易发。

那么我们知道形容婴儿降生有个成语叫“呱呱坠地”,这个“呱”字就表示哭声,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但声旁为什么是“瓜”的读音呢?还有形声字“江”,左形右声,那为什么声旁是“工”呢?

按道理声旁与本字应是同音关系,但“呱”gugua表示,“江”jianggong表示,字音相差如此之远,那就只能有一种可能:“呱呱坠地”的“呱”最早要不然就读gu,要不然就读gua;“长江大河”的“江”韵母最早要不然读ang,要不然就读ong。但是我们一查韵书,就发现上古时期,这两个字的声旁与本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只是到了中古时期语音发生了变化。

示例汉字

上古拟音

中古拟音

见鱼[kuɑ]

古暮切[ku]

见鱼[koɑ]

古华切[kwa]

见东[keoŋ]

古双切[kɔŋ]

见东[koŋ]

古红切[k]

如果我们不懂得uaangong这四个读音的古今变化,那么自然会在吟咏古诗中遇到障碍:

【例一】《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西汉·刘向

长铗归来乎u!食无鱼ü

长铗归来乎u!出无车e

长铗归来乎u!无以为家ia

《冯谖客孟尝君》本是一篇散文,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门客,弹着长剑,用没鱼吃、没车坐和不受重视来吸引孟尝君的注意。上述三句是文中的一段韵文,其中的“乎”字,上古时期是匣母鱼部[ɣɑ],“鱼、车、家”均是韵脚字,但今天读起来十分不押韵,可是上古时期“鱼”是疑母鱼部字[ŋı̌ɑ],“车”是昌母鱼部字[ȶ‘iɑ],“家”是见母鱼部字[keɑ],它们都是鱼部字,韵母主要元音[ɑ],是押韵的。由此可见上古时期的a,不仅分化出了u,还分化出了e

【例二】《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e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ia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不押韵,但事实上在中古时期(唐宋时期)“者”[tɕia]“下”[ɣa]二字在韵书里同属上声马韵。

【例三】《离骚》 战国·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ong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iang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ing

本诗的韵脚字应当是“庸、降、名”,“庸、名”还算相近,但“降”字却十分不合韵。明朝的陈第,就用古今音变的眼光解读了它“降(古音洪)”《屈宋古音义》。王力先生在他的《楚辞韵读》里也注明了读音“庸”[jiong]“降”[heung],这属于东冬合韵。(《楚辞》中的“兮”闻一多先生认为应当读他的远古音“啊”,这个“啊”与现在我们唱啊的ŋa读音相近。)

二、街巷“声音”与庙堂“音韵”

由上述三例可以看出我们的汉字语音从古至今都是在变化着的,用陈第的话来讲就是“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迁,音有转移”。就是说由于古今、地域的不同,我们的字音、字形均有所变化。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语音的变化呢?大约有两个原因:

1、外因:战争迁徙、民族融合:

历史记载了中原汉人的三次大规模的迁徙,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以后,汉人从河南并州、司州、豫州等地南迁,定居在江西中部一带区域;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黄巢起义的战火迫使河南西南部、安徽南部的汉人以及已经南迁江西的移民继续往南迁移,到达闽西及赣南一带;在蒙古元人南下、宋王朝濒亡之际,中原汉人随着抗元义军继续南迁,到达粤东和粤北一带。

也正是由于后两次的南迁,所以导致闽粤方言成为了中古汉语的“活化石”。关于这一点清儒陈澧《广州音说》说“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不及者,约有数端。余考古韵书切语有年,而知广州方音之善故特举而论之,非自私其乡也。他方之人,宦游广州者甚多,能为广州语者亦不少,试取古韵书切语核之,则知余言之不谬也”。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韵书切语核之而密合如此也。

【例四】《戏妻族语不正》 唐·胡曾

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Ho zjip khiak waizjekhwan cjimcjang tsa cjin

Huot njan wun jiocjitsung dau zjethen jin

讲北方话的人可能无法理解此诗,在北方话中,十、石,真、针,阴、因都同音,而唐朝时的正音,针、因是m 尾,真、阴是 n 尾。十、石都是入声,但十是辑韵(p尾),十是陌韵(k 尾)。可见当时胡曾的妻族已经把m尾的鼻音和 n 尾的鼻音混同了。入声字中p、k、t 不同结尾也已经混同了。胡曾是湖南邵阳人,他的妻族是哪里人就不清楚了。可以肯定,当时某些方言中,入声的特点已经开始退化。

入声大约是在唐宋以后便逐渐化入到“平、上、去”三声之中,它的具体讲解会放到后面,这里着重来谈[-m][-n]的两个韵尾,我们今天普通话里以[-n]结尾的字中有一部分在唐宋时期是读[-m]韵尾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杜甫的一首诗:

【例五】《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ɕı̌ěm]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sı̌ěm]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kı̌ěm]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tsɒm]

本诗作于至德二年(757),杜甫当时四十六岁,已经走到了垂暮之年(杜甫一生活了58载),他看着人口二百万,号称世界最大都市的长安,也因战乱而化为瓦砾遍布、草木丛生的废墟,心里顿生凄凉你所以用了闭口韵[-m],表现内心愤懑。

在这里需要着重讲述的是最后韵尾“簪”的本字其实是“针”,“”是“”的本字。,篆文 像是在女人 头上插着发钗。造字本义:妇女插在头发上以固定发型的饰具。当“”的发钗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一个“兂”,并另加“竹”、加“曰”另造“”代替;“竹字头”表示用竹材制成发钗,两个“兂”表示使用多个发钗定型头发。隶书将篆文的写成。

箴”才是“针”的本字,《说文》“缀衣箴也”,篆文 = (竹)+ (咸,杀戮),造字本义:用竹针刺。后改为“鍼”,表示已用金属代替竹子作针了。再进一步简化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而“簪”就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再加上二者字形相近,韵脚一致“深”[ɕı̌ěm]“心”[sı̌ěm]“金”[kı̌ěm]针”[tɕı̌ěm],所以可能是抄写错讹导致今天我们读起来韵脚不和。

2、外因:加力省力、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就是人们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基础上,为了降低说话成本而偷懒的现象,比如“街”在上古读[ke],中古读[kai],近古读[kjaj](今天京剧《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中“街”字的发音),由于这个字音太难发了,所以我们就用“经济原则”,省力作jiē,但就这么一个省力又将语音变化了——声母g变作j,这是因为介音[j]导致的舌面颚化。

今天我们普通话中的声母jqx最少在中古以前是没有的,唐宋以后由于介音[i][j]的出现,使得原来舌根音gkh和舌尖音zcs与介音[i][j]连读,导致舌位靠近上颚进而产生了jqx。比如英语的question[ˈkwɛstʃən]t+i)念ch,还有我们京剧念白里的“秋”c+i)念作q。但是语音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陕西方言里把“杏”x+i)念作[heng]就将本应前进的颚化又读回了古音,这就证明不仅闽粤方言,各地方言中都有古音的保留。

除了这个省力之外还有一个叫加力,就是当语音的区别度低到不能辨识语义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通过加力作用来强化语音的区别度,比如现在网络流行语“你造吗?”这个“zào”的语音已经不能清晰表现语义了,所以我们必须加重力量将两个字分开,变成“你知道吗?”

如果把“知道”当成书面语,“zào”当成口语。那么自然书面语属于庙堂之音,而“zào”只能代表平民街巷之音,这就关涉到了关于实词吟咏中重要的读音处理:文白异读。

所谓“文白异读”,是指在同一个语言系统中,同一个字同一个意义而有文读和白读两种不同的读音。文读又叫“读书音”、“文言音”,主要用于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和专用术语等;白读又叫“口语音”、“白话音”或“语音”,主要用于口语色彩的词语和日常生活用语。比如北京话打碎的“碎”文读suì,白读cèi;麻雀的“雀”文读què,白读qiǎo;还有约yuē定是文读,约yāo一斤肉就是白读。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启功先生吟诵的杜甫诗:

【例五】《秋兴八首》(千家山郭静朝晖) 唐·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大家注意先生的读音处理——宅读zhè,由于先生是读私塾的,而文读音是私塾塾师口耳相传,较为凝固的语音,最接近古音(“宅”古为入声),而白读音是街巷百姓口头所说,语音形式容易变化。那么我们为尊敬古人,留住音韵之美也应当遵从读书音——文读。下面我们通过范仲淹《渔家傲》举几个诗词当中读文读音的字:

【例六】《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

例字

白读

文读

例字

白读

文读

sāi

Sàisè

zhuó

zhú

jiǎo

jué

lēi

lè

lào

luò

bái

bó


三、“声、韵、调”的古今异同与情感分析

前面我们讲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婴儿对妈妈爸爸的称呼发音都很相似,均为mama、baba,这除了韵母a开口度最大,最容易发出之外,其声母的产生也有其客观道理,这二者语音均来源于婴儿吸吮母亲奶水时发出的声音(上下牙齿和上下唇一起发出m音,但是上下唇发出b音),但这二种语音是游离的,孩子在七八个月时也会对着妈妈叫爸爸,对着爸爸叫妈妈,简单来说爸爸妈妈都在孩子眼里是提供食物的人,所以他就用吃奶时的m-,b-来称呼父母,只是后来的约定俗成才将“爸爸”与“男性”,“妈妈”与“女性”相联系,并凝固下来。

那么我们会有一个疑问,古书上爸爸写作“父”字,声母是f并不是b啊,这就要讲到古今声母变化的理论——古无轻唇音。也就是我们今天读作f的轻唇音,在古代都读作重唇b、p。如何能知晓这一点呢?

1、

 

捕、逋、蒲、匍、圃、浦 —— bp

傅、敷、辅、黼、缚、脯 —— f


谐声字:证明双唇和唇齿音不分。

            

2、通假字:证明双唇和唇齿音不分。

《孟子·告天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拂”通“弼”。

3、声 训:证明唇齿音f上古读双唇音b、p。

东汉刘熙著《释名·释宫》中注“房,旁也”意思是“房”音义与“旁”相同,旁边。是谁的旁边的宫殿呢,是“阿”旁边的宫殿,而“阿”有两种读音:①ā 发语词,表感叹;作词头。②ē 迎合,偏袒:阿谀逢迎;凹曲处:山阿。这不是就清楚了吗,“阿房宫”意思是“山脚旁边的宫殿”。

为什么取一个这么随意的名字呢?因为阿房宫就压根没建成,据中科院考古队考察资料显示,阿房宫只打了地基,并未有大量建筑出现。经过土质化验,也未发现杜牧《阿房宫赋》上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碳化物。而且从秦始皇开始建造到秦始皇去世,中间只有四年时间,紧接着秦二世即位,不就又被农民起义推翻,是不可能建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

所以对于没建成的宫殿,不可能有正式名称,人们为称呼方便起见,便叫“山脚旁边的宫殿”——ē páng gōng

4、方 音:证明唇齿音f上古读双唇音b、p。

“辅”今南昌话仍读pu;“富”今潮州话和厦门话的口语仍读bu。

我们知道了声母的古今音变对诗词吟咏有什么帮助呢?就拿这b、p、f来讲,我们前面说过启功先生吟诵的那首《秋兴八首》(千家山郭静朝晖)其颈联“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这“飞飞”二字如果按今音来读,只知道燕子的行为是飞的,但是如何飞的?状态怎样?都不知道,但我们现在知道“飞”应读重唇,那么你再去读,就听的出来它在“扑嘞——扑嘞——”的飞,不仅闻得了声音,还能想见它扇动翅膀的画面,这就是声母的魅力。

与此相同的例子便是著名的“推敲”典故,当年贾岛向韩愈请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到底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我们常拿这个典故来给孩子讲选词炼字的重要,但却没有见出个所以然,原因就在“推”的唐音大概念[t‘uɒi],“敲”的唐音大概念[k‘ɔk],显然[t‘uɒi]的字音没有有力量,但[k‘ɔk]的声音就像手指敲击木门的声音,声情并茂。

其次,声母还能传达出一种幽微的情感。

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选,更隔蓬山一万重”与《西厢记》的“当初那巫山远隔如天样,听说罢又在巫山那厢”,都是些山远不得靠近,但我们总觉得李诗最为深挚。

但又说不出是为什么,关键就在“更隔”二字上。这二字都是g音作声母的字,这样的舌根音让我们连读在一起,感到很费力……我们读完了“刘郎已恨蓬山远”,这个“远”的尾音an,似乎已经有了一种释然的心境,但再读下去“更隔”二字,便有一种如刺在喉,不得舒解的“恨”,这一张一弛便把情感突显出来了。

【例六】《声声慢·寻寻觅觅》 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是南渡之后,作者颠沛流离、丧国亡家之时而作,几乎是一字一泪,哀婉凄苦。尤其首句连用十四个叠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发声部位大略均在齿牙之间,使读者吟咏之后,感受一种啮齿叮咛、咬牙忍痛之感,所以说善识音律者,不需烦劳词意,就可解得个中妙味。

 

    关于“韵”我们要看一下他的古字形,篆文 = (音)+ (员,圆口的缶),那么韵字的本意就在于右半边,那个浑圆的鼎口。韵本来就是一种“圆”,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回环之美,比如“蒹葭苍苍”,当“圆”的第一笔“苍”出现后,必然要有“白露为霜”最承接,经过“所谓伊人”的转折,最后达到“在水一方”的“方”作结尾,形成一个回环。

【例七】《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üán)。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ūn)。

这首诗的韵脚是üánūn明显我们今天读来不和韵,这就涉及了文人口中常说的“该死十三元”,所谓“十三元”是指我们写诗填词时要参考的一本韵书《平水韵》,传说是宋末山西平水人所作,所以叫《平水韵》。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有193韵;到了宋代官修陈彭年的《广韵》增加到206韵;由于过于繁苛,与当时的语音已经不符了,所以又到了南宋进行合并,修了《礼部韵略》107韵;直到清代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礼部韵略》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上平声15部

下平声15部

上声29部

去声30部

入声17部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

在上平声中排到第十三个的韵部包含了像“元、原、垣、昏、根”这些字,而这些字容易和十一真、十二文、十四寒、十五删的韵部相混。所以考进士的举子都十分痛恨这个韵部,就给它取名叫“该死十三元”,而李商隐的《乐游原》就是押了“十三元”的韵部:原、昏,由于这两个音在唐朝以前并无差别,只是后代才分化开来,所以我们吟咏时可直接读作yúnhún

    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阴、阳、入”三韵: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元音结尾[a][o][e]

鼻音结尾[n][m][ŋ]

塞音结尾[p][t][k]

[pa]

[pan]

[pɐk]

爽朗开阔

低沉婉转

愤懑激荡

【例八】《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xǐɐt]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lǐɛt]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ŋǐwɐt]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ts‘iet]

        靖康耻,犹未雪[sǐwɛt]

        臣子恨,何时灭[mǐɛt]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k‘ǐwet]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xiwet]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k‘ǐwɐt]

这首词就是由“冠、天、八、闲、驾、踏、谈、山”这些阴、阳韵和“歇、烈、月、切、雪、灭、缺、肉、血、阙”这些入声韵交错,表达出内心的莫大忧愁、愤懑,但却不抑郁,反而悲壮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声音是能表情的。

 

关于“调”的说法学术界现在还不统一,尤其对于上古音,就是周秦时期的声调还不明朗,尤其对入声,“入声”是韵、还是调也有不同看法。

古有四声

顾炎武、江永、江有诰、王念孙

古无去声

段玉裁

古无上声

黄侃

无去有入(长、短)

王力

不过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从中古(唐宋时期)到现代四声的变化: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

 

 

 

中古四声

普通话四声

例字

平声

阴平(古清声母)

阳平(古浊、次浊声母)

上声

上声(古清声母)

使

去声(包括古浊上声)

去声

入声

变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黑、白、北、绿

由于我们的诗歌吟咏只分平仄,所以对于前两个“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可以不用细说,只需要着重讲讲“入派四声”,即分清平仄。为什么要分平仄呢?一是诗歌平仄相间,才有音乐美,比如古人的一幅对联“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虽然我们能够看懂,房屋的北边有一只鹿单独住着,溪水的西边所有的鸡都一齐啼叫,但跟绕口令一样,怎么能有美感呢?这样不能平仄相间,语义传达也很模糊啊!

第二个原因是平仄产生节奏,比如最早的《诗经》四言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为霜”是二二的停顿,前为仄声后为平声。

到《楚辞》六言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三三的停顿。之后到了汉魏南北朝有一首《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看这“敕勒川”仄仄平,“阴山下”平平仄,而且这首诗继承了《诗经》《楚辞》的停顿方法,三、四。

到了唐代就有了五言、七言,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以看作是二、三停,也可以看作二、二、一。

再向后,到了宋词,如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还有元曲,例如孔尚任《哀江南》“【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这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几乎都按照三、四的停顿规律,但在最后我想讲的是“古风”,也就是平仄格律没有完全形成的前期,古体诗怎么读,下面我举李白的古风《远别离》以做结语: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