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百岁老人微创“接骨”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18-05-08

青岛在1987年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市老龄部门统计,2017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6万,占总人口21.9%,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有三分之一发生过跌倒,超过90%的髋部骨折与跌倒有关。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从事骨科专业30年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主任孙培强发现,老年人会因为骨质疏松导致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无论是老年性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还是老年性的髋部骨折等,都会让老人疼痛难忍,卧床不起,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死亡。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让老年骨折患者快速康复,减少致残率,成为孙培强一直追求的目标。

师出名门

紧跟国际骨科诊疗技术最前沿

孙培强小时候因为顽皮经常会磕碰受伤,经过医生耐心、细致地治疗,他的伤口总能很快康复,从那时起,他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孙培强的叔叔是一名优秀的脑外科医生,受叔叔影响,孙培强填写高考志愿时选择了青岛医学院。1985年,孙培强大学毕业后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工作,当时他几乎全天24小时都守在医院,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夜总是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参加急症或抢救手术,加上大外科学科带头人李志芳主任的言传身教,孙培强的外科手术技术有了扎实的基础。

1990年,孙培强被派往当时全国最大的骨科专科医院天津医院进修一年,由著名骨科专家姚树源和姜明轩亲自带教,丰富了他对骨科疾病的诊疗经验和能力,掌握了当时骨科最先进的前沿技术。学成归来后,孙培强规范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各种骨折治疗的指征及方法,开展了适宜的骨科新手术技术,解决了部分复杂、疑难骨折和创伤的治疗难题,并打造了一支骨科专业医疗团队。孙培强还先后前往上海长征医院、华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南京中大医院进行短期培训学习,使三医骨科的发展不断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其团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患者、家属和同行的认可。

精益求精

骨科微创手术挑战“死亡骨折”

早在2002年,孙培强就率先在我市开展了PVP(经皮椎体成形术,俗称骨水泥技术)微创介入技术,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该技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小、卧床时间短等特点,目前他带领团队完成的PVP、PKP手术已达数百例。2011年,孙培强前往国内骨科专业排名第一的骨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将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和理念带回三医,并应用于实践,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手术技术的应用,让四肢创伤骨折的患者直接感受到手术创伤小、对血液运行影响小、骨折恢复快的好处;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应用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技术,比较以前的手术方式,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并且加快了老年病人的康复,这些微创技术的普及应用带动了三医骨科的快速发展。

孙培强介绍,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这两种疾病,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为老人摔倒诱发。国际医学对于这种高龄老人骨折有一种说法,叫最后一次骨折,也叫死亡创伤。因为骨折创伤刺激,老人会因为腰或髋部疼痛难忍而卧床不起,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久拖不治会导致残疾或长期卧床,甚至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并最终导致死亡。

如何让这些高龄老人能够重新站起来,成为孙培强近年来工作的重心。孙培强说,微创手术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最佳方案,在取得家属的同意和理解后,他总是迎难而上,甘愿承受风险,完成一台又一台高难度手术。老人出院后,孙培强还常常带领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前去“家访”,手把手指导老人进行康复训练,让无数骨折的高龄老人最终重新站了起来。

医者仁心

甘冒风险为百岁老人微创接骨

年近百岁、骨质疏松、各项机能都达到极限,如果骨折了还能不能做手术?孙培强最近接诊了一名99岁的患者,她不慎跌倒导致髋部疼痛难忍,第二天才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拍片显示,老人的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这种骨折的常规也是最佳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快速解除患者的疼痛,康复顺利的话还可以让老人重新站起来。但老人年事已高,而且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手术风险极大。但孙培强知道,如果不做手术,老人只会永久卧床,再也不能下地行走,还可能产生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均可危及生命。

患者和家属的手术意愿强烈,孙培强带领团队经过缜密分析讨论,决定为老人的生活质量冒险一搏。医院开启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医生用胰岛素泵控制好老人的血糖,心内科医生为手术保驾护航,麻醉师选取最佳的麻醉方式,手术团队采用微创手术方式,1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半个月后老人就康复出院了。截至目前,孙培强带领团队已经采用微创骨折复位PFNA内固定或关节置换等手术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数百例,其中包括3名百岁老人。

孙培强说,未来骨科医疗团队将仍然继续在创伤骨科、脊柱疾病和关节病的治疗等方面不断探索微创治疗技术和手段,使患者能够又快又好地康复。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黄飞 通讯员马成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