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摄影的好途径---读图

 minru 2018-05-09


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基本是没有经过正规的摄影专业学习的,所了解的摄影知识都是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团体、机构、商家开办的课堂学习摄影;或者是通过图片网站和社交平台的微课堂来学习摄影;奢侈一点的拜在大师门下,得到手把手教传摄影的机会。总之,学习摄影的途径非常多。

 

除了以上一些学习摄影的途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街边广告、社交平台、杂志画册……这些无处不在的图片,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简单的、随时可以参与的学习途径,这个途径就是---读图


读 




顾名思义就是解读图片。在读图的这一过程中,是一瞄而过的观看?还是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这不仅仅是浏览图片的习惯,而是关乎到学习成效与进度的问题。诚然,每一个人观看图片的习惯与兴趣点是不一样的,但抱着学习、批评、商榷的态度去读图,无疑是一种好的习惯。

记得安塞尔﹒亚当斯说过,


“世界上只有好照片,从没有好照片的标准”。


所以,我们不能按照所谓的“好照片的标准”来解读照片,而是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分析图片,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来提高自己对摄影的认识,也可以找出图片中失误的地方,在以后的拍摄实践中来规避。

 

当今社会,淹没在图片海洋中的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图呢?或者说从哪个角度、方面来读图呢?解析图片如果像解剖动物标本一样,那么,我们可以对图片的立意、构思、选材、技巧这些层面来进行描述,也可以从图片的难易程度、思想深度、美感程度、创新程度等这些层面来做释义,同时也可以对图片进行好或者不好的评价。对于图片的解读,相对的技术层面的解读比较容易解释清楚一些,而从思想、理念层面的解读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在阅读、解析到评论这一过程中,评论是很多人所不敢去触及的,然而不管你对摄影的认识处在哪个阶段,都应该尝试着去做,久而久之,随着阅读能力和评论水平的提高,你对摄影的认识也就提高了。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读图,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解读别人的图片。其实,通过对自己拍摄的图片进行一次梳理、做某一种分析、多一些重新的审视,可能会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这次,我来解读我拍摄的七张照片,从立意、构图、用光、选材等方面,以及在拍摄时的思考、实践中的操作等方面来解析图片,供大家参考、讨论。


《黎明微光中的朝圣者》

看照片,相对于文本阅读来得直接、轻松,这种直接与轻松体现在图片主题在视觉上的鲜明表达,视觉语言是没有国界的,视线以最快的速度读取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对于文字的描述,图片有时候表述是不够完整和准确的,所以需要足够丰富的元素来明确所传达的信息。


《黎明微光中的朝圣者》,从标题简单的语言描述中,结合画面我们就可以完整阅读出图片所传递的内容,不再需要大段的文字说明。这是因为,图片中所有的元素都注解了这一主题,匍匐在地的朝圣者、金色的佛塔、黄色的院墙、黎明的微光、以及秃树枝所传达的季节信息,所有这些元素是饱满且丰富的,能够满足阅读者对于图片的了解。


宗教一类的题材总是给人一种神圣感,黎明微光的这种散射光,低调且神秘,更好的诠释了主题。黎明的光线很弱,手持拍摄,为了确保安全快门和充足曝光来保证画质,所以ISO提高到400。


构图上,有朋友提出过:三颗树的出现是不是显得多余,凌乱了画面且干扰到主题?而我的看法正好与之相反。三颗树似乎冲撞了画面,但也起到了分割与引导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三颗树,就线条而言是否平淡了许多,而且三棵树的出现也强调了季节因素、起到了引导线的作用,使画面更具立体感。我是认可这三棵树的存在的,是否合适供大家讨论。


《活佛驾到》


同样拍摄于阿坝莫朗节。视觉上的第一眼就直奔主题,画面结构呈金字塔状,稳重且庄严,焦点在最高处。高高在上的活佛被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伞盖的出现更加诠释着神权的威严,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这种氛围是通过僧众、信众的神情、眼神烘托出来,这种膜拜的眼神是隐性的引导线,起到了引导作用把焦点导入到视觉中心,低机位的拍摄正好顺应了这种气氛,使观者的视线自觉地跟着众人的眼神聚焦到活佛身上。三角型是最稳定的结构,这种构图的技巧并不高深,只是在你发现的时候,在适当的位置准确选取就可以。


由于是纪实类的抓拍,在光线的运用上没有太多的选择,无法通过光影反差效果来强化主体,这个时候更需要通过干净的背景来突出主体。低机位的拍摄,我们很多时候解释为对被摄对象的尊重,事实也是如此,然而低机位的另一个好处,往往是以天空为背景而使主体一目了然。就这张照片而言,较低的机位烘托了气氛,纯净的天空让活佛威严形象得到鲜明的展现。


照片选择黑白影调,是因为在正午的阳光下,光线生硬且现场色彩混乱,干扰到了对于主题的表达。我认为,宗教一类的题材,还是比较适合用黑白的效果呈现。


《冷眼》

拍摄实践中的选材,是摄影师经过精心的选择认为题材适合于拍摄的这一过程,尤其纪实一类题材的选择,实际上是在无序的环境里重新构建次序。作者本身对拍摄环境是有某种感知的,拍摄往往是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因为,有许多拍摄现场是无法让你慢条斯理的来构建次序。


其实,有些照片不能以美不美、或者是否有意义来评判。有一种视觉感受是通过观看图片,你能否进入到作者的视觉感受里,也就是说你有没有被作者带入到拍摄环境中来。这种视觉感受的视角通常是人的单眼或双眼视角,通俗点说就是镜头的35mm或者50mm焦段,再拓展一些,也就是24mm至70mm焦段,所以24-70镜头常常被称之为人文镜头。这种视觉感受除了近似于人眼的真实视角外,在混乱的环境里,主体能不能得到鲜明的展现也非常重要。


如这张图片,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街头,环境人畜混杂、混乱无序。怎么拍摄?选什么、不选什么?如何对被摄对象的“形”与“瞬间”的进行选取?具体来说,在如此混乱的环境里,各种元素都在不停的、不规则的移动,这一秒与下一秒千差万别、瞬息万变。选择什么样的景别、角度、背景、快门,以及如何把握拍摄时机,都是对摄影师观察能力与拍摄技巧的一种考验。可以说,摄影的学问就是选择的学问,拍摄的智慧也体现在选择上。


纪实一类的拍摄,不完美是可以接受的,重点在于你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有没有表达出来,观者能否进入到你的视觉感受里来,这是评价照片拍摄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这张照片,在混乱环境里对于人物的抓取是成功的,无论是姿态、眼神和氛围。感觉的一些遗憾,如果机位再向左移动一点,让人物与后面的小孩再错开一些,就更好了。


   《万福大桥》

万福大桥是扬州的新地标,在不同的季节里、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天气下拍摄过好多次,且得到一些不错的照片,这张图片所要强调的是景别与快门的运用。


拍摄万福大桥尝试过多种焦段、各种景别、多个角度的拍摄,这是第一次选择在大桥和河闸之间来拍摄。由于要囊括了更多的元素进去,使用了14mm这个焦段来拍摄。远景的景别使大桥显得不再那么伟岸,然而大桥基本没有了畸变和视觉上的倾斜,所以后期不需要矫正。超广镜头拍摄建筑物,镜头以平视的角度和足够的距离来拍摄,是可以控制建筑的视觉倾斜的。


画面中水面占据了很大一块面积,波光粼粼则会减弱对于大桥的关注,想要掠去水面的波纹,只有采用慢门来拍摄了,这样画面也可以显得唯美一些。尽管是夕阳西下,但现场的光线还是很强,所以拍摄参数设置是这样的:光圈f-16、ISO-50、10倍减光镜、快门137秒,137秒的快门使水面基本如镜面一样的平整,得到了想要的效果。需要提醒的:光圈不要设置到最小,因为会出现衍射现象;取景器请关窗,否则因漏光而影响到画质;快门速度不必精确到以秒计算,原则是平衡高光不能过曝严重、阴影不能欠曝死黑。


右侧的河闸没有拍全是一大遗憾,只有通过接片这唯一的办法才能完成,但超出真实视觉感受太多的视角,是否合适,供大家讨论。


《猫》

 对于动物的拍摄,常见的要么是长焦远摄野生动物,要么是微距近摄蝼蚁昆虫,以广角近距离拍摄动物则相对少见。


《猫》拍摄于蓝色之城--舍夫沙万。傍晚时分的猫有着一种优雅,悠闲的踱步于蓝色的城墙上,并不惧怕人类。这份悠闲与优雅其实是来自于人们对于动物的爱护,假设人们频繁的侵犯与虐待动物,动物则会条件反射地疏离人类。正是得益于当地人对动物的爱护,当我举起相机近距离拍摄时,猫依然可以走出虎虎生威的步伐来。构图上保留了后面的一只黑猫,以对角线的构图样式传达出由远及近的透视效果,这种放射性的方向感强调了黄猫的这种虎势。傍晚的天空依旧很亮,相对于猫所在的阴暗处,光比比较大,对于快门的控制,在确保猫曝光充足的同时也要避免天空高光曝死。


近距离拍摄动物和近距离拍摄人物一样,拍摄时同样要具有亲和力,那种带有侵略性的、粗暴的拍摄方法曾一度被推崇,如今,除了一些八卦性的报道,已经被绝大部分人所抛弃。像这种旅行途中的拍摄,要拍出自然的、本真的图片来,不打扰式的、顺其自然的拍摄尤为重要。


怕惊扰到猫咪,构图上还是有所欠缺的,虽然经过了裁剪,画面视乎还不够饱满,曾经尝试等比例再裁剪掉一些上部与右部,但终究没有。是否需要再裁剪,供大家讨论、斟酌。


《行人》

《行人》拍摄于摩洛哥马拉喀什老城,一个行人,一面城墙,一角光影。这张照片明显有临摹的痕迹,让人不由得想起摄影家何藩的一张作品,几乎是同样的画面、同样的结构、同样的影调。临摹,是一个摄影人提高自己的必由之路。临摹不等同于抄袭,大可不必一模一样的模仿,所需要的是借鉴、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精髓,再运用到自己的拍摄实践中来。


临摹的方法之一就是读图,只有经历读图这一过程,大量阅读作品,通过解析大师们的经典作品,才能学习到他们娴熟的技法、经典的构图、成熟的思想。


我们在学习大师的作品时或者在表述我们的拍摄行为时,往往会提到“摄影艺术”这样的说法。诚然,摄影是一门艺术,但应该以理性与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摄影”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即:摄影中的一部分是艺术,而不是所有的摄影都属于艺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管我们拍摄哪一类题材的作品,顶多算是拍摄了具有一点艺术性的照片或者是采用了一些艺术化的表达手法而已,而不是什么摄影艺术或者是艺术摄影。摄影当然可以作为载体、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但不能回避摄影所特有的记录真实的纪实功能,如果只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或者始终处在一种“装”的状态,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艺术摄影更多的体现在对于艺术的探索上,因为艺术家原本就有着夸张的本能和过度的幻想,往往是不被大部分人接受的。对于摄影艺术或者艺术摄影而言,摄影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是艺术本身,也不仅是艺术的表象,而是艺术的真理、进步和变革,当然这一切必须以一个艺术的手法来表述,才可以被大部分人所理解。所以我认为,在我们还不具备“夸张的本能和过度的幻想”时,不管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在记录真实的前提下多一些艺术方面的表达,足矣!


其实,我们不必为暂时的不艺术或者不能艺术而叹息,只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哪怕是装着艺术,有时候,装着、装着就艺术了。


《迷失在城市》

采用多重曝光加摇移相机的手法进行拍摄。这是故意模糊的拍摄,为数不多的想艺术一点的来拍摄。


当时,还为这张照片配了几句:

拥挤的街道,

  繁华的城市,

绚丽,却又模糊,

让我看不清未来。


那段时间工作上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扛着相机出去解闷,当看到拥挤和纷乱,反而加剧了郁闷的心情。之所以以这样的手法来拍摄,是我面对当时场景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多么繁华的城市、多么美好的未来,但这一切好像与我无关。


正如以前提到的:“你拍摄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却一定是你感知到的。”对于真实所见是不是有着“过度的幻想”,完全取决于你当时的心境。如果摄影要艺术的来进行,是不是需要一直处在“过度的幻想”的状态,以超脱普通人的“夸张的本能”来创作,而不必介意别人的看法与评价。这种拍摄以后再也没有尝试过,因为怎么也装不下去,发现自己并不善于用这样的方式来拍摄,而是渐渐地喜欢自然且真实的去拍摄,因为,我一直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我还是相信我的真实所见。



学习摄影的方式有很多,读图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怎么去读、如何读好?是一门学问。如果要问以什么样的、可操作的章法来读图?

我借用摄影理论家林路的总结:

描述影像,

阐述影像,

评价影像。


通俗的说,当你点评一幅作品时,先用一段文字描述你所看到的,然后选择一种理论来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亮出你的观点。重在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抑扬皆可,给人以启发。 


陈大军


一个热爱摄影的玉雕师

摄影作品屡次刊登在《摄影之路》、《中国国家旅游、《厦门航空》等杂志上。



作者  |  陈大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