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膳看料而非药--王希富口述甄建军整理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5-10

御膳在生成之初就选料严格。周代就有“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猪去脑,鱼去乙,鳖去丑”(出自《礼记·内则》)的要求。

“八珍”的制作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亦显示了御厨选料的良苦用心,如烹制“炮豚”;必取不盈一岁的小猪,烹制“捣珍”,必取牛羊麋鹿的脊背之肉。据《周礼》载,周王室所设“内饔”,其职责就有“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辨体名肉物,辨百品味之物”,还要“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由此可见,至少自那时起,宫廷御膳对烹饪原料的取舍标准日渐严格,并已成为御膳菜点的一大特点。

至于御膳所选择的原料,一律是定点供应的,很多必须是供品,没听说过皇帝想吃什么了内务府现买去的,都是各地方根据时节将当地最好的食材第一时间调配进宫,否则弄不好地方官是要被杀头的。

从早期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时代,统治者对味的追求往往要高于声、色。在物欲内容中,饮食享受占主要地位,让帝王吃好喝好,这既是御厨的职责,也是朝臣讨好帝王的一个突破口。宫廷御膳正是伴随着这样的历史步伐而不断出新、出奇。

仅以清代为例,入关之前,清太宗的祝寿御膳多用牛、羊、猪、鹿、狍、鸡、鸭等原料入馔,入关以后,皇上及王府贵戚非名馔不食,促使御厨整日处心积虑,不仅要罗尽天下美味,而且还要创制许多名菜,如“御膳熊掌”、“御府砂锅鹿尾”、“御厨鹅掌”、“御府铁雀”等菜,都是这样创制出来并流行于上层社会的。

近些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多地流传皇宫里的养生方式,其中尤以饮食为最,这个皇帝吃什么补身子啦,那个皇妃最爱吃什么美容养颜啊,打着“宫廷养生菜”招牌的食肆也越来越多。

御膳讲究营养这一点不假,毕竟其是一国之尊,健康必然受到重视。因此,御膳的营养会从原料的质量、制作工序、营养搭配、食物禁忌等多方面来体现。同时,御膳厨师不仅个个是烹饪高手,营养与烹饪之间的关系也会拿捏得极其准确。但有一点必须要知道,任何的药材绝对是不能加入到膳食当中的。

皇帝需要吃药,一定要有太医院处方,与膳食机构没有一丝的关系,哪怕是一枚枸杞子,都不许随便加入膳食中去。因此说,所谓的“宫廷养生菜”之类的说法都是一种商业目的的炒作。皇帝所用膳食的数量、品种、名称均有明确规定,不能随意改变。或许可以这么说,御膳本身就是营养均衡的“养生菜”,而并不是其中添加了什么药材。

或许也正因此,也有御膳不好吃的说法。对此,不能简单地说不好吃,清朝宫廷菜的一大特点就是死守祖宗的规矩,严格按照传承的既定程序,不能加料减料,御厨不敢改革,所以菜肴虽精细,却常无新意,顿顿口味相似,皇上都吃腻了。

道光时期,宫廷菜就已开始走下坡路,御膳房的菜品基本流于礼仪形式,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中就曾抱怨宫里的菜没法吃。晚清以后,皇上开始“开明”了,他们吃腻了御厨做的正统御膳菜肴,开始从宫外高档饭庄“叫菜”,还另设小桌,把自己点的菜放在上面单吃。这么一来,不但让皇帝有机会品尝更多的美味,还对外面的庄、馆起到了“提高质量”的作用。

那时宫外大饭庄的厨子厨艺高超,又没有清规戒律,他们以让食客满意为标准,煎、炒、烹、炸,丝儿熘片儿炒,色、香、味、形在京城都属上乘,著名的堂字号饭庄如会贤堂、庆丰堂、福寿堂等,也聘有过去服务宫里的御厨。不少厨师既能做鲁菜,又善烹京菜和宫廷菜,不少堂、馆都为宫廷“送菜”大显身手。晚清时期,国道中落,但吃喝之风却日盛,清王朝的皇亲国戚和大批达官显宦成了高档饭庄的常客,他们“食不厌精”的要求,客观上也促进了当时餐饮业的发展和厨艺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