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汗

 坚持的希望 2018-05-11

出汗

汗,是人体阳气蒸腾津液从毛孔(毛孔,古人称为鬼门、玄腑等。世人都信鬼,但谁都没过鬼,古时没有放大镜这些仪器,看到皮肤上有汗出来,但又看不到出汗的孔,但汗出之处必是门户,所以称为鬼门,中医治疗上把促进汗出的治法称为“开鬼门”;玄腑,玄和鬼一样玄乎玄乎的,腑有泄无藏,汗出是“腑”在泄,所以称为玄腑)达于体表。《黄帝内经》中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指的是汗出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阴液方面的物质基础,二是阳气的蒸腾。
正常的汗出,有助于调节体温、润养皮肤的效果。所以如果汗出不畅的人,会见体温升高、或皮肤干燥(或干裂)。但不正常的汗出,这就是疾病,对身体会有损伤。
但要怎样去区别是正常的出汗还是不正常的出汗呢?
阳加于阴才会把津液蒸腾成汗出来,所以阳气过亢时会见汗出,比如运动(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人的生命要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天黑了,气温下降了,阳气就内潜,人就要休息以养阴;天亮了,太阳出来,气温上升,人就起来劳作以养阳。久失眠或熬夜的人会见“上火”,就是当人要休息时还在劳作,使阳气过亢而耗伤阴液)、饮食辛辣的食物等,都会使人汗出。
但疾病性的汗出,和正常的出汗有明显的区别,比如正常人要活动较长时间或较强的程度才会出汗,体虚之人稍稍走几步路就会见汗出,这多是气阳两虚不能固涩,比如手术后、产后气血大亏之人都会稍动就见汗出(严重的不活动也会汗出);还有当人睡觉时,阳气内潜,人是不会出汗的,而有的人在睡觉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会出汗(睡中当人不知觉的情况下出汗,中医上称为“盗汗”),多见于阴虚不能守阳,因为阳气是无形之气,得有阴为载体来依附,当阴气亏虚,则阳无以依附,阳气不能潜而外出,所以见盗汗。“阳加于阴”会使汗出,阳气不足,固涩不力也会使汗出。还有瘀血、湿阻等病理产物的化热,也会使人盗汗,因为夜里主阴,阳气弱,人又在休息,气血就大大不如白天活动时来的流畅,加上体内的有形之邪,气血流畅就更不顺,于是郁积化热,从而迫汗外出;还有阳虚之人,当人处于阳气相对较弱的夜里,也会汗出。因为人是一个阴守于内阳固于外的有机整体,夜里天之阳弱,人的阳气也弱,于是阳不能固而见盗汗;还有的人局部气血瘀滞不畅,使局部化热而见局部出汗的表现。
所以对于出汗的鉴别诊断,要从出汗的时间、出汗的部位、出汗的量、汗的性质(有的人出的汗是清稀如水,有的人出汗粘如油脂,等等,不同的性质)、出汗的通畅程度、汗液的颜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辨别,才能诊断出正确的病机。
出汗的时间上来看,主要是白天和黑夜。白天阳气旺的出汗,因为白天人在活动,出汗为自知,所以称为自汗;夜里阴气重,人在睡觉,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出汗称为盗汗。但也有夜里人还没有睡的时候见出汗,也有白天人在睡觉(比如午睡)过程中出汗。所以对于自汗和盗汗,不能机械的泥于白天是自知,夜里不自知这样来判断。
不正常的出汗,不一定是全身性的出汗,有很多病人是局部出汗,比如头部出汗(还有的人见前额出汗后脑不出汗、有的人见后脑出汗前额不出汗,这些情况所表达的意义都不一样。因为前额走的是阳明经,后脑走的是膀胱经。见前额出汗的人,多是阳明积热;后脑出汗的人多是表邪郁积。另外整个头部出汗,还会见于虚阳上越的情况)、颈项部出汗(颈项出汗实证多见阳明积热、虚证多见虚火上扰)、胸部出汗(多见心气心阴亏虚或心肾不交)、背部出汗(背为阳腑,背部出汗多见阳气郁积太过)、腹部出汗(腹出汗,还分肚脐上的腹部和肚脐下的小腹,这都不一样的。肝脐上的腹部,是胃,汗出多见胃中积热;小腹是肠、膀胱、还有女性的盆腔,比如有些慢性盆腔炎的病人,多见小腹会出汗)、阴部出汗(多为气虚下陷、湿热阻滞于焦)、小腿出汗(清阳失升,湿气下流)、手心出汗(手心通于心,手心汗出多见心热或心阴虚)、脚心出汗(脚心通于肾,多见肾虚无力升发。我们可以看一个现象,二十五岁以下的人,香港脚的患者不多见,而过了二十五岁以后才多见,这是虚症。因为二十五岁以后,人的生理发育开始走下坡路了)、半身出汗(多见痰饮瘀血的阻滞,比如中风病人会见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等等。
同样是不正常的出汗,但出汗的量有多有少。但总的来说,汗出越多,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出汗量的多少,另外还可以辨别身体的亏虚程度,比如气血津液不足的人,汗出也会相对的少。但阴或阳亏虚到极致的汗出,则又见出汗量很大。

汗出的性质上来看,清稀如水的汗,多见阳虚,这点大多可以确定。但粘手的汗,不一定是纯阴虚。记得当年我父亲的手术后发热,就见粘手的汗大出,一阵发热后,所站立的地面一大块全是父亲所流的汗。虽说开始治疗效果不好,但用参芪等药来补气,还是正确的,只是药量少而亏虚严重,药力不足而效果不好,另外是手术后的瘀滞问题没有考虑到,后来我用大剂参芪为主药,再辅以活血化瘀来治疗,渐渐的好转。父亲的脉是大而空,不是细弱的阴虚脉。所以见粘汗不一定是阴亏,而是气血阴阳具亏为多见,治疗上切不能以纯用阴亏来治。
汗证不易治,病情有虚有实。虚在于阴虚不守阳、气阳两虚不能固外;实证方面在于有形之邪的郁积化热、迫汗外出。当年我父亲的发热汗出,就阴血亏虚不能守内、气阳两虚不能固外、有形的瘀血阻滞化热,这些情况都并见。

某妇,慢性盆腔炎,白天醒时见小腹局部汗出,夜里入睡后又见全身盗汗,汗出量多,天气稍热而小腹、腹股沟处瘙痒起疹。平时见阴道、肛门坠胀感、白带黄有异味。神疲乏力,腰酸,手心发热,两脚不温。舌淡暗偏胖,舌边齿痕,苔腻滑。脉见涩浊而沉,稍数,两尺无力。此为脾肾两虚、湿瘀互结化热。治疗得补肾运脾,分消湿瘀。苍术、厚朴、藿香、紫苏叶、生黄芪、土茯苓、败酱草、益母草、石菖蒲、皂角刺、川芎、狗脊、桂枝、泽泻。因为病人久病知医,平时自我护理得当,治疗半月病情大见好转。此时湿邪去大半,不能再过用化湿以免伤正,去土茯苓、泽泻,加菟丝子、巴戟天、红藤诸药又治疗半月,病人自学一切安好。时间过了两年,病人因孩子高烧不退带来治疗,自述两月后又见盆腔炎复发,于是自行用初诊时的处方到附近的药店抓药治疗,症状缓解后,又接着服用二诊时的处方进行巩固,后来见白带稍有些不对就按二诊时的处方自行抓药治疗,这两年来部计服药不下两百贴,总算痊愈。
本案病病人的汗出就不些意思了,人醒时局部出汗,睡后则见全身出汗。这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的瘀滞为患。当人体醒时,气血畅行,但局部瘀滞化热,所以局部出汗;睡后则全身性的血行都变慢,加上局部的瘀滞化热,于是产生了入睡后全身性的出汗。因为病人久病伤气,出汗有气阳不固的成分,也有瘀滞化热的成分,所以治疗上就得补气固阳和分消湿瘀同时并进。

某男,形体肥胖,痛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平时颈项疼痛、腰酸痛、大便粘滞不畅、口干渴。舌暗瘀而胖,舌边齿痕,舌苔厚腻;脉沉涩浊稍数,两尺无力。平时自汗不已,但汗量少,稍活动则见大汗淋漓,汗液清稀。病人一派湿阻,这是痰湿化热引起的出汗。湿邪闭阻,因为湿性粘滞,会敛住人的气机,会见汗出不畅、汗量不多的表现,但治疗湿邪闭阻的汗出量少,也一样不能用发汗药来治疗,而是要扶补脾肾为根本,使气化有权,这是治湿的根本,另外再根据所挟带的其它病邪进行分消,才能止汗。比如很多肥胖的人,天气一升温就见大汗出,但身体反不见瘦。苍术、厚朴、焦三仙、天花粉、石菖蒲、藿香、茯苓、泽泻、桂枝、炮附子、生黄芪、益母草、川芎、威灵仙。
病人是一个基层干部,自命不凡之辈,久病看了些医书,也询问过一些中医,所以对中药的药性有些了解。见我处方中用桂枝、炮附子、生黄芪之类的温热药,急对我说“吴医生,我高血压啊,处方中这么多的温热药,血压不是更高了嘛?”因为时下治疗高血压一派清肝平肝重镇的思路已深入人心,一看高血压,就是天麻、钩藤、磁石、珍珠母之类的药为主体来治疗,多不敢用温热药。其实所谓的高血压,不外是血流过程中血液结动脉产生的压力过高而已,只见肝火过亢的高血压才用此方法来治疗,而此患一派痰湿阻滞的表现,是因为痰湿使血液变得粘稠,血行过程中对血管的压力增大,治疗的核心在于化湿,而不是清肝平肝。病人听我的讲解后,觉得此思路怪怪的,但还是接受治疗。没想到治疗半个月,血压没见上升,反而平稳下降,其它症状也明显缓解。身体自汗亦止,也不会稍动就大汗出。

某男,平时素好饮白酒、食辛辣,但一食辛辣就见肚泻并拌自汗、汗量很多,人觉乏力、肛门坠胀烧灼样的难受。一般的人是食辛辣后见出汗,过会就汗止,不会过久汗出。而此患食辛辣的自汗,则是汗出时间久,并且并见乏力和肛门坠胀烧灼,这样的病机是气虚发热。因过食辛辣而耗气,气伤则升发无力,使元气下陷,所以见腹泻、肛门坠胀不爽、乏力等症状并见。诊脉见脉像空大,两尺无力,这是肾气亦虚。治疗以补气固肾为主,辅以清肺固津。生黄芪、党参、菟丝子、补骨脂、百合、黄芩、当归、陈皮。嘱病人平时少食辛辣之物。治疗数天一切均安,又巩固治疗半月,病人配合亦好,随访数年都没见食辛辣就腹泻汗出。

某妇,每逢月经期间大汗出,一直到月经干净后四五天才会见汗渐止。并且月经期间见腰酸痛乏力,头眩晕,咽中痰阻,汗止后则腰酸痛、头眩晕、咽中痰阻这些症状也渐渐的好转。用平肝补肾止汗药无数,一点效果也没有。一次夏天我去北京在火车上看书,病人见我看专业的中医书,问我是不是懂中医,知我懂医后叫我试试看。见病人舌淡偏胖,根苔偏厚;脉沉弱而涩。这是因为月经期间经水下泄,造成人的气阳亏虚而固涩不足所以汗出如水;气阳不足则气化不利而见痰湿内生;行经期间下元相对要虚,精亏无以养肝,相火上扰,所以见眩晕。治以固肾养精,和胃化湿,但针对月经期间得稍作调整。问下知病人月经干净十多天,值黄体期。用药:党参、黄芪、当归、益母草、红花、桂枝、茯苓、菟丝子、枸杞子、巴戟天、杜仲、泽泻、陈皮、姜半夏、白僵蚕。见月经来临,原方去掉枸杞子、茯苓、泽泻,并加大生黄芪的用量以对抗气机下陷。月经干净后又以运中养精为治。我根据病人的月经周期,一口气给病人开了两个月经周期的处方。一年后,病人介绍一例慢性肾炎病人来余杭找我治疗,得知经治疗,当月月经来临汗出大减,此后来月经就没再见汗出,身体其它症状就消失。

某妇,产后一周,自汗盗汗不止,一天二十四小时衣服就没见干过。中医治以大补气血和止汗收涩药,治疗近一个月,一点效果都没有。2015年5月份病人来横店四共委找我治疗,见病人脉浮数无力。恶露亦没干净,并见瘀血块。虚症见汗出不止,但服大补之剂而无寸功,这是要考虑实邪的原因。产后病人元气大亏,无力卫外,多挟有外感;生孩子必会出血(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一样会出血),出血必有留瘀。所以治疗产后病人,虽见大虚,但也要考虑到虚处藏实,实邪不去,补虚不易。但考虑到风险问题,对产后病人,医院里大多只敢配些中成药“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之类的活血药以排恶露,不敢下重剂攻瘀。本人对此患的治疗,在大补元气的基础上加用祛风攻瘀为治,用药一剂,当天夜里排出血块甚多,次日恶露干净,汗亦止。
用药:生黄芪、党参、紫苏叶、黄芩、益母草、当归、红花、败酱草、红藤、菟丝子、巴戟天、陈皮、厚朴诸药。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以及历代注家对可不可发汗治疗有了很多记录,有见汗法太过造成漏汗不止的情况,这是汗出伤元,造成卫外不固而汗出不止。所以对于治疗汗出过多的人,虽说要从虚实两方而去考虑,但总体不外是以虚为主,特别是一些长久性的汗证,那怕见实邪严重,在攻邪之时不能太过,邪去大半就得以固养为治。

吴南京
2018年4月4日星期三
于义乌

浏览409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